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龍[教師]

張承龍 男,1968年1月生,江西永新。1994年大學本科畢業,現任教於江西吉安師專藝術系。

基本信息

簡介

張承龍,男,1958年出生,山東淄博人,工作單位:淄博政仁新中醫研究所,兼任中華運氣醫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時間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社會辦醫管理分會委員。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並參加自學考試取得山東師範大學頒發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證書。

主要業績

張承龍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探討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於1990年參加了在山東泰安舉辦的“國際周易與中醫學術研討會”,有論文在大會上交流,論文中提到了在收集的易學資料中就有易醫相關的內容。其後於1991年11月在河南鄭州參加了“大河上下《周易與中醫》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會上交流的論文中明確提出了人的出生年月日時乾支組合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的觀點。1993年10月參與編著的《醫易通源》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亦有相關生物鐘乾支組合與人體健康聯繫的內容。1995年3月有易醫相關論文<<從易學原理簡論當代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在南京“國際易醫大會”上交流。1995年以後便潛心研究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歷時六年將研究的情況整理並於2000年底寫成了《中式人體生物鐘概論》初稿,正式提出了“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一詞。初稿寫成後,將其中的相關內容進一步整理,投稿於相關報刊或參加學術會交流,自2001年至今先後有三十餘篇有關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與人體健康聯繫的論文發表或會議交流(論文發表情況附後),並在2005年對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結合部分病例分析研究,完成了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的系統總結,撰寫了《中式人體生物鐘概論》,該書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中醫時間醫學專家王樹芬研究員作序,於2006年7月由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式人體生物鐘概論》出版後,現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主編孟慶雲先生撰寫了書評,發表於2007年2月26日的中國中醫藥報,他對該書的主要內容及理論價值作了充分肯定。該書在2007年9月被評為第十一屆淄博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壹等獎;並被中國國家圖書館作為中文圖書的特色資源收藏。書中的內容在2009年9月中國科協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承辦的第36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作了簡介,受到了相關專家的肯定。書中的主要內容介紹,收錄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編纂的《國醫年鑑》2010卷(優秀論著篇 第350—354頁)中(孫濤等主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0﹒5) 該書從一定意義上講,可對中醫理論的創新與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著作

附:作者近年來發表的主要論文有:

1、張承龍:易學原理與生物全息關係初探,河南中醫1992(增刊):24;

2、張承龍等:中式人體生物鐘論與人體易患疾病的聯繫探討,河南中醫,2001.21(3):1-2;

3、張承龍等:中式人體生物鐘論與人體易患的多基因疾病的可能性聯繫探討,醫學與哲學2001.22(增刊):82-83;

4、張承龍等:簡論生物信息學與中式人體生物鐘論的聯繫,中國現代臨床,醫藥雜誌2001.2(8):34-35;

5、張承龍等:氣象環境因素與健康和中式人體生物鐘論的聯繫探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球科學部、生物科學部等主辦,第三屆“氣象環境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P14-14 2001.10 中國,山東臨沂;

6、張承龍等:簡述中西醫結合基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中國中醫藥發展大會會刊2001.11:24-28,北京 P336-338 ,主辦單位:中國中醫藥報社等;

7、張承龍等:基因組學與中醫藥學有結合點,中國中醫藥報,2001年12月17日專版3,中國中醫藥發展大會專題系列報導之九;

8、張承龍等:試論中西醫結合醫學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中華衛生管理2002.1(1):23-24;

9、張承龍等:中式人體生物鐘論與遺傳性疾病的聯繫,中華醫學研究雜誌,2002.2(9):843-844;

10、張承龍等: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論的天文學基礎,中華醫學創新雜誌2002 年第三卷第14期:38-39;

11、張承龍等: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與人體健康的聯繫,中華醫魂全國大會文集P70-71,2003 .北京;

12、張承龍等:試論中醫基礎理論與基因組學研究相結合的思路,仝小林、張洪春主編,2002中醫藥博士論壇P60-62,北京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13、張承龍等:環境、氣象、時間醫學的歸宗--中醫運氣學說,中國五運六氣學說研討會論文集P45-47,北京,2004年8月;

14、張承龍等:以中醫運氣學說為指導適時介入人類基因組後續研究,傳統醫學與人類健康P60,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15, 張承龍,張琳慧等:系統論研究可以推動中醫理論的發展和創新 中國中醫藥報2005年3月31日 第四版;

16,張承龍,張琳慧等:淺談運氣學說, 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與流行病的相關聯繫,第二屆中國中醫藥發展大會會刊P220-221, 2005年11月北京 中國中醫藥報社.

