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和[動物專家]

張志和[動物專家]

張志和,研究員,博士,為中國農業大學獸醫理科碩士和浙江大學保護遺傳學博士。現擔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書記,四川省唯一由國家科技部批准的“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國家人事部批准的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負責人。同時兼任中國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主任、四川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保護管理專家組成員。曾獲2004年度成都十大傑出青年和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被公認為我國大熊貓、華南虎等中國特有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領域的權威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張志和張志和

張志和博士,動物保護專家,生於1965年。現為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書記、研究員,瀕危動物繁殖與保護遺傳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任中國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主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動物園協會常務理事,國家林業總局大熊貓保護管理諮詢專家組成員,四川動物學會副理事長,成都市四川省及全國青聯委員。獲“成都市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成都市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獲得者。

張志和博士長期從事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的保護研究及管理工作。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省及市級科研合作20項,成功組織和實施多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市級科技成果獎10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6篇。現正主持國家“863”項目、平台建設項目、省傑出青年科技基金和省市基礎研究項目多項。並負責組織和實施成都與美國日本的國際大熊貓合作繁育研究和科研合作項目。

成就

迄今,張志和主持或主研完成包括國家“863計畫”、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等科研項目在內的國際、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二十多項。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市科技進步獎8項。在國內外一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譯)文39篇,主編專著《大熊貓遷地保護理論與實踐》等專著兩部,科普類著作兩部,主編“大熊貓”雜誌。通過科技成果的轉化套用,使成都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由最初的6隻病餓大熊貓發展到現在的67隻,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殖種群之一。其領導的大熊貓與美國、日本和西班牙三國的國際合作繁殖項目,每年為國家創外匯近300萬美圓。領導承辦了1996-2007年連續10屆“中國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和8次國際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技術培訓班。此外,作為主要研究人員之一建成了中國最大的金錢豹移地種群,繁育成活其它獸類40種150頭。
十多年來,在他領導下初步創建起一個融“繁育科研、保護教育、教育旅遊”於一體的科研保護平台,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和國際一流水平的保護品牌和合作網路,有利於四川省和中國在此領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在張志和同志十多年的積極領導下,成都熊貓基地先後獲得聯合國環保署頒發的“全球500佳”、中國環保最高獎“中華綠色科技金獎”、“國家科普教育基地”、“國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等殊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