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敏[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

張桂敏[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

張桂敏,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第五屆中國醫師獎獲得者。

基本信息

簡介

張桂敏張桂敏

2000年張桂敏醫師作為第一主研,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二尖瓣狹窄下游湍流剪應力與瓣膜損害關係的人體內研究”。本研究從心瓣流體力學的新角度在國內外率先提出了湍流剪應力是導致心瓣膜損害進行性加重主要因素的假說,並通過動態隨訪性研究闡明了湍流剪應力是導致心瓣膜損害進行性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結果為二尖瓣狹窄患者最佳手術時機的選擇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相關論文在全國多家核心期刊公開發表,該項研究在國內處於領先,並榮獲了2005年省科技進步獎3等獎。

2002年張桂敏主持完成了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保留瓣下裝置的幾種機械瓣下游血流動力學都卜勒超聲研究”。本研究以體內實時定量研究的方式考察不同種類構型的機械瓣在保留瓣下結構的情況下,其下游血流動力學的狀況。研究結果為臨床醫師正確選擇二尖瓣置換手術方式與合適種類的人工心瓣提供了科學的依據。該項研究榮獲了2006年省衛生廳科技進步獎3等獎。

近2年來,在他的帶領下,心血管外科的科研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自然科學基金多項面上項目的資助。

成就

2003年出站後來到昆醫附一院心血管外科主持工作,在他的領導下,心血管外科的業務有了前所未有的長足發展,首先,心血管外科住院病人的數量近年來呈大幅增加趨勢,手術台次每年遞增近100台,尤其是最近2年,病床增加了一倍,過道內已加床達20餘張仍不能滿足患者住院的需要,每天仍有很多病人等床,病床使用率全年平均最低120%,最高達190%。甚至周末都在做手術。2006年手術量達400多例,2007年近500例心血管手術,再創歷史新高。而且,手術難度也不斷提高,接受手術的患者最高年齡達80歲,最小僅生後幾個月,病情複雜危重。(在張桂敏主任來醫院主持心血管外科工作之前,該科室以往手術量最高為1999年,曾經達到240台,2001年和2002年心血管外科業務明顯下滑,病床使用率僅50%左右,年手術台次僅120例左右,其中相當一部分手術系乳腺包塊、血管瘤切除和闌尾炎和疝氣等非心血管外科專科手術,而且諸如冠脈搭橋、Bentall、室壁瘤成形等手術均不能獨立開展)。

隨著病員的增多和手術量的增加,科室經濟效益明顯改善。月手術台次、病床使用率與出院人數等與科室經濟有關的主要指標進入了良性循環,科室職工收入得到明顯提高,在償還了以往近百萬元欠款的同時,保持月平均獎金在數百至幾千元左右,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室負債經營的局面,並由此贏得了醫院領導的肯定和科室同道的認可。

為推動昆醫附一院心血管外科的發展,張桂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首先,在冠心病外科治療方面,近3年來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張桂敏主任在省內率先獨立開展了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至今已完成手術200多例,包括數例急診冠脈搭橋手術、搭橋同期行換瓣和室間隔穿孔修補及巨大室壁瘤行左室成形等高難度複雜手術,從而結束了多年以來只能依靠省外專家才能進行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的歷史。在此基礎上,2005年以來又在省內率先獨立完成了不停跳全動脈化冠脈搭橋手術多例,從而大大提高了冠脈搭橋術後患者的遠期療效,使冠心病外科治療在西南地區處於先進水平。

2005年8月,在省外專家指導下,張桂敏醫師在昆醫附一院成功開展了65歲高齡心臟移植手術,術後順利康復出院。2006年11月成功完成的1例心臟移植於手術後第9天即順利出院,目前康復良好。2005年12月,又完成了全國最高年齡(50歲女性)心肺聯合移植手術並使患者順利康復出院。心肺聯合移植手術目前全國僅開展10餘例,存活不過4例。本例患者術前情況差,手術風險大,為拯救其生命,他本人與全科同事毅然接受了挑戰,為患者進行了2次手術,3次氣管插管以及長達一個多月的隔離治療,在他們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術後患者連闖6關,歷經數次危難,終於戰勝了病魔,獲得了新生,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和歷史的記錄。張主任的敬業精神也獲得了院領導和同行們的讚譽,科室和他本人均榮獲2005年醫院“醫療技術進步突出貢獻獎”。

此外,近3年來他本人同科室同事一道,在昆醫附一院開展了其它多項新技術,例如腋下小切口不停跳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和不停跳室間隔缺損修補術以及罕見的法樂氏四聯症合併愛潑斯坦畸形和永存動脈乾畸形矯治等複雜手術。並在專家指導下在西南地區成功開展了高齡患者不停跳全主動脈弓置換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他在省內率先獨立開展了多例深低溫停循環全主動脈弓置換、支撐型人工血管“象鼻”手術和Bentall同期行深低溫停循環半弓替換手術等一系列高難度技術,為推動我省心血管外科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些複雜手術技術的成功開展,受到了醫院的好評和媒體的關注,心血管外科也因此再次榮獲“醫療技術進步突出貢獻獎”這一殊榮。

在開展新業務和高難度技術的同時,張桂敏主任十分注重抓醫療質量,他主持心血管外科工作以來無1起醫療事故發生,病人滿意度調查基本在95%以上。作為省內唯一一家國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廳指定為先心病患兒進行診治的“明天計畫”定點醫院,2007年4月再次接受了一批患者的診療任務。在短短半月的時間內,由於緊張繁重的工作而患病的張桂敏主任仍帶病堅持工作,與全科同事一道,發揚不辭辛苦,連續作戰的奉獻與敬業精神,在不影響其他患者手術的同時,順利進行了30例“明天計畫”先心病患者的手術,圓滿完成了國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廳及省衛生廳交給的任務並贏得了病人及家屬的讚譽和感謝,本人也因此榮獲民政廳頒發的“明天計畫”優秀個人獎及醫院頒發的“2007年度指令性任務完成優秀獎”。

在臨床工作的同時,他還承擔著醫學院本科與專科學生的帶教任務以及研究生培養任務。近四年來共招收碩士研究生12名,參與培養5名,指導研究生完成多項科研課題,榮獲“聯邦醫學教育獎學金金獎”及“優秀教師獎”等多項獎勵,在全國性期刊與本專業核心期刊共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

總之,近幾年來張桂敏主任在醫療、教學與科研方面所做出的成績使他贏得了省內外同行的認可和尊重,同時也付出了很多,四年來他放棄了幾乎所有的公休假、寒暑假和療養機會,甚至為了工作,他毅然放棄了作為訪問學者出國深造及多次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為此,張桂敏被醫院和學院黨委授予服務明星和履職考核優秀等多項榮譽和稱號。他的信條是:要想在富有挑戰性的心血管外科專業領域有所作為,必須要付出,甚至要終身奉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