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思[中國人民大學貨幣金融系教授、長江學者]

張成思[中國人民大學貨幣金融系教授、長江學者]
張成思[中國人民大學貨幣金融系教授、長江學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成思, 男,漢族, 教授, 貨幣金融系主任。先後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貨幣金融系系副主任,曾執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方向為巨觀金融與金融時間序列分析等 。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成員,英國皇家經濟學會成員(2006-),國家外匯管理局顧問專家;JMCB等多個國際SSCI期刊匿名審稿人;《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經濟評論》等中文核心期刊匿名審稿人。 2016年獲得第二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 。2017年4月,入選教育部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2006年9月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3年9月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院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1年7月於大連理工大學科技英語系獲科技英語雙學士學位(獲英語專業八級證書);

1999年7月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獲經濟學(理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3.12-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房地產金融研究所所長。

2012.08-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核心期刊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執行主編。

2012.07-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貨幣金融系主任。

2012.01-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海外引進人才專家評審組委員。

2010.07-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8.07-2009.08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主講博士生課程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等)。

2006.09-2010.07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講師、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數學”雙語實驗班項目執行主任 。

社會兼職

全國金融系統青年聯合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China and World Economy編委(SSCI期刊)。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期刊編委(Econlit 收錄期刊)。
達沃斯論壇專門委員會專家候選人(2012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推薦)。
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專家。
中國金融培訓中心金融英語證書考試專家組專家。
中國金融40人論壇—青年論壇管委會委員、論壇召集人。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研究員。
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 。
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成員。
英國皇家經濟學會成員。
國家外匯管理局顧問專家。
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兼職研究員。
JMCB 等國際知名SSCI期刊匿審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金融研究》等中文權威學術期刊匿審專家。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等多個高校博士生畢業論文外部答辯人。
國家外匯管理局、世界銀行與IMF顧問專家。
中國農業部項目規劃辦項目評標金融專家。
中國船舶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金融專家。
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成員(2008-)。
英國皇家經濟學會成員(2006-)。

主講課程

中國人民大學:

金融學(貨幣銀行學)

金融時間序列分析

金融計量學

國際金融

金融專業英語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Macroeconomics;

Basic Econometrics;

Advanced Statistics;

香港中文大學:

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 (Ph.D、MPhil)

Applied Forecasting Methods (Undergraduate)

研究方向

金融時間序列分析;

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動態機制研究;

開放經濟下的有效貨幣政策;

巨觀經濟預測;

主要貢獻

專著:

張成思(著),《金融計量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

譯著:

[1]. 張成思,《基礎計量經濟學》雙語教材中文作者,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

[2]. 張成思,《基礎計量經濟學-Eviews軟體套用》雙語教材中文作者,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

[3]. 張成思,《Multinational Finance》雙語教材中文部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

科研項目:

[1]. 2007-2008年,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科研項目《中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通脹率動態機制研究》,項目編號:06XNB003。

[2]. 2007-2008年,主持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課題項目《產業結構變動對北京市能源消費影響分析》。

學術論文(2004-2007):

英文

[1]. Zhang, Chengsi, D. Osborn, and D. Kim (2008), “The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from Sticky Inflation to Sticky Price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forthcoming. (SSCI期刊)

[2]. Zhang, Chengsi (2007), “Low Inflation, Pass-through, and a Discrete Inflation Targeting Framework for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China and Word Economy, Vol 15 (2), pp. 59-73. (SSCI期刊)

[3]. Zhang, Chengsi (2007), “Structural Instability of U.S. Inflation Persistence.”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forthcoming. (SSCI期刊)

[4]. Zhang, Chengsi and Hong Li (2006), “Structural Changes of Inflation Behavior and a New Perspective on Monetary Policy for China.” in Zhang H, S. Zhang, and S. Guo eds., Advances in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Proceedings, Aussino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 Marrickville, Australia: pp. 29-33. (ISTP檢索)

[5]. Zhang, Chengsi and J. Clovis (2007), “Modeling U.S. Inflation Dynamics: Persistence and Monetary Policy Regimes.” The 3rid Symposium on Econometric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SETA) Conference Paper.

