張洪銘[“學習冬粉團”博主]

張洪銘,28歲,四川巴中平昌縣佛樓鄉光華村人,大學肄業,在無錫打工,從事牆面裝飾,租房蝸居無女友;最大理想:希望“學習冬粉團”這個平台能做得更好,內容更豐富。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洪銘[“學習冬粉團”博主] 張洪銘[“學習冬粉團”博主]

“現在微博上‘學習冬粉團’有好幾百個,但冬粉90多萬的那個才是我本人發布的。”張洪銘強調。建立這個微博的初衷很簡單,根本沒想到所謂的“出名”。前段時間自己為此挨罵,有了不想玩的念頭,但支持者很多,所以又“重出江湖”。

家庭情況

張洪銘的老家由於年久失修,一長溜大約六七間土坯房已破朽不堪。鄰居張紹茂介紹,這便是張洪銘的家。但和該村其他家庭一樣,大約四五年前,張洪銘一家人都出門了,聽說在江蘇無錫務工,但從未見他們回來過。房屋無人照看,鄰居們有時會幫忙翻蓋下屋頂的瓦片。

張洪銘大約十一二歲時,在煤礦務工的父親死於一場事故,後母親改嫁,又有了一個妹妹和弟弟。

專訪張洪銘

關於家事

在我12歲那年,爸爸因為礦難,不幸去世。兩年後,媽改嫁去了同鄉的高風村塗家,我要感謝我的繼父,他沒有讓我失去學業,而是繼續供我讀書。

關於微博

我比較關心時事,是習總書記的冬粉,對他充滿期待,去年11月底,我開通了微博。2月1日開始放假,因此有更多的精力上網蒐集,也才有了及時的照片。

關於將來

有點擔心自己的微博,不能給網友帶來更充實的內容,而且,我馬上上班了,時間和精力也不夠了,我擔心微博會出現冷清。

網路微博賬號“學習冬粉團”火了!從去年12月微博直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廣東之行開始,到其後連續數天直播習近平甘肅行,其發布的近距離照片引起廣泛關注,讓央視官博也自嘆不如;微博冬粉從數千人漲到了現在的近百萬人。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電話聯繫上了“學習冬粉團”博主———張洪銘,1985年出生的他,是巴中市平昌縣人,大學未畢業便外出打工,月收入2000餘元,對於自己的紅火和引發的各種猜測,他稱自己為一個普通打工者,並非“身邊人”。

現在,他對自己的微博有點擔心:內容少了,不能帶來更充實的內容,他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讓微博內容更有價值!

談微博

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就該有冬粉團

成都商報記者:截至昨日,“學習冬粉團”賬號一共發出了400餘條微博,絕大多數與習近平相關。為什麼會開這樣的微博?

張洪銘:我比較關心時事,是習總書記的冬粉,對他充滿期待,去年11月底,我開通了微博。2月1日開始放假,因此有更多的精力上網蒐集,也才有了及時的照片。

成都商報記者:你的微博太厲害了,有網友質疑你有官方背景。

張洪銘:發博的就我一個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開微博只是個人行為,一開始我就不想將焦點聚集在自己身上,因此將微博個人資料註冊為陝西省的女性。

成都商報記者:一個普通人,為什麼會想要開這樣一個微博,甚至去做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追蹤報導?

張洪銘:我長期看國外媒體的報導,國外很多的國家元首,都有自己的冬粉團,我就覺得我們國家的領導人,也應該有一個冬粉團,於是在去年11月底註冊了名為“學習冬粉團”的微博。

成都商報記者:當初開微博時,有沒有想到會火?

張洪銘:剛開始,我的冬粉只有幾百人,慢慢增加至數千人,但直播了習近平甘肅行之後,冬粉猛增至近百萬人。

成都商報記者:直播習近平總書記出外考察行程的照片,讓央視微博都自嘆不如。是怎么做到的?

張洪銘: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冬粉們可以抓拍到領導人的照片,而我本人,也長期看國內媒體的報導,知道總書記的行程後,就和當地的冬粉聯繫,及時全面蒐集照片。

說身世

親生父親去世後 他有個好繼父

成都商報記者:你是我們四川老鄉呢,還是80後。

張洪銘:我出生在1985年11月,小時候生活在巴中市平昌縣佛樓鎮光華村,12歲那年,我失去了親生父親(開始有些哽咽)。

成都商報記者:是疾病造成的嗎?

