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光[中國美協副秘書長]

張旭光[中國美協副秘書長]

張旭光,男,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副主任兼《中國書法學報》執行主編,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創作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通訊報》主編。 2008年 8月調任到中國美術家協會任副秘書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張旭光,男,字散雲,1955年10月出生,河北安新縣人。原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硬筆書法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書法研究所客座教授,清華大學張旭光書法藝術工作室導師,中央美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館藝術委員會委員。

藝術年表

1988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1989年出版《硬筆書法新華字典》,

1990年在中央電視台舉辦《楷書講座》並出版《電視書法講座教材》,

1992年編著《行書》作為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材使用至今。

1993年應邀赴日本,擔任中日書法交流展日方作品評審,其作品被確定為獎品頒發日方獲獎作者。

1994年編著《歷代書法碑帖集萃·行書卷》,

1993—1995年與人合作主編書法培訓中心教材20餘種,

1995年主編《當代著名書法家手書鄧小平名言》大型書法作品集,

1998年出版《現代書法字型檔·張旭光卷》。

2000年出版《張旭光書法集》、《行書技法》光碟。

2011年,在中央電視台書畫頻道書畫課堂欄目中主講《行書技法》,共四十二講。

作品先後入選《全軍書法展》獲二等獎、《國際現代書畫作品大展》獲二等獎,入選全國第四屆、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國當代書法名家精品展、首屆中國書法藝術節名家作品展,二十世紀中國書法大展當代書壇名家作品展等。

還擔任《紀念懷素全國行草書大展》、中國書法蘭亭獎、第八屆全國書法展、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等多種全國性書法大賽評審,並參與組織領導工作。

作品展示

作品集一 作品集一

其作品收入《中南海收藏書法作品集》、《中國97位書法家書 香港基本法墨寶集》、《中國著名書法家作品集》、《中國當代美術全集·書法卷》等多部大型作品集;作品先後在曲阜碑林、屈原碑林、岳陽樓等多處勒石刻碑,被中南海、軍事博物館和日本、新加坡、韓國以及歐美國家收藏。作品多次入選國展、中青展、名家精品展等重大展覽,收入《中國著名書法家精品集》、《中國當代美術全集·書法卷》等多部大型書法集;在曲阜、岳陽樓等多處勒石刻碑;被中南海、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軍事博物館、京西賓館和日本、韓國以及歐美國家收藏。

出版專著有《楷書》、《行書》教材,《現代書法字型檔·張旭光卷》、《張旭光書法集》、《張旭光系列藝術文叢》(四卷本)、《張旭光詩詞書法》、《行書技法》、《行書臨摹·創作》光碟,並有多篇文章發表。先後擔任中國書法蘭亭獎、八屆國展、九屆國展、首屆青年展等重大評審活動評審會副主任,負責組織和評審工作。

作品風貌

張旭光的行書師法二王一脈,在書法風格上崇尚晉韻。二王的倜儻風流、明清諸家的汪洋恣肆,都曾使他駐足其間、流連忘返。其後他又以宋代和明代書風來調劑,先後廣泛涉獵米芾、楊凝式、王鐸、董其昌、孫過庭等人法帖,自求新意,隨機生髮,努力營造著一種平和簡靜的自然境界。

作品集二 作品集二

張旭光崇尚傳統,崇尚文化,提出“真正意義上的書法創作,應該是理性高原上的非理性馳騁”。故遍習歷代名帖,篆隸楷行草諸體皆擅,沈鵬先生稱其:“能寫多種書體,富有創造精神 ,楷書追求勢態,賦予生命;隸書鎔張遷、金農、小爨、伊秉綬於一爐,拙中寄巧,渾穆淋漓,獨具一格。行草宗二王,汲取魯公之寬博、蘇米之意韻,典雅閒適,朴茂自然,自成面貌”。

其行書用筆沉著穩健,結體嚴謹不苟,且兼具南帖秀麗典雅、妙美沖和之長,更著意在氣息韻致上古調新納,綽約其神。這在作品中表現為豐富細緻的用筆技巧、沉著暢快的行筆方式和典雅遒麗的藝術格調。今草風格奔突奇逸,以穿插機敏、造險果斷為主導。這類作品在章法構成上突破了傳統模式,巧妙地將現代藝術構成觀念引入書法創作,使作品在表達情緒與特徵表現上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印象,在章法形式上給人一種新鮮感。在用筆、結字、章法、意境上,他追求一種大效果而不斤斤於點畫的精到與規整。氣勢的連貫、虛實的對比、巧妙的穿插避讓以及激情的自由抒發構成了張旭光草書作品的整體特徵。對隸書情有獨鍾,難以割捨。其隸以《張遷碑》、《鮮于璜碑》、《衡方碑》等為主,用筆方面沿襲了清人鄧石如、金農等人風格,並參合秦漢簡牘帛書用筆,行筆沉厚、圓通,富有節律變化,以筆力強、體勢險、氣格大取勝。特別是在通篇的黑白分割中,不僅突出了大、小塊面的黑白對比,也平添了黑白豁朗的強度,顯示了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張旭光書法作品顯現出了大家風範。在中國書壇將產生重要影響!

