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莊

2008年,張二莊再生物資加工園被邯鄲市確定為循環經濟示範區。 轄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張二莊村。 轄3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張二莊村。

2008年,張二莊再生物資加工園被邯鄲市確定為循環經濟示範區。 張二莊地處邯鄲、長治、安陽、濮陽、聊城、臨清、邢台等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地帶,道路完善,交通便捷。西距京珠高速40公里,距京廣鐵路45公里;東距106國道15公里,距大廣高速公路10公里,安聊公路東西穿鄉而過,魏寧公路由張二莊而起,北上穿越邯大公路聯結中國北部。西北距邯鄲機場90公里,西南距鄭州240公里。
作為中原地區再生物資回收、加工的產業聚集區,張二莊的廢舊物資回收、加工業可追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多年來已經形成以張二莊為中心,沿安聊公路、寧魏公路兩側呈帶狀分布,綿延數十公里的廢舊物資回收、加工長廊。園區周邊擁有收購、加工、企業攤點近2000家,品種涉及廢舊塑膠、橡膠、金屬、電器等六大類上百個品種,廢舊物資年吞吐量達110餘萬噸。收購加工產值近15億元,市場覆蓋浙江、山東、河南、河北、山西、江蘇等地,張二莊雙輝牌油漆系列產品還出口到俄羅斯等獨體聯國家,再生物資回收加工人員近3萬人。張二莊再生物資回收利用產業,已具備了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基礎。
根據張二莊再生物資產業點多、線長、規模大的特點,魏縣縣委、縣政府於2004年在張二莊成立了天寶再生物資市場,2006年在張二莊建立了再生物資加工園,納入了魏縣“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2007年又提出建設打造張二莊再生物資產業集群。2008年張二莊再生物資加工園被邯鄲市人民政府列為全市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單位。同年,張二莊再生物資協會被國家再生資源利用協會吸收為會員單位。
張二莊再生物資產業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政策,有著豐富的廢舊物資資源和深厚的民眾基礎;全縣近10萬人在全國各地從事廢品收購,為張二莊廢舊物資回收、加工行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張二莊再生物資加工園區的建立將有助於該產業的健康發展和換代升級。我們通過強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園區功能,提升園區的市場品位;整頓規範小企業攤點,取消占道經營和沿路攤曬堆放等不良現象,促使零散小攤點自由組合,捆綁發展。鼓勵中小企業聯合重組,壯大規模,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再生物資產業鏈條;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積極推進結構調整,最佳化資源配置,與國家政策搞好對接,爭取將園區納入國家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單位,促進張二莊再生物資產業長遠發展。
根據城鎮規模發展需要,張二莊由鄉改鎮已進入審批階段。蓬勃發展的張二莊將以最優惠的政策和最優質的服務誠邀天下客商和有志之士到再生物資加工園投資興業,共同發展,共創輝煌。
鎮政府駐張二莊村。轄34個行政村:張二莊東、張二莊西、張二莊北、南英封西、南英封東、第六店一、第六店二、第六店三、張莊前、張莊屯、後普安、東普安、西普安、北英封、韓田教、北辛莊、南辛莊、東中煙、劉田教、大嚴屯、曹田教、北留固、南留固、南劉莊、軍寨、平村、禮教、閻莊、中煙、西煙、宋屯、路莊、北善村。

地名由來

張二莊鎮 鎮政府駐地張二莊。據民國《大名縣誌》記載,該村建於明初,名張兒莊,後“兒”演變成“二”

下轄村莊地名由來

前普安、後普安 此二村原為一村,因村中白佛寺長老名叫保全而得村名“保全”。清時改“保全”為“普安”,後分成兩村,並各以方位冠於前。
中煙、西煙 中、西煙兩村地處春秋烽火台舊址,故以“煙”字為名。位於中間的叫中煙,位於西邊的叫西煙。
軍寨 相傳明“燕王掃北”時在此安營紮寨,故用“軍寨”為村名。
南平村、北平村 南平村始建早於北平村。初建時村中街道形似“平”字而得名平村,後部分居民從村中遷出,定居在平村北,遂取名北平村,平村遂改為南平村。
南閻莊 南閻莊原為張二莊村一街道。1953年從原村中分出,獨自立村,因閻姓較多,取名閻莊,1982年5月1日按所處方位改為南閻莊。
大嚴屯 據民國《大名縣誌》記載,村中原有一“千佛寺”,系唐貞觀時建,石碑尚存。寺藏經五千卷,神軸一百零八幅。每歲六日香火會,至今不絕。明初,嚴氏從山西遷此居住。因鄰寺院,且寺院較大得名大寺嚴屯,簡稱大嚴屯。
東中煙 清朝因水災沖壞煙村,部分人搬到大嚴屯村一個姓王的磚瓦窯上,起名王窯。又因該村在原“中煙”村的東邊,更名東中煙。
南辛莊 該村原名崗汪,為明初遷民所建,因水泛濫被沖,村址北遷,以“新莊”為名,又以所處方位“南”字冠之。後“新”字演變成“辛”字。
禮教 明初從山西遷民到此時挖一水窖,窖水甘甜,人們對窖施禮,遂稱村名禮窖,後演變成禮教。
南英封、北英封 據碑文記載,該村建於明初,遷民居住在一沙崗上(今北英封村東南5公里處),取名東崗。又因風大沙多,便分遷擋風處,取名“影風”,並各冠以方位。後“影風”演變成“英封”。
第六店 該村原名 陽聚。相傳堯帝子丹珠曾在此築台(後人傳為丹珠夜遊台)遊玩。明代該村有一店,一皇帝行船途中在此第六次停息而得名第六店.

