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雷烈士

張太雷烈士

張太雷(1898.6—1927.12),男,漢族,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宣傳家,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是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他是第一個被派往共產國際工作的中國共產黨的使者、也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最早派往青年共產國際的使者之一,是黨內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宣傳家。1927 年12 月12 日 ,他在廣州起義戰鬥中被敵人槍擊身亡,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獻出了29 歲年輕的生命,成為中共歷史上第一個犧牲在戰鬥第一線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成員。

原名曾讓,學名復,譜名孝曾,參加革命後,初名春木、椿年,後改太雷。江蘇武進人。出生於江蘇常州。1911年,在常州西郊國小畢業後,考入常州府中學堂,常與同班好友瞿秋白等議論時政。1915年秋,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同年冬,轉往天津北洋大學法政科臨時預備班。翌年秋,正式升入該校法科。在李大釗的影響下,開始接觸和信仰馬克思主義。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積極投身運動。1920年6月在北洋大學法科畢業後,前往上海,與俞秀松等發起組織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並在上海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活動。9月,在北京參加了李大釗組織的中國共產黨北京小組。隨後擔任天津青年團小組書記。同年冬,在長辛店參加籌辦勞動補習學校,經常到校講課,培養了一批工人運動骨幹。1921年春,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委託,赴俄國伊爾庫茨克,任共產國際東方局中國科書記,從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與共產國際之間的聯繫工作。6月,陪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赤色職工國際代表李克諾斯基來到中國,參與籌備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6月23日,受黨的委託,出席了莫斯科舉行的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8月,與俞秀松等人從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籌建工作。1922年初,在莫斯科分別參加了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赤色職工國際成立大會和青年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青年共產國際的執行委員。1922年5月,參加了在廣州舉行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並當選為團中央委員。7月,列席了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8月17日,出席了在杭州舉行的中共中央全會,會議主張國共合作,以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統一戰線。會後,以個人身份參加了中國國民黨。1923年6月12日,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8月,當選為團中央常委,負責主持團中央的日常工作不久,奉命赴俄國考察,並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駐青年共產國際代表。1924年春,回國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書記。1925年1月26日,在上海主持召開團的第三次代表大會。會議決定把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他繼續當選為共青團中央書記,兼婦女部長。1925年1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繼續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會後,被派往廣州,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工作,任蘇聯顧問鮑羅庭的助手和翻譯,主要從事國共兩黨統一戰線方面工作。1925年秋,兼任中共廣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1926年2月,擔任中共廣東區委機關刊物《人民周刊》主編。後調任中共湖北區委書記。1927年4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7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進行改組,被指定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8月7日,中共黨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他出席了會議,在會上同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進行鬥爭,並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南方局委員,調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9月下旬,在南昌起義部隊進入廣東時,他趕往潮州,領導當地人民舉行武裝起義。11月26日,在廣州主持召開了廣東部分省委常委會議,決定組織廣州起義,任總指揮。12月11日凌晨起義爆發,成立了廣州市蘇維埃政府,當選為代主席兼陸海軍人民委員長。12月12日,在指揮戰鬥中,遭敵人伏擊,不幸犧牲。遺著有《張太雷文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