藝術之路

十餘載孕化 確立自我藝術風格

張旭光先生是一個嚴謹的人,他認為書法的最高境界是儒家的那種古典和文雅。所謂“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他認為,如果在創新的同時,不能保持儒家的文雅格調,那寧可維持現狀。所以他在回憶書法創作路程的時候,感慨萬千:“這段路走得太艱難了。”

最初,張旭光先生學習書法僅僅是臨摹大家的碑帖。1992年他去了西安碑林,看到了一個漢代的石雕,那種渾然天成的博大氣象,讓他為之震撼,突然間有了一種很強烈的念頭要把這種浩瀚雄偉的感覺融入書法當中,要用書法表現這種大漢雄風。

回到北京後,他開始從臨帖中尋找那種審美體驗的震撼感覺。首先他從開張、大氣、方正的中唐顏真卿楷書入手,然後又深入到漢代的隸書裡面去尋覓,他將漢代藝術風格總結為:雄渾、博大、開張、充滿、浪漫、瀰漫。2003年“非典”期間,由於無法外出,只能呆在家中臨帖創作,他回憶說:“那時候是沒有晝夜之分的,一直沉浸在一種恍兮惚兮的狀態中。”經過不斷地打造、磨合、提煉、孕化和升華,突然有一天他找到了那種感覺——開張、雄渾、大氣蒸騰又不失文雅的境界。對張旭光先生來說,十幾年的時間雖然漫長,但確立了他獨特的創作風格。

八年思考 為書壇創作走上健康之路貢獻思想

在書法創作上,張旭光堅持中國書法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原則。在2002年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會議上,他提交了《關懷這片土壤》一文。他認為,書法是在傳統文化這塊土壤中成長起來的一朵奇葩,要想讓這朵花開得絢麗,就必須先把這朵花生長的土壤澆灌得十分肥沃。傳統文化是書法創作前進的動力,而書法則表現了傳統文化的思想和精髓。

2003年,中國書壇處於創作的迷茫期。當時,新老兩代書家在創作思想上產生了分歧,老一代要堅持傳統,而新一代要摒棄傳統,甚至個別人宣揚要與傳統決裂。在當時的八屆國展宣傳會議上,張旭光提出了書法評審應遵循的4條規律,即歷史繼承性是書法藝術發展不可替代的規律;表達性情是藝術創作的基本特徵;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統一,是藝術繁榮的標誌;喚起美感是藝術作品的重要特徵之一。其中,在談到藝術風格多樣化的問題時,他的“任何書法創作流派都是平等的”,“以百花爭妍、萬紫千紅的多樣性來構建欣欣向榮的時代主導風格,就是我們的目標”的思想在當時書壇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他還指出,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多種風格,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書法創作的主流取向。這個觀點很快就在書壇形成共識。

就書法藝術的審美取向,張旭光提出了“到位”與“味道”的標準。“到位”是指對傳統古法運用能力的完善程度,即對書法本體要求的全部要素的熟練掌握。“味道”則是指作品所表現出來的作者獨特的審美追求和個性的情感。這兩條標準通俗好記,便於實際操作,很快成了書壇上人人皆知的評審標準和創作標準。

在談到中國書法今後的發展方向時,張旭光指出書法藝術要想順應時代的潮流,就要提高現代審美能力,而現代審美與傳統文化是相通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的時候“越傳統就越現代”,所以要通過現代審美意識去挖掘傳統文化,從而豐富現代審美藝術,使現代書法作品既能從傳統長河而來,又能站在時代浪頭之上,即古即新,服務時代。

經典文章

《關懷這片土壤----在“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宣傳工作會上的講話(節錄)》,發表在《書法導報》,2002年。

《在“八屆國展論壇”上的發言》。

《到位與味道----中國書法當前的審美取向》,根據2005年11月5日在中國美術館學術講座整理,發表在《書法導報》2006年第10期。

《激活唐楷》,2005年中國書法展覽活動綜述,發表在《中國藝術報》,2006年。

《新時代呼喚“新帖學”!----張旭光就“新帖學”答記者文問》。

《倡導人文精神 實行陽光評審----在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宣傳工作會上的講話》,發表於《中國書法通訊》,2006年。

《讀書 臨帖 悟道 創作----在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宣傳工作會上的講話》。

《略論草書創作的多樣性》根據2008年5月12日在邯鄲市草書培訓班上的講課錄音整理

個人感想

張旭光:我自己的話回顧一下可以分為三點,一點是從2000年8月從文聯回到書協,原來是從書協走出去的,回到書協以後,由於分工管展覽創作,這些年的主要精力用在了思考書壇的發展上。我在書法家協會一沒有財權二沒有人權,但是我有思考的權利,應該說這些年主要的精力是思考書壇的發展,思考了書壇創作的發展,特別是從2003年8月國展前後做了大量的思考,所以說我在中國書壇主流的發展這方面起了一定作用,我認為流行書風肯定是不能成為主流的,那么死抱著傳統不隨時代發展也是不能成為主流的,成為主流的就是那三句話: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多種風格,這就是整個書壇的主流的路子,這幾年我一直負責這個工作,不管到什麼地方都強調這一點,這做為巨觀的審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