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保

1948年5月正式參加革命工作,任三屯區公所工作員。 1949年2月,調城關區張河鄉任支部書記。 1969年5月,調洛陽地區水利局設計院任書記。

張全保(1921~1985),三屯鄉東堡村人。幼年家貧,有薄地數畝,難以餬口,靠父親賣柴、賣花生度日。全保人國小讀書三年輟學,除務農外,冬閒時兼做小生意。為人善良,窮苦鄉鄰樂與相處。
1938年春,中共地下黨員張有奇(和張全保同鄉)受上級派遣,從外地回三屯一帶活動,受其教育和影響,傾向革命。同年3月,經張有奇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張全保入黨後,積極為組織工作,擔任交通聯絡員。以賣毛線為掩護,多次到臨汝縣廟下一帶與上級黨組織取得聯繫,並帶回黨的檔案和進步書籍,指導當時中共伊陽地下黨的工作。
1939年12月,張有奇接上級通知調鄂豫皖根據地工作,將三屯、東堡兩村黨的工作和檔案交給張全保負責。張有奇在離開汝陽之前被捕,黨組織被破壞,從此張全保和上級黨失掉聯繫。1940年6月,張全保被抓當壯丁,到國民黨軍隊當兵三年,1943年11月逃跑回家,繼續務農。這時張全保和三屯村、東堡村幾個中共地下黨員因和組織失掉聯繫,迷惘無主。到1945年冬,他們聽說張有奇在安徽,便委託地下黨員袁西明以“趕牲口”為掩護到安徽界首一帶尋找,結果未找到張有奇。事被國民黨縣黨部發覺,把袁西明打死在三屯村外。
1945年春,八路軍河南軍區六支隊路過伊陽三屯一帶,張全保和幾個地下黨員向村民籌措糧食800多公斤,送交八路軍,解決了當時軍需上的一些困難。
1947年9月,汝陽解放。10月張全保即在村里發動民眾,組織農會,並擔任農會組織委員,積極向三屯區委匯報農村情況。1948年5月正式參加革命工作,任三屯區公所工作員。同年11月,任龍王鄉鄉長。12月經門桂生介紹,第二次參加中國共產黨。1949年2月,調城關區張河鄉任支部書記。7月調任中共城關區組織委員。1951年元月任城關區委書記,1953年3月任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1954至1960年任縣委書記處書記。1962至1969年4月先後任汝陽縣公安局長、澠池縣公安局長。“文化大革命”中備受迫害,多次被打致重傷。1969年5月,調洛陽地區水利局設計院任書記。1972年任水利局副局長。張全保十分關心家鄉玉馬水庫建設,在工程勘察設計施工中都親身參加,在緊張施工中鋼材缺乏,張帶病北跑新鄉、南奔株洲、東赴安徽,解決了急需的鋼材,為水庫早日建成作出了重大貢獻。
張全保為人忠厚,對革命工作兢兢業業,生活艱苦樸素,每次下鄉到基層,不讓村幹部派飯,吃飯時隨意到民眾家吃碗紅薯飯即可。工作中忠誠執行黨的方針政策,討論問題能仗義執言。他很少考慮自己的私事,雖多年擔任領導工作,但老婆孩子一直還是農村戶口,家中沒一件象樣的高檔家具。對人誠懇平易,即使是對犯錯誤的同志也能全面地看問題,總是仔細分析其犯錯誤的原因,認真做思想工作。他常說:“對犯錯誤的同志教育提高認識是主要的,紀律處分只能是第二手段。”因此和他一個單位的同志都樂於和他談思想交朋友。在水利局設計院當書記時,從工人到工程師都親切稱他“老班長”。
1983年6月離休,省委批准享受地專級待遇。1985年3月因病去世,終年6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