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弓先唐書學考辨文集

《自論書》 三、羊欣《筆法》 一、王僧虔《論書》考辨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榮寶齋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叢書名: 當代書法理論文集系列
平裝: 47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0311605, 9787500311607
條形碼: 9787500311607
尺寸: 22.2 x 16.6 x 3 cm
重量: 839 g

作者簡介

張天弓,1953年11月生於河北省張家口市。籍貫台灣省高雄市。1981年畢業於湖北襄樊學院中文系。現為台盟湖北省委副主委,湖北省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堅持創作與理論相結合。擅長隸書、楷書、章草、行草,作品參加各種重要展覽。研究方向一為漢唐書學考論,一為書法理論基礎問題及評論。著有《書法學習心理學》(1988年),為大陸第一部書法藝術心理學專著。發表論文70餘篇。論文《王羲之書學論著考辨》獲全國第四屆書學討論會論文二等獎(1993年),論文《先唐詠辭賦研究》獲全國第五屆書學討論會論文一等獎(2000年),論文“永明書學研究》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2002年),論文《論王羲之《尚想黃綺帖》及其相關問題》獲湖北省第四屆文藝論文一等獎(2005年)。基礎理論主要論文有:《書法定義本身的方法論問題》(1990年)、《方法論問題——技法與形式》(1997年)、《關於中國書法藝術“現代形態”問題的思考》(2002年)、《論“字組”》(2005年)、《論書法作品的層次與結構》(2005年)、《論書法作品的內容》(2005年)、《論書法作品理論邏輯起點——漢字意象》(2006年)等。

內容簡介

《張天弓先唐書學考辨文集》內容簡介: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古代書學史研究逐漸步入學科建設的軌道。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注重史料清理和實證研究,張天弓是先行者。他繼承乾嘉以來的樸學傳統,運用現代學術的科學方法,首次對先唐書學文獻進行全面、系統、深入的考辨,涉及篇目一百二十種,並清晰地揭示了先唐數百年書學發展的脈絡與流變,為漢唐書學史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張天弓先唐書學考辨文集》是張天弓十餘年來在這一領域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國古代書學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張天弓學術風格鮮明獨特,在書學史和書法理論批評這兩個研究方向上不斷開拓新課題,取精用宏,由約返博,注重實證,精益求精,在這特定時代成長起來的中青年學者中是頗為罕見的。《張天弓先唐書學考辨文集》雖名為斷代書學史考辨,但也顯現出他理論思維的睿智。

