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腔

弦板腔
弦板腔是流行於陝西關中乾縣、禮泉、永壽、興平、武功、鹹陽、戶縣、周至一帶的地方劇種。據《乾縣縣誌》記載:“該劇種起源於宋代,由民間流傳的‘隔簾說書’發展而來”,是在西路皮影戲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
弦板腔的主要樂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兩種),加上唱腔,故稱“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壯,高昂激揚,又委婉細膩,柔和清亮,能夠表現各種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濃郁的田園牧歌式的觀眾特色和民歌韻味。
據考:西路皮影弦板腔(東路是阿宮腔)曾盛行於清代雍正、乾隆、嘉慶年間。當時走紅關中的就有“致和”、“楊五”、“換印子”、“天訓子”四大皮影弦板腔名班社。“一掛牛四個人,繩子四條椽四跟”是當時的演出場面。牛車用作舞台,四根大椽撐在車廂四周,朝觀眾的一面掛上亮子(帳幕),亮子後面掛一盞亮燈,隨著樂聲響起,坐在前面的一人按照劇情舞動手中皮影,後面三人奏樂唱詞,戲就開演了。
新中國成立後,弦板腔搬上了大舞台,逐漸發展成為優秀的地方劇種。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1954年7月,組織舊藝人建起了“燈塔劇社”。1955年1月易名“和平劇社”,有演職人員62名。1956年4月,省人民劇團向乾縣調撥青年演員20餘名,演員陣容大為改觀,演出水平有所提高,改名“乾縣人民劇團”。1959年乾縣、禮泉、永壽三縣合併,又改為“乾縣第二劇團”。在劇本、板路、唱腔、身段、道白、音樂、場景各方面進行了改革,所排《紫金簪》、《九連珠》、《十二寡婦征西》等劇目走紅關中,享譽陝甘,參加陝西省國慶十周年獻禮演出,頗得各界讚譽,並改名“乾縣弦板腔劇團”。乾縣弦板腔劇團的劇目創作成果頗豐,在省、地富有聲望的優秀編劇丁明、張漢等先後改編和創作了《武則天》、《白馬血盟》、《借驢》等古代劇和現代劇。成長起了李育亭等弦板腔獨有的音樂設計人才,在名導演惠濟民、郭景民等熱情栽培下,湧現出劉智民、楊巧言、丁碧霞、徐俊鋒、車秀花、王碧雲等優秀演員。
“文化大革命”中傳統系禁演,改演“樣板戲”與新編現代戲。1970年鹹陽地區“樣板戲”匯演,改團所排弦板腔《智取威虎山》獲獎多項。1978年傳統劇目解禁,乾縣弦板腔劇團在繼續演弦板腔的前提下,兼演秦腔。1979年改編後重新排演的弦板腔古典劇《紫金簪》,由本團脫穎而出的優秀青年演員稅小玲主演高寄玉,上演後,以其俊美的扮相,動聽的唱腔和弦板腔優美的旋律受到廣泛稱讚,每每演出,場場爆滿,曾被陝西省文化局列為“陝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出”劇目,並在陝西電視台和陝西人民廣播電台多次播放。
1982年劇團分為一、二隊。1983年初定名為“乾縣第一劇團”與“乾縣第二劇團”,多活動在甘肅一帶。1984年將一部分演職人員轉業,只留一個團。因受電影、電視、錄象等多元文化的衝擊,乾縣及周邊地區在大舞台上演弦板腔大戲的現象已不復存在。現在在乾縣影劇院掛牌的乾縣人民劇團是自負盈虧的演出團體,在縣城還有一家以乾縣弦板腔劇團老演員丁碧霞為首的演出隊,這兩個演出團體已經不再具有上演弦板腔全本大戲的條件,多以秦腔清唱服務於城鄉的紅白喜事,偶爾也唱弦板腔唱段。可喜的是在乾縣馬連鄉一帶,至今還有專門演唱弦板腔的自樂班經常在鄉間為民眾演唱,表明了弦板腔這一優秀的地方劇種深深地紮根於人民之中。由民間錄音收藏的稅小玲演唱高寄玉“哭簪”等唱段錄音帶至今在乾縣城鄉久放不衰,青年戲迷們在田間路途、街頭院落時不時便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紫金簪本是金絲扭……”。
基於對本土鄉音劇種的強烈熱愛,尚且健在的弦板腔藝術工作者和廣大民眾多次建議乾縣縣委、縣政府採取措施搶救這一瀕臨滅絕的優秀劇種。2002年春,乾縣縣委宣傳部、乾縣文化局、乾縣文化館曾邀請原弦板腔藝術工作者及各界名流,召開過一次“振興弦板腔座談會”,這次會議雖有良好的願望,但因諸多因素,對弦板腔的振興未能起到實質性的促進作用。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弦板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