基本概況

張二莊鎮(Zhang’erzhuangzhen)位於魏縣南部,距縣城32千米。南瀕衛河與河南省隔河相望。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5.19萬人(2002年)。轄3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張二莊村。屬一類鄉鎮,科技興農,,推廣黑小麥種植,強化農技服務,完善落實了張二莊,大嚴屯兩個種子站,建立了平村,軍寨,中煙三個科普示範村。
基本概況
張二莊鎮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魏縣,位於魏縣南部,距縣城32千米。南瀕衛河與河南省隔河相望。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5.19萬人(2002年)。轄3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張二莊村。魏(縣)張(二莊)、安(陽)聊(城)公路過境。
氣候環境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3℃,極端最低氣溫-19℃,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6.9℃,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
地理環境
地處山區,西北方略高,南面較低,最高海拔1235米,最低海拔516米,平均海拔700米;年平均氣溫15 張二莊鄉
攝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2攝氏度,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攝氏度,無霜期290天左右,年降雨量1075毫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兩熱同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具有季風性、高原性特點。溫和濕潤,太陽輻射弱,日照時數1197小時,年總輻射每平方米3538兆焦耳,常年主導風為東北風,適合農作物和畜禽生長。經濟林以果林為主,用材林以杉木、松木為主,木材蓄積量97680立方米。鎮內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甘薯、馬鈴薯、小麥、玉米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烤菸、花生等。主要牲畜有牛、羊、豬、雞鴨、鵝。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主要為陸棲脊椎動物,其中馬類較多,兩棲類、爬行類和獸類較少。較大的獸類幾近絕跡;哺乳類有豹、狼、狐、獾、狸、野兔、黃鼠狼、刺蝟、水貂等;鳥類有麻雀、鴿、喜鵲、燕子、貓頭鷹、雕、雉雞、石雞、烏鴉、鵪鶉、啄木鳥、布穀鳥、畫眉、黃鸝等;魚類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泥鰍、青魚等;爬行類有龜、鱉、壁虎等。
植物資源
境內自然植被類型可分為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灌草叢、草甸、沼澤植被、水生植被6種類型。草叢植被 張二莊鎮
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區的溝谷和荒坡,草甸植被則遍布全境;沼澤植被和水生殖被主要分布在滯水窪地。亞熱帶樹種漆樹在山區有著廣泛分布。領春木和太行花為特有的植物物種。
歷史沿革
1953年建張二莊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設鄉。1997年,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4.9萬,轄張莊前、南閆莊、路莊、平村、北善村、軍寨、張莊屯、中煙、西煙、宋屯、後普安、東普安、西普安、大嚴屯、西留固、北留固、東留固、禮教、南辛莊、北辛莊、曹田教、韓田教、劉田教、東中煙、南劉莊、北英封、張二莊東、張二莊北、張二莊西、第六店一、第六店二、第六店三、南英封東、南英封西34個行政村。2012年設鎮
經濟建設
魏縣張二莊鎮是廢品回收的發源地。這裡的農民們在農閒時節,騎著腳踏車馱著兩個籮筐走家串戶收購廢品。在他們帶動下,魏縣曾有十萬“破爛王”闖天下的美談。在安聊路兩側及周邊鄉鎮形成了廢品收購、分類的“集散帶”。該縣因勢利導鼓勵農民從單純收購、分類、銷售的傳統經營方式中走出,開展再生物資的深加工,實行就地增值,形成了收購、加工、成品的經營鏈條,小籮筐變成了大產業。 在該鄉,這裡綿延10多公里的物資再生加工園區經營戶就達1690個,年營業收入達5億元,利潤3200多萬元,完成稅收290萬元,全鄉5萬人口中從事物資再生產業的達2萬人,年人均創收入2.5萬元。[2]
循環經濟
張二莊鎮廢舊物資回收加工業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並逐漸形成市場。但由於管理不善、技術落後等原因,1998年後市場陷入蕭條狀態,部分商戶外遷,嚴重影響了市場效益。 2006年魏縣規劃建設了4.1平方公里的張二莊再生物資加工園,園區規劃著名眼於做強做大再生物資產業,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小、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大項目,定位於以再生物資深加工為主體,發展循環經濟的新型工業園區。 園區由廢舊橡膠加工區、廢舊金屬加工區、廢舊塑膠加工區、機械製造區等功能區組成。截至2008年9月27 日,已入駐項目45個,總投資8.9億元,2007年新增入園項目14個,總投資2.8億元。已投產項目34個,年產值12億元,利稅3200萬元。 在園區企業的強力帶動下,魏縣廢舊物資回收產業形成了綿延數10公里的廢舊物資回收加工長廊,輻射面積60平方公里,擁有各類攤點近2000家,從業人口16000餘人。廢舊物資年吞量40餘萬噸,市場覆蓋浙江、山東、河南、河北、山西、江蘇等地,油漆還遠銷俄羅斯。
特產
體軀強壯,肌腱發達,耐粗飼料。體格中等,結構緊湊勻稱,骨骼堅實粗大,肌肉發育良好,皮膚薄而富彈性。頭端正,鼻孔大,口方平。公牛頭稍寬,眼大有神,頸粗短,垂皮發達。成年公母牛均有角,對稱,毛色以黃、紅為多。四肢粗壯,運步較快。其體長大於體高,為役用牛的良好體型,產肉性能亦高,肉多脂少,色紅新鮮,為烹製菜餚的上好原料,牛皮可製革,用於加工皮鞋、皮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