17、張承龍,張琳慧:運氣學說與中醫學科理論建設 中國中醫藥報2005年12月15日 第3版。

18、張承龍,張琳慧:中式人體生物鐘論簡介.2006全國時間生物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P277-282;2006.6.28—7.1,蘇州;主編單位: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時間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

19、張承龍,張琳慧等: 系統研究運氣學說可以推動中醫理論的創新和

發展,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6 年12卷第7期:501-502。

20、張承龍,張琳慧,何海雁: 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 中國中醫藥報2007年3月12日 第五版;

21、張承龍,何海雁,胡月娥,張琳慧:乾支組合影響人體質――"中式人體生物鐘”與先天稟賦中國中醫藥報2007年4月11日 第五版;

22、張承龍, 張琳慧等:“中式人體生物鐘”與亞健康的聯繫 中國中醫藥報2007年4月16日 第五版;

23、張承龍 、 張琳慧等: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與人的個性特徵的聯繫,“情緒與健康和疾病及其中醫藥干預”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醫基礎理論分會第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07年08月24日,青島,中華中醫藥學會

24、張承龍, 張琳慧等:套用“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診察人體易患疾病的方法簡介,2007年中—法暨中—歐時間醫學論壇論文集,P206-209;2007.9.6-8,珠海;主編單位:中山大學,法國國立衛生和健康研究院.(張承龍、張琳慧等:中式人體生物鐘診法簡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2007'年會>>年會論文集)

25、張承龍、張琳慧等:中式人體生物鐘論診簡介,中國綜合臨床醫學雜誌2008年2月第7卷第2期:68-71

26、張承龍、張琳慧等:中式人體生物鐘診法簡介,第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2008 年7月,中國雲南麗江(中華醫學臨床雜誌,2008年10月第5期:11—13)

27、張承龍、張琳慧等: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與外感“六淫”病因的聯繫,中醫五運六氣理論與套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50-152頁,2008/9,江蘇江陰

28、張承龍、張琳慧等:中式人體生物鐘診法簡介,中華醫學臨床雜誌,2008年10月第5期,第11-13頁

29、張承龍、張琳慧等:試述以乾支歷為基礎建立中醫理論模型的可行性,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運氣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04-106頁,2009/7,長春

30、張承龍張琳慧胡月娥藺開芬等: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與人體元氣、宗氣的可能聯繫,《2009全國時間生物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09年4月安徽黃山

31張承龍、張琳慧等:“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與“治未病”的聯繫,中華名醫名藥論壇雜誌,2009年10月第1期,第205頁(“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後防復”是中醫藥治病的先進理念。)

32、張承龍、劉其星、張琳慧:中醫理論的繼承、創新和發展可以深入研究運氣學說為切入點,第三屆中國中醫藥發展大會論文集第689-691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監製、中國中醫藥報社編印,2009年11月廣西梧州

33、張承龍 張琳慧 藺開芬 淺談運用五運六氣理論預測疫病流行的幾個問題,《全國五運六氣疫病預測多學科研討會論文集》第116-121頁,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國科技大學等承辦,2010年5月江蘇江陰34、張承龍,張子峰、張琳慧:發展中醫 師承教育不可或缺 中國中醫藥報 2011年4月21日 第3版;

35、張承龍 張琳慧 藺開芬 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和健康與環境的聯繫 生命健康新理念新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彙編:第20頁 2011-5-8 北京

36、張承龍、張子峰、張琳慧 深入研究中式人體生物鐘促進人體生命科學的發展,《2011全國時間生物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第279-282頁,2011、9、15-18,廣西南寧。

37、張承龍 張琳慧 進一步加強與中醫相關的術數學探討可促進中醫理論的深入發展,《海峽兩岸中醫藥與易經文化研討會論文彙編》,第255-256頁,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2012年10月,河南鄭州。

38、張承龍、張琳慧、張子峰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與中醫預防保健的聯繫,全國中醫藥養生產業發展論壇論文合集《養生風尚》第72-74頁,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藏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2013年9月6-8日,北京。

39、張承龍、張琳慧、張子峰淺談中式人體生物鐘理論與優生的聯繫,《2013中國第十屆時間生物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第74-79頁,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時間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辦,蘇州大學承辦,2013年10月17日-19日,中國南昌。

江西張承龍

簡介

張承龍,男,教授,1994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獲學士學位,1997年8月於安徽師大、江西師大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現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中國高等院校合唱學會會員、江西省聲樂家協會理事、廬陵文化名人研究會會員、井岡山大學教學帶頭人、表演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2011年7月作為高層人才進入長江師範學院音樂學院任教。

個人榮譽

參加工作以來,發表學術論文25篇,有多篇論文摘獲大獎,其中《合唱教學當給原始多聲部民歌應有的地位》獲全國一等獎,應邀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盛大頒獎晚會;編著2部;創作音樂作品45部,其中《正氣頌》、《井岡山》、《十送紅軍》分別在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央電視台1套、3套、中文國際頻道和音樂頻道播出;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15項,含一等獎6項,其中在江西省教育廳舉辦的全省大學生藝術歌曲演唱比賽中指揮合唱《念故鄉》、《三十里舖》獲得一等獎;擔任音樂舞蹈史詩《井岡山》的領唱,數次出席重大現場演出;多次擔任重要音樂會和大型文藝晚會的策劃兼導演,業績先後被《華夏英傑》和《中國專家人名辭典》收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