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溪山古寺圖》

張宏《溪山古寺圖》

中景,在圖之左右繪有依山而建的屋舍數間,並於左側山谷中畫禪院一座、寺樓幾棟,後山有寶塔一座,皆與林木相掩映。 在文獻記載中,張宏1652年畫的《蜀葵圖》,是他留給人們的最後“資訊”,隨後將近八十歲的張宏便杳如黃鶴,徹底隱居在山林之中了。 後來,相傳有打柴人在蘇州西山的密林中見到過年逾八旬的張宏在作畫,其道袍加身,鶴髮童顏,猶如仙人一般。

張宏《溪山古寺圖》張宏《溪山古寺圖》
《溪山古寺圖》為紙本設色立軸,縱84.5厘米、橫32.1厘米,現藏於天津博物館。此圖的近景,于堅凝之石上繪枯枝老樹幾株,隔岸山坡上亦繪有數株與之呼應而立;老樹下有一涼亭,亦與對岸之臨溪水閣遙遙相對;平湖之上有船家載客泛舟而行,似去赴涼亭的友人之約。中景,在圖之左右繪有依山而建的屋舍數間,並於左側山谷中畫禪院一座、寺樓幾棟,後山有寶塔一座,皆與林木相掩映。而遠景的山色,則是一派蒼茫、靜謐之高遠景象。全圖的用筆清晰凝重,山石的皴擦鏗鏘有力,樹石屋宇的勾描蒼勁古拙;點染則是墨色淋漓酣暢,墨法濕潤蒼渾,樹木的渲染亦頗逼真;構圖也是疏密得宜,為觀者營造出一派秋暮冬近的肅殺景致,陰寒之氣息似撲面而來。好在舟子與客的行船赴約,為這蕭索之景增加了一絲人間煙火的輕快之氣。最後,作者於圖左上角署窮款“張宏”二字,下鈐“張宏”“君度氏”白文印兩方。在圖上,另鈐有印章三方。據記載,此圖曾經近人周肇祥收藏。

作者

張宏(1577—1666年後),字君度,號鶴澗,吳(今江蘇蘇州)人。他的山水重寫生,筆力峭拔、墨色濕潤,層巒疊嶂,丘壑深邃,有元人意,又以石面皴染結合為自家特色。他是明末吳門畫壇的中堅人物,吳中學者多尊崇之(《明畫錄》有記載)。他主要宗法沈周、文徵明,並上追“元四家”和米芾、董源、巨然,又兼學北宋李成、郭熙和南宋李唐、夏圭,融合而成自身風格。張宏平生喜好遊歷名山大川,注重外師造化,汲取繪畫養分,藉以開拓創作視野和體悟藝術真諦。其所作人物畫,線條疏朗,形神俱佳,散聚得宜,皆具天然逸趣。在文獻記載中,張宏1652年畫的《蜀葵圖》,是他留給人們的最後“資訊”,隨後將近八十歲的張宏便杳如黃鶴,徹底隱居在山林之中了。後來,相傳有打柴人在蘇州西山的密林中見到過年逾八旬的張宏在作畫,其道袍加身,鶴髮童顏,猶如仙人一般。另據史書稱,張宏92歲尚健,仍在作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