張洪銘:那時候我們家庭情況非常一般,為了維持家裡的生計,爸爸經常外出打工,在我12歲那年,他因為礦難,不幸去世。

成都商報記者:可你曾提到過自己的父母都在無錫。

張洪銘:那時我國小還沒有畢業,家裡一下失去了經濟來源,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了母親身上。兩年後,媽改嫁去了同鄉的高風村塗家,我要感謝我的繼父,他沒有讓我失去學業,而是繼續供我讀書。

念了一年大專 英語根本看不懂

成都商報記者:之前有媒體報導你大學輟學,這是為什麼?

張洪銘:我國小畢業後,在佛樓鎮中學讀完了國中,又考上了鄰鎮的西興職業中學。高中畢業後,考上了成都某專科學校,但我覺得那所學校不好,復讀之後,又考上了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讀了一年後,感覺不到自己的前途,而且家裡經濟負擔也越發沉重,便於2008年6月,外出江蘇無錫,跟隨父母一起在外打工。

成都商報記者:你的外語水平真的不錯?

張洪銘:由於學習條件有限,我的成績也一般,英語更是不怎么樣,平時看國外的報導,都是看的中文版,要看英文,根本不懂。

說將來

有點擔心微博無米下鍋

成都商報記者:春節期間,你曾在微博上宣告“再見”,當時是遇到了什麼情況嗎?

張洪銘:當時微博很火,有人支持,有人質疑,也有罵聲,我擔心這給國家領導人帶來困擾,於是決定離開微博,並留下了QQ號,希望能和網友在QQ上聊。

成都商報記者:可你在20個小時後很快又回到了微博。

張洪銘:一天之內,數千人加我QQ,多是對我的支持,我當時就想,既然那么多人支持,我又何必擔心,於是再次上微博。我並沒有像網友猜測的,攤上了事兒,到現在為止,也沒有相關部門來找過我。

成都商報記者:就是說你決定今後繼續發這些微博了?將來還有什麼打算嗎?

張洪銘:現在有點擔心自己的微博,不能給網友帶來更充實的內容,而且,我馬上上班了,時間和精力也不夠了,我擔心微博會出現冷清。希望得到大家的幫助,讓自己和微博視野更寬廣,讓“學習冬粉團”微博更有價值!

談生活

一家人都在無錫打工 月薪2000多

成都商報記者:直接找工作的生活應該很艱難吧?

張洪銘:到達江蘇無錫後,我就進了一個公司,從事牆面軟裝飾工作,那時啥都不懂,只有從頭學習,不過軟裝飾也不難,沒學多久,我就能獨立操作了。

成都商報記者:你想過回四川來嗎?你現在還有家人在四川嗎?

張洪銘:現在自己在外租了一間小屋居住,但離父母不遠。我父母在江蘇無錫打工很多年了,自從我出來後,一家人到現在還沒有回過老家。我還有一個弟弟,今年13歲,在江蘇無錫讀5年級。

成都商報記者:現在的收入怎么樣?

張洪銘:打工的生活讓我至少能自力更生了。現在月收入2000餘元,除去房租、生活費等,還有盈餘。

沒有女朋友 電腦最珍貴

成都商報記者:從以前的照片看,你現在的房間特別簡潔。就在這樣簡潔的地方創造了一個微博奇蹟。

張洪銘:我租的房子裡,除了一張床和一張椅子外,還有一台筆記本電腦,這也是我最珍貴的東西。電腦是我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買的,雖然我的喜好很多,但每天9個小時的上班時間,以及自己不多的收入,讓我不能像其他人一樣,每天在外大吃大喝,胡亂玩耍。下班後的時間,除了休息,最多的就是上網。

成都商報記者:有近百萬的冬粉了,有沒有成名的感覺,女朋友怎么看待你的變化?

張洪銘:我現在還是單身一人。長相一般,家裡貧窮,哪個女孩子看得上我嘛。

“學習冬粉團”成長記

2012年11月21日

發表第一條微博。

2012年12月7日~11日

直播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廣東考察行程,部分國外媒體開始報導。

2012年12月12日

《華盛頓郵報》就此微博發表評論。

2013年2月2日至5日

直播了習近平總書記赴甘肅考察行程

2013年2月5日

央視官博發出感嘆:“學習冬粉團”比我們快,比我們近。各大媒體開始關注這一微博。

2013年2月9日

美聯社播發記者發自北京的獨家報導,張洪銘終於現身,但當時國內將其名字轉譯回漢字時,錯寫成了張宏明

2013年2月11日~12日

微博演繹了一場間隔20小時的告別與歸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