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禮[《定西報》副主編]

張守禮,男,漢族,1941年12月出生,漳縣三岔鎮河南坡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正縣級幹部。編輯員,主編完成《漳縣誌》,主編《漳縣文史》50多篇10多萬字。

個人簡介

1964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在漳縣三中、中共漳縣縣委、中共定西地委、政協漳縣委員會工作;歷任縣委報導組組長,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兼機要室主任,七屆縣委委員,《定西報》副主編,漳縣政協二、三、四、五屆副主席、黨組成員;期間於1990年以來兼任《漳縣誌》編纂委員會副主任、主編、辦公室主任,並一度兼任政協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主任。2002年退休。

工作簡歷

工作39年來,除創辦三岔農中(三中前身)任教歷時7年外,其後32年間一直從事新聞采編、公文寫作、參政議政、包鄉扶貧、生態建設、縣誌編纂等工作。先後在中央和省級報刊、電台刊(播)稿件280多篇、50多萬字;擬寫公文計1500多萬字;歷14年主編完成《漳縣誌》初稿128萬字;兼任政協文史委主任並分管此項工作期間,主編《漳縣文史》50多篇10多萬字,編審《杏園詩抄》5萬多字;與他人合作、執行主編《武陽今古》10萬字;主持、撰寫政協調研報告10多篇、10萬餘字,內容涉及全縣經濟社會各方面。1979年至1980年,在縣委領導下,參與“包產到組”和“包產到戶”責任制的蹲點調研工作,並起草了一系列相關檔案,經縣委下發,有的由省、地委轉發。1996年與龔效遂主持,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漳縣水源涵養及農業生態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並親自撰寫了《豐水區緣何變成乾旱區》的調研報告,引起各級黨政領導及社會各界關注,為縣委決策生態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1997年以來,參與縣委、縣政府領導的生態建設工作,兼任“漳河流域綜合治理與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項目規劃技術小組組長,主持編制了《漳河流域綜合治理與扶貧開發項目規劃》計10萬字;為縣委、政府起草了《赴山西呂梁地區學習考察報告》、《關於停止植被破壞,治理漳河流域,建設生態農業的決定》、《關於拍賣“四荒地”使用權的實施辦法》、《“四荒地”拍賣資金管理辦法》等檔案,起草了《拍賣治理四荒地,再造秀美新漳縣》、《實施“進一退一還三”,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等給省地委的匯報材料;參與了拍賣治理“四荒地”的全程工作。退休前後,主持調研並起草了縣委、縣政府《關於實施“三河一線”優先開發戰略的意見》、《關於立草為業,加快草畜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工業發展的意見》等檔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