[6]. Zhang, Chengsi, D. Osborn, and D. Kim (2006), “Observed Inflation Forecasts and the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 79, the Centre for Growth and Business Cycle Research, Economic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7]. Zhang, Chengsi and Denise R. Osborn (2006), “GMM and the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The Far Eastern Meeting of Econometric Society 2006 Conference Paper.

中文

[1]. 張成思,《短期通脹率動態機制理論述評》,《管理世界》2007年第5期。

[2]. 張成思,劉志剛,《中國通貨膨脹率持久性變化研究及政策含義分析》,《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年第3期。(刊首文)

[3]. 張成思,《改革開放後中國貨幣政策指標變數的確定:矢量回歸模型的套用》, 第四屆中國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南開大學,2004年;

學術會議發言(2004-2007)

[1]. 2004年12月,《改革開放後中國貨幣政策指標變數的確定:矢量回歸模型的套用》,於第四界中國經濟學年會的大會發言,南開大學

[2]. 2005年4月,《美國通脹率動態結構平穩性分析》,於曼徹斯特大學博士生學術報告會上的發言,曼徹斯特大學

[3]. 2005年5月, 參加《貨幣政策委員會,貨幣政策的執行》學術會議討論會,曼徹斯特大學管理學院&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聯辦,曼徹斯特大學

[4]. 2005年11月,《通脹率預期的變遷與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於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院計量經濟學研究會上的發言,曼徹斯特大學

[5]. 2005年12月,《通脹率預期,通脹率惰性,和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於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院總量經濟學研究會上的發言,曼徹斯特大學

[6]. 2006年4月,《通脹率預期與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的實證分析》,於2006年英國皇家經濟學會年會上的發言,諾丁漢大學

[7]. 2005年12月,《通脹率預期,通脹率惰性,和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於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院總量經濟學研究會上的發言,曼徹斯特大學

[8]. 2006年1月,“On the Successful Estimation of the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研討會上的發言,北京大學

[9]. 2006年5月,《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從粘性通脹率到粘性價格》,於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院博士論文研討會上的發言,曼徹斯特大學

[10]. 2006年7月, 《廣義矩回歸(GMM)與新凱恩斯菲利普斯曲線》,於2006年世界計量經濟學年會遠東會議上的發言,清華大學

[11]. 2006年11月,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通脹率動態模型研究》,於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銀行監管與貨幣政策”專題課上的發言,北京師範大學

[12]. 2007年3月, 《新時期中國通脹率動態機制與貨幣政策對策研究》,於中國人民大學財金學院雙周論壇上的發言,中國人民大學

[13]. 2007年4月, 《通脹率動態機制建模研究》於2007年計量經濟學理論與套用國際研討會上的發言,香港科技大學

英語語言學習類的部分作品(發黃的舊紙):

[1]. 張成思,《最新GRE真題辭彙詳解與速記》,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ISBN: 7-5611-2061-3,2002年。

[2]. 張成思,《鐵達尼號》,英譯中,牛津大學出版社與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ISBN:7-5600-2766-0,2002年。

[3]. 張成思,尹東平,《劇院建築》, 英譯中,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ISBN: 7-5611-2133-4,2003年。

[4]. 張成思,張穎,《雅思同義詞辭彙必備》,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ISBN:7-5611-2749-9,2005年。

[5]. Alannah Fitzgerald(英), 張成思,《雅思8分萬能作文》,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ISBN: 7-5611-2750-2,2005年。

學術獎勵 1.曼徹斯特大學研究獎學金,曼徹斯特大學,2003年9月-2006年9月

2.“世界計量經濟學遠東會議”學術會議資助獎,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院,2006年6月

3.英國皇家經濟學會國際學術會議資助獎,英國皇家經濟學會,2006年7月

4.英國皇家經濟學會學術會議資助獎,英國皇家經濟學會,2006年4月

5.國際學術會議資助獎,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院,2004年12月

獲獎記錄

2017年4月,入選教育部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2008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007年,主持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金融計量學》。

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班主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