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家廟

張氏家廟

平和馬堂張氏家廟,位於漳州市平和縣安厚鎮雙馬村。馬堂張氏家廟,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五、六年後才告落成。

家廟占地面積960平方米,以家廟及左右廂房組成,家廟以門廳,前廳、左右廡廊,正堂組成。廂房面闊五間。家廟牆腳板石精鑿,牆面全部青磚砌築,懸山項,燕尾脊。正堂上懸有“會魁張一棟”和四個進士牌、豎匾“翰林張作舟”,橫匾“慈暉衍慶”。
馬堂開基祖張文通,原居系汀洲府寧化縣石壁村。明洪武廿七年(1394年)遷平和馬堂山鐵寮窠。六百多年來,傳下二十六代。繁衍雙馬、龍陂、頂新樓、山美、將軍徑、井下等18個村近四萬人。明清朝代,馬堂張姓後裔部分遷入廣東、廣西、浙江和台灣,其中渡台的有七世茂公遷台北。八世應標定居台灣糞箕湖,九世士發三兄弟定居台灣雞籠山,廷顯移居南投坑仔尾。第十世蔭遷居高雄大社鄉。第十一世郡遷南投,潮、層先入南投後遷基隆市,玉棕遷南投,鴻章先遷南投後住台中,世吉、世選二兄弟遷基隆市剌竹城。第十二世火遷入下七張犁在。第十三世涉移居雲林,朴信公、享至台中大雅。第十四義直、利川先到南投開基,利川後遷台中大雅,指到七張犁墾荒,四靜、騰遷南投,松仔遷台北縣。第十五世大連先入淡水縣,後分居宜蘭、桃園,宗乾居台中縣大雅,還有先祖到屏東縣的等等。定居在台灣的張氏族人利川派下,在台中大雅有創建“裕昆堂”。南投縣有建“乾亮公祖祠”,南投縣平山里彰南路建有“郡公祖廟”張氏祠堂等家族祠堂。值得一提的是,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1928年出生在彰化,其祖籍也是平和馬堂人。近年來,很多祖藉馬堂的台灣張氏族人,紛紛回鄉尋根祭祖,參與維修祖祠,資助公益事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