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喜

河南協和醫院痛風科專家

張本喜
教授,主任醫師,訪美學者
排酸護腎全息療法發明人之一。
張教授1957年畢業於新鄉醫學院,先後在洛陽東方醫院、解放軍531醫院工作、學習。從醫50年,針對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疑難雜症有著獨到的見解,先後榮獲省級優秀醫生,曾發表論文數十篇。
擅長中西醫治療痛風、腦瘤、膝關節等疑難頑症的中醫藥治療,多次赴美國波士頓醫學院交流訪問。尤其在治療痛風方面貢獻卓越,倡導的“嘌呤自穩態”痛風治療理論,獲得國內外的好評。曾代表法國紅十字會赴高棉援助一年,為高棉王室治療痛風。其帶領的專家組獨創的排酸護腎全息療法,開創了中醫藥攻克痛風的先河。

人物簡介

張本喜 1942年8月出生,鎮安縣靈龍鄉人。中師程度,國小高級教師,現任鎮安縣教研室教研員,小教組長。1964年參加教育工作,先後在靈龍、結子、紅洞、午峪、城關、回龍等中、國小任教,曾任班主任、政治、語文課教師。1983年6月調縣教研室工作至今。任教期間,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注重"德、智、體"全面發展和班級整體素質的提高,教學效果良好,連年被評為"模範班主任"。所帶政治、語文課程的中專考試成績屢居縣、區前列,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從事教研工作後,刻苦鑽研業務,積極參與各類教研活動,建立健全各類學校教學質量要求、教學質量會考分析、單元和年段過關、教研網路建設等各種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擬定了《鎮安縣優質課活動十年規劃》、《鎮安縣中國小教學常規》、《鎮安縣中國小管理常規》、《鎮安縣複式教學基本要求》等多種條文規定,得到全縣各級中國小的普遍實施。先後撰寫調研報告、經驗總結、情況分析、教改探索、信息反饋等各類教研論文50餘篇。其中"加強常規管理,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以教研為突口,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等20餘篇分別在全國及省、地有關刊物發表,有2篇被湖北大學評為"優秀論文",有2篇被編入全國發行書刊,多篇參加了有關學術會議交流,並收入《論文集》。幫助指導教師完成的50多篇教研論文,分別在省、地刊物走表或參加學術交流,推薦的優秀教案榮獲省教委表彰獎勵,親自指導培養優質課教師、教學能手、教學新秀50多人,其中有20多人已成為學科"帶頭人"。由於教研成績突出,本人曾榮獲商洛地區"模範教師"稱號,多次被評為縣級"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教師"。全國首屆"注、提"實驗作文大賽中,榮獲"優秀組織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