目錄

張天弓的先唐書學考辨(代序)
古代書論的肇始:從班固到崔瑗
崔瑗《缶上座右銘》考
趙壹《非草書》質疑
一、成文於何時
二、趙壹何時為郡上計吏
三、張芝、趙壹之先後
四、習草之風流行於何處
五、隸草興於何時
六、何以勸誡草書之人
七、何以流傳
趙壹《非草書》質疑續
一、小引
二、關於趙壹的史料
三、關於趙壹的年表
四、《刺世疾邪賦》與《非草書》的政治觀點之比較
五、《非草書》的寫作時限
六、餘論
蔡邕《筆賦》考辨
蔡邕《九勢》考辨
蔡邕《筆論》考
“鍾繇筆法”考辨
論韋誕——兼論古代書論的起源
一、韋誕的生平事跡
二、韋誕的學術著述與文學成就
三、韋誕的書藝與書藝交往
四、韋誕的書學著述
五、韋誕及其草書評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及影響
六、韋誕的《奏題署》與書法觀
七、餘論:古代書論的起源
關於皇象生平的若干問題——與《論皇象》一文商榷
一、吳青州刺史
二、師於杜度
三、孫吳立國時年事已高
四、《天發神讖碑》作書者
皇象《與友人論草書》考
王羲之書學論著考辨
《自論書》
筆陣圖》
《筆勢圖》
《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筆陣圖十二章並序》
《王逸少筆勢傳》
《晉天台紫真筆法》
《用筆賦》
《草書勢》
論《筆陣圖》的作偽年代——唐耕余遺作《(筆陣圖)蜉化階段及其內容》讀後
一、辨偽的基本思路
二、辨偽的主要文本
三、辨偽的基本結論
論王羲之《尚想黃綺帖》及其相關問題
一、《尚想黃綺帖》之流傳
二、《尚想黃綺帖》與《自論書》之比較
三、《尚想黃綺帖》之釋讀
四、《尚想黃綺帖》文本之重要意義
王羲之晚年的書學思想與草書創作
羊欣書學論著考評
一、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
二、羊欣《筆陣圖》
三、羊欣《筆法》
四、羊欣書論
關於《采古來能書人名》版本及其相關問題
虞穌所使用的“章草”——關於“章草”稱謂起源的探討
王倍《文字志》輯佚
王僧虔《筆意贊》
“永明書學”研究
一、王僧虔《論書》考辨
二、“西邸雅集”時的書學研究
三、“西邸雅集”時的書學著述
四、王惜《文字志》補證
五、“永明書學”概述
關於王僧虔、蕭子良相互論書啟問題答叢文俊先生
一、王僧虔《答竟陵王蕭子良書》
二、蕭子良《答王僧虔書》
三、“與人書”語氣的問題
《王僧虔考》讓我越讀越不明白
一、“與人書”寫給誰
二、蕭子良、王僧虔為什麼是“君臣關係”
三、“天涼體豫”、“心目俱勞”為什麼年輕人不能說
四、王僧虔善對齊太祖“賭書”能說明什麼
五、張懷瓘引蕭子良語為什麼是“竄改”
六、“與人書”為什麼要“附抄舊文”
七、“評議書家”為什麼是《上齊太祖論書啟》
八、《考》搞“內容的考定”,考定出了什麼結果
關於王僧虔《答竟陵王蕭子良書》、蕭子良《答王僧虔書》的兩個問題
蕭子良《古今篆隸文體》輯佚
論蕭子良《篆隸文體》日本鎌倉抄本
附:蕭子良《篆隸文體》鎌倉抄本釋文
馬澄《逸少正(鎮)書目錄》散考
關於馬澄《逸少正書目錄》的幾個問題——兼答劉濤《<馬澄“逸少正(鎮)書目錄”散考)讀後》
袁昂評鍾司徒考
關於梁武帝、陶弘景論書啟及其相關問題
一、小引
二、“出裝(書)之例”
三、九封書信的先後次序
四、書信往來的緣起
五、《十二意》與《古今書評》的成文先後
六、蕭子云何時見到《十二意》
七、“自無射以後,國政方殷”何所指
八、陶弘景的作品理論和創作理論
九、梁武帝的書法本體論綱領
十、餘論
褾帖與褾題——兼論古代書畫題的起源
一、褾帖
二、褾
三、褾題
四、餘論
比廓摹·摹填·單廓——漫談古代摹書方法的起源
智果《心成頌》
論南朝秘府書跡收藏與“鎮書——出裝書”制度
一、漢晉秘藏圖籍的正本、副本與目錄
二、南朝宋秘藏書作的裝治與編目
三、南朝宋齊秘藏書作中的“鎮書”
四、南朝齊梁秘藏“鎮書”的“出裝書”
五、結語
先唐詠書辭賦研究
一、先唐詠書辭賦略考
二、題材擴大與同題共作
三、詠書辭賦與書法理論史研究
略論中國古代書法理論批評自覺的問題
略論先唐書學文獻
附:秦漢魏六朝隋主要書學文獻一覽表
關於《法書要錄》原本的探索——從明毛晉刊本與朱長文所見宋傳本比較的角度看
一、毛晉刊本與《墨池》的比較
二、關於《要錄》原本的問題
附錄
唐太宗《筆意》考
“鼓吹”、“劍器”考釋
關於《張長史十二意筆法》的真偽問題
古代書論研究隨想
書法美學與傳統書論
本書所收論文已公開發表篇目索引
張天弓主要書法美學、書法批評論文篇目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