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甲

張永甲(1929—1959)絲弦演員。冀縣人。自幼父母雙亡,靠胞姐撫養,在石家莊市商職中學讀書,因家貧中途輟學,後經人介紹在絲弦玉順班寫戲報、當會計。他酷愛戲曲藝術,工作之餘偷偷練功,每晚練至深夜。民國三十六年(1947),十九歲的張永甲拜王振全(獲鹿紅)為師,正式學藝。他天資聰明,不怕吃苦,模仿力強,善於鑽研,加之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因而技藝進步很快。最初他給王永春配戲,在《野豬林》中扮魯智深,在《呼延慶打擂》中扮歐子英,二人配合默契,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1953年後,即在石家莊市絲弦二團挑大樑。他生、淨俱能,文武不擋,又有一條天賦的好嗓子,在唱腔上豐富多變,形成了自己的特點。他演出的《哭靈牌》、《收岑彭》、《金沙灘》、《天波樓》等戲,不論唱、念、做、打都有獨到之處。他演花臉戲既有京劇的身架氣派,又保持絲弦的風格。1957年絲弦劇團首次進京演出《空印盒》,他扮演周能,程硯秋觀後稱讚他的唱、念是“音大聲宏,如黃鐘大呂,是絲弦劇種中難得的人才”。他琴、棋、書、畫俱通,是一位藝術修養較高的絲弦演員,但,不幸英年早逝,死於1959年。

張永甲(1929~1959)男,絲弦戲著名演員,乳名祭皂,河北省冀縣人。自幼父母雙亡,由其胞姊供他在石門市商業職業中學讀書,後因家貧輟學。經人介紹,到絲弦玉順班擔任會計兼寫戲報。因他酷愛絲弦,利用工作之餘悄悄練功,經常練到深夜。1947年,他19歲時拜王振全為師學戲,因天資聰慧不怕吃苦,很快成為劇團的青年優秀演員。除文武不擋、生淨俱佳外,吸取絲弦"四紅"之長,從而形成了氣口有力、寬厚洪高、剛柔相濟,字正腔圓的演唱特點。1957年,市絲弦劇團進京演出《空印盒》,他扮演老僕周能,把這一人物的忠厚、沉著、機智、幹練、表現得淋漓盡致,受到首都觀眾和戲曲界的一致讚揚。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讚譽他的唱念"音大聲洪,如黃鐘大呂","是絲弦劇種難得的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