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丹霞地貌

張掖丹霞地貌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臨澤境內,距張掖市40公里。在方圓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帶,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讕,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00萬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是中國乾旱地區最典型的丹霞地貌,舉世罕見。其面積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張掖丹霞地貌張掖丹霞地貌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滋潤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內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有著美不勝收的原生態城市濕地,氣勢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國最美的油菜花海,亞洲最大的萬匹軍馬馳騁,獨特裕固族風情,祁連山草原風光,沙漠冰川奇景……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湖泊、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所以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這樣的佳句
最近,這裡發現了鮮為人知的地貌景觀——張掖祁連山丹霞地貌群,迄今已發現的丹霞地貌群坐落於祁連山北麓,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白銀鄉為中心,東經99º30’~100º20’、北緯38º40’~39º10’之間,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東西長約40公里,南北寬約5~10公里,分布面積在300多平方公里以上。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艷的丹紅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采,把祁連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橫生,五彩斑斕,當地少數民族把這種奇特的山景稱為“阿蘭拉格達”(意為紅色的山)。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臨澤境內,距張掖市40公里。在方圓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帶,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讕,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00萬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

張掖丹霞地貌面積博大,分布廣闊,氣勢磅礴,場面壯觀,形態豐富,造型奇特,色彩艷麗,是中國乾旱地區最典型的丹霞地貌,舉世罕見。其面積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沿著小路開進去,周圍都是紅色的大岩石,像是在紅岩的峽谷里穿行,一個轉彎忽然豁然開朗,一個大的觀景平台,周圍各種形態的丹霞地貌,縱橫林立,感覺突然間來到一個新的天地。七彩峽、七彩塔、七彩屏、七彩鏈、七彩湖、七彩大扇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掖丹霞地貌張掖丹霞地貌

張掖丹霞地貌區位於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縣,面積約410平方公里,其中彩色丘陵面積約40平方公里。北距張掖市區35公里,南距肅南縣城5公里。本區丹霞地貌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岩和泥岩組成,沿梨園河兩岸及其各支流(溝)連片分布,分為南北兩大群,中間夾張掖綠洲盆地,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北群地勢相對平緩,主要以單斜脊為主,以山體紋理、脈絡清晰見長;南群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稱奇,是張掖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區。
按照區域的相對集中度,又可以劃分為五個小區:北岸的肅南大河鄉冰溝-神鷹大峽谷-榆木溝丹霞地貌小區、南岸的肅南康樂鄉大小勒巴溝丹霞地貌小區、肅南白銀鄉熬河彩色丘陵-蘆葦溝丹霞地貌複合景觀小區、肅南紅灣寺鎮白莊子大紅山丹霞地貌小區、臨澤南台子丹霞地貌小區。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是張掖丹霞地貌中分布最廣、發育最好的丹霞地貌類型,尤其肅南白莊子一帶是全國丹霞地貌精品中的精品,分布之廣、種類之多數全國第一,白莊子大紅山就是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景觀特徵

張掖丹霞地貌張掖丹霞地貌

雄是它的特徵之一。山峰多由懸崖峭壁構成,許多崖壁高達幾百米,拔起於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勁露,蒼勁雄渾。即使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滿陽剛之美,給人以極強的視覺震撼。
奇是它的特徵之二。區內廣泛分布丹霞崖壁、方山、石牆、石柱、尖峰、低山、丘陵等地貌形態,石堡、石牆、石柱、石橋等造型豐富,變化萬千。拔地而起直插雲霄的“大地之根”氣勢撼人心魄;“情侶峰”則像少年少女情話綿綿,竊竊私語;有的似林立的樓群,高聳的宮殿;有的似人似物,似鳥似獸,形象逼真,如鬼斧神工雕刻而成。
險是它的特徵之三,丹霞地貌分布區內高峽幽谷,清靜深遂,溝壑縱橫,起伏劇烈,山塊離散,群峰成林。大多山坡呈直立或反坡,像刀削斧劈,直指藍天,令人望而生畏。

此外,這裡的丹霞地貌受有機質沉澱或流水作用還具有斑斕的色彩。方圓1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隨處可見有紅、黃、橙、綠、白、灰黑、灰白、黛青、暗褐等多種鮮艷的色彩,把無數溝壑、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姿。在陽光的照射下,或似色彩艷麗的綢緞,或似五光十色的寶石,璀璨奪目。斑斕的岩石又與鬱鬱蔥蔥的康樂馬場灘草原毗鄰,與白雪皚皚的祁連雪峰交相映輝,和諧中產生對比,構成一幅幅多彩的畫面。隨著時間、天氣的變化,色彩景色也會不斷變換,層次分明,更增添了視覺的衝擊。

幽是它的特徵之四,遊覽總長3公里的蘆葦溝,只見赤壁千仞,峰迴路轉,一步一景,人移景變,別有一番情趣。環望四周,雄奇詭險,千怪萬狀,險象環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徑兩旁山峰聳峙,高山之巔石堡盤踞,猶如神秘的古堡給世人演繹傳奇的神話故事,讓人禁不住展開漫無邊際的遐想與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懷古今之萬事,那煙嵐霧靄之下,群峰深壑之間,人跡罕至之處,不知隱藏著多少未解之謎,撩撥著人們尋幽探秘的遐想

美是它的特徵之五,包括形態之美,結構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變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種無需雕飾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現為峰林結構,其山石高下參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組合有序,富有韻律感和層次感。它的山崖,遠看似染紅霞,近看則色彩斑斕,許多懸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藍天,景色相當奇麗。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機質沉澱,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紅色,七彩斑斕,在藍天、白雲襯映之下,和諧中產生對比,構成一幅幅多彩的畫面。山峰隨著時間、天氣的變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斷變換,層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觀,晚上可以看到絢麗的晚霞和恬靜的夜色,雨天極目遠眺,使人胸懷開闊,萬慮頓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無論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遊人觀賞

主要榮譽

張掖丹霞地貌張掖丹霞地貌

張掖丹霞地貌區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國內丹霞地貌專家對其有極高的評價,如“張掖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中國第一”、“張掖彩色丘陵中國第一”、“張掖丹霞地貌是中國發育最好的地區之一”等。這裡的丹霞地貌群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地區的特徵,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艷麗令人稱奇。

張掖丹霞地貌8月被《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之一。 張掖丹霞地貌分布廣闊,主要分布在臨澤、肅南兩縣,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入圍“中國最美六處奇異地貌”的其他五處為:九寨溝、黃龍、野柳、澎湖列島、天山托木爾冰川。

旅遊資訊

張掖丹霞地貌張掖丹霞地貌

門票預訂須知:
①景區開放時間:7:00—19:00
②兒童票:身高1.2以下免票
③老人70歲以上持證免費;學生,軍官憑證享受半價優惠。

交通: 張掖市交通以公路、鐵路為主。
鐵路:蘭新鐵路貫通張掖市,每天有列車通達北京、烏魯木齊、蘭州、上海、西安、濟南等地。
公路:省道213線呈東北-西南向穿過旅遊區中部,張掖市有國道312、227線經過。
航空:張掖市建有支線機場,附近的機場有嘉峪關、蘭州等。
住宿: 建議在張掖市內住宿,乘車往返丹霞地貌旅遊區。市內有賓館、飯店數幾十家,星級賓館主要有張掖賓館、金順賓館、張掖華辰國際大酒店、張掖金都賓館、張掖電力賓館等。

最佳旅遊時間:張掖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每年降雨比較集中的6到9月份是到張掖旅遊的最佳時間,此時濕潤的空氣和涼爽的天氣會讓旅程倍感舒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