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安[吉林大學研究員]

張曉安[吉林大學研究員]

張曉安, 男,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是美國化學會、美國造紙學會、國際材料研究學會成員。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2年吉林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1987年—1990年間在美國西北大學化學系從事天然產物全合成和有機超導材料等方面的博士後研究。爾後進入美國業界從事化學相關的高新產品與技術的研發。

張曉安 張曉安

1990年3月—1999年6月曾先後就職於Aldrich, Synthetech等化學、醫藥公司、歷任客座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從事特殊化學試劑、醫藥中間體、抗癌與抗愛滋病仿生藥物研發、工藝及生產放大的研究。

1999年—2008年8月任美國矽谷的惠普中央研究院研究員、高級研究員、項目首席研究員。

2008年9月受聘於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2009年初入選首批中組部“千人計畫”國家特聘專家。

2010年底至今在吉林大學超分子結構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

主要成果

長期攻研在國際科技最前沿,在分子光電元件、納米功能材料和器件、化學感測檢測及有機化學製備等領域做出了許多開拓性貢獻和重大發明。申報了近百項美國和世界專利,已公開的世界專利38篇、美國專利申請65篇,已授權的美國專利60項。參與和領銜了多項研究,其中包括:分子電子元件、軟體顯示材料、塑質電子資料存儲器、化學和生物感測材料及器件、等離子共振的納米材料製備及組合、智慧型藥物輸入系統及材料、增進油墨耐曬性的添加劑、綠色列印。合作發明了多項國際領先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通過實驗證實了所提出的電場驅動下的分子能級變化理論。部分發明被國際著名的專業參考書作為重要化學方法載入。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子和納米光電顯示材料及器件、感測檢測、有害物質超靈敏快速檢測、變相材料及環境友善高效催化與仿生藥物合成技術、變色染料與無墨列印技術、生物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可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綠色化工技術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