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孔

張希孔,1929年2月出生,湖北丹江口人,中共陝西省西鄉縣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員職稱。

張希孔,樂亭縣城東的小黑坨村人。生於道光年間。青年時,他學會了木匠手藝。帶著兩個弟弟闖關東,到了東北船廠(今吉林市)的一家木匠鋪當雜工。他為人忠厚,幹活勤快,後來受人資助自己開了個小木匠鋪。當時,適逢東北“木幫”們從東山里砍伐的一大批木料,積壓在松花江畔,一時難以出手。這批木料便賒給了張,言明次年秋後付款。可是,這些人去了四年,也未來取錢。此時,恰遇當地遭火災。災後重建房屋,木料走俏。張藉此而獲大利。他用這筆資金做底墊,開設了萬合木局。後來,又在寬城子開設了萬合興、萬增興商號,並繼續兼營木業。子承父業,幾代下來,張家成為樂亭縣的四大富戶之一。
張希孔(1929年2月——),湖北丹江口人。高中文化,中共黨員。中共陝西省西鄉縣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員職稱。他青年時期離開故鄉,參加革命,離休後又堅持詩詞創作並取得驕人的成績。現為中華詩詞學會、陝西詩詞學會、陝西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漢中詩詞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989年離休。2004年1月經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會會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增補張希孔同志為詩詞創作委員會委員職務,任期四年。
業精於勤,擁抱成功。1948年家鄉解放後,張希孔和新婚不久的愛人譚雲青便衝破阻力,於1949年5月雙雙考入設立在湖北省鄖陽的幹部學校——陝南公學,走上了革命道路。是年10月學習結業後隨軍西進,被分配到陝西漢中工作大隊,進入漢中西鄉縣工作。先後擔任過西鄉縣人民政府財政科員,中共西鄉縣委宣傳部通訊幹事、西鄉縣報社副主編、縣委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員等職。參加過接管舊政權、清匪肅特、反霸減租、查田定產、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嚴峻的鍛鍊和考驗,使他的革命意志更加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更加牢固,政治思想不斷提高,成為一位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1989年1月離休後,他主動幫助縣委老幹部局、縣誌辦等單位搞調研、寫材料。為了不影響子女的工作,他又承擔了照料相濡以沫、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譚雲青(丹江口籍人,中共黨員,離休幹部),在當地幹部、民眾中傳為佳話。
張希孔自1990年起開始詩詞創作活動,先後擔任西鄉午子詩社、西鄉楹聯學會副會長,並任兩會會刊《夕暉》詩刊和《牧河聯苑》的編委、副主編。10多年來,先後在《夕暉》、《丹橘》、《天漢詩詞》、《華夏吟友》、《陝西耆老詩詞選》、《陝西詩詞》、《秦風》、《雁塔詩詞》等10多種詩詞報刊發表作品100餘首(幅),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讚揚。1998年起在全國性詩詞、楹聯、書法(硬筆)等大賽中,又多次獲金、銀、銅獎。其詩詞聯書作品連續不斷地被陝西、河北、北京、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山東、吉林、河南、香港等省區出版的大型選集收錄。截止2005年年底,《中華當代詩詞藝術家大辭典》、《中華詩詞十五年年鑑》、《中國當代詞海》、《世界和平詩詞集》、《世界漢詩年鑑》、《中國當代愛國詩詞大觀》、《類編中華詩詞大系》(二、三、十三、十五等卷)、《軍旗頌》、《紅色的頌歌》、《中華詩詞大全》、《抗日詩詞》,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詩集·《人民的勝利、正義的勝利》、《首屆“神舟杯”詩詞聯大賽作品集》、《跨越五十五周年詩詞聯大觀》、《中華領袖詩詞聯大觀》、《中華詩詞精品博覽》、《中國當代絕句選》、《歷史的握手——隆重紀念國共兩黨關係走向和解》及《情系海峽:兩岸和平詩詞聯大典》等共150部典籍收錄他的詩詞書聯作品400餘件。他的事跡和詩詞創作的成就被廣泛宣傳報導,屢獲表彰獎勵。2004年11月被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老幹部先進個人,作品《朱德頌詞》獲紀念朱德誕辰115周年全國詩詞大賽二等獎。《延安燈火》獲首屆“西柏坡杯”全國文學藝術大賽古典詩詞一等獎,並載入優秀作品集《暢想新世紀之歌》、《輝映大地》和《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等書。2005年被中國國學研究會授予“國學傑出貢獻藝術家”榮譽稱號,中國國家傑出貢獻獎“書畫類金獎”及“海峽杯”兩岸和平詩詞聯大賽二等獎。傳略被輯入《西鄉風華五十年》、《中國專家學者辭典》、《中國當代創業英才》等多部辭書和中央黨校黨建部所輯《讓黨旗更鮮艷》一書。中華詩詞研究會授予他“當代中華詩神”榮譽稱號。離休後曾兩次被地、縣兩級評為“老有所為”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