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南

張亞南家也是一個革命世家。 我曾經勸亞南轉業,畢竟他是家裡惟一的兒子。 ’”張亞南大姐說,“估計他們是被敵人俘虜了,然後被殺害。

張亞南,1953年出生於廣州,16歲入伍,1970年入黨,曾任廣西軍區某部六連連長。1979年2月19日,他率領100多名民工和10多名掉隊戰士成功解救出16名被圍戰友,並打死18名敵人,俘敵5人。此戰被軍事科學院編為成功的戰例。2月20日,張亞南率領六連在掩護某團擔架隊穿插中失去聯繫,陷入敵人包圍之中。最後,他和另外5名戰士被敵人殺害。
這是一張略顯稚嫩的臉龐。當我見到張亞南的照片時,不由脫口而出:“這是他小時候的照片吧?”
張媽媽沉默了,淚珠順著她的臉龐滾落下來。“不是,”張亞南的大姐遞給張媽媽一張紙巾,插話道,“他長相看起來很小,這張照片是他1978年回來探親時照的,當時他已經25歲了。”
張亞南家也是一個革命世家。父親是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老軍人,兄妹五人,排行老四的張亞南是惟一的男孩。“我們家除了最小的妹妹外,其他幾個都當過兵的,”張亞南大姐拿出全家合影的影集,“當時爸爸得了腦血栓,全身癱瘓。我曾經勸亞南轉業,畢竟他是家裡惟一的兒子。可他說自己喜歡當兵,喜歡留在部隊里……”
張媽媽說,亞南愛好很多,“喜歡畫畫、照相、打球和吹笛子。”談起張亞南犧牲的過程,張媽媽聲音有些哽咽:“當時仗打完了,全部都撤軍了,別人家的孩子都打電話回來報平安了,可他卻沒有一點音訊。我們打電話到部隊去,他們才告訴我們說,亞南他們在一個村莊遭到敵人突襲,陷入敵人包圍之中,然後就與部隊失去聯繫了……”
張媽媽不相信兒子會犧牲。她把希望寄托在雙方交換戰俘的時候。但幾個月後雙方交換戰俘了,張媽媽沒看到亞南的名字,於是讓張亞南的大姐夫親自到前線去打探訊息。
張亞南的大姐夫到了前線,獲得了一條極為重要的線索:某部隊從前線撤退時,曾在一座橋下撈起幾具面目不清的浮屍,屍體上有明顯的捆綁痕跡。其中只有一個人穿著軍服,最後確認是張亞南的警衛員龔建新。“我們肯定那幾個人裡面有一個就是亞南。因為龔建新曾經對我們說過,‘只要我在,連長(張亞南)就在!’”張亞南大姐說,“估計他們是被敵人俘虜了,然後被殺害。”
聽大姐說到這一切,張媽媽不由得又掉下淚來。
張亞南的遺體最終沒有運回祖國。後來,部隊在廣西靖西烈士陵園給他造了一座衣冠冢。25年來,張媽媽一次都沒去過。“她年紀大了,亞南又是家裡惟一的兒子,我們怕她去看了受不了!”張大姐小聲說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