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齡

詞語

弱齡

拼音

ruòlíng 

注音

ㄖㄨㄛˋㄌㄧㄥˊ

引證解釋

1.弱冠之年。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時司徒袁粲,有高世之度,脫落塵俗,見公弱齡,便望風推服,嘆曰:‘衣冠禮樂在是矣!’時粲位亞台司,公年始弱冠。”明宋濂《符氏世譜記》:“文昌之年猶未弱齡,朝夕奔走乎西東。”
2.泛指幼年、青少年。晉陶潛《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詩:“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逯欽立註:“弱齡,弱年,少年。”南朝梁沈約《齊禪林寺尼淨秀行狀》:“弱齡便神情峻徹,非常童稚之伍,行仁尚道,洗志法門,至年十歲,慈念彌篤。”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王城西北大河南岸舊王迦藍,內有釋迦菩薩弱齡齓齒,長餘一寸。”季羨林等註:“齓齒,此指釋迦菩薩少年時所換的牙齒。”《清史稿·世祖紀二》:“朕自弱齡,即遇皇考太宗皇帝上賓,教訓撫養,惟聖母皇太后慈育是依。”按,順治(世祖)六歲時登位,由睿親王多爾袞攝政。cidian.911cha.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