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季高加索

弗拉季高加索 (俄文:Владикавка?з; 奧塞梯語: Дз?уджыхъ?у) 是俄羅斯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首府,城市位於共和國東南部高加索山脈的丘陵地帶,位於北緯43度05分,東經44度39分,橫跨捷列克河。人口主要是由奧塞梯人、俄羅斯人、亞美尼亞人和喬治亞人組成。

概述

北奧塞梯北奧塞梯

弗拉季高加索 (俄文:Владикавка?з; 奧塞梯語: Дз?уджыхъ?у) 是俄羅斯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的首府,城市位於共和國東南部高加索山脈的丘陵地帶,位於北緯43度05分,東經44度39分,橫跨捷列克河。人口主要是由奧塞梯人、俄羅斯人、亞美尼亞人和喬治亞人組成。根據2002年俄羅斯人口普查,該地區的人口為315,068人。弗拉季高加索所在的北奧塞梯共和國西接卡巴爾達-巴爾卡爾,東靠印古什, 東北部和戰亂的車臣地區接壤,北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歷史

城市建立於1784年,最初是俄羅斯征服高加索地區時期的要塞,逐步演變成這一地區俄羅斯重要的軍事基地。1799年建成的喬治亞軍用公路貫穿山脈,是城市聯結喬治亞通向南部的主要道路;在1875年建成了一條通往頓河畔羅斯托夫和亞塞拜然巴庫的鐵路。弗拉季高加索變成了這一地區重要的工業中心,有熔鑄、提煉、化工和製造工業。
在1931年到1944年和1954年到1990年期間,城市取名為奧爾忠尼啟澤市(Орджоники?дзе),奧爾忠尼啟澤是喬治亞的一位早年布爾什維克領導者的名字。在1944年至1954年期間城市恢復了其的舊稱佳烏吉考市(Дзауджика?у),意思是"大高加索的統治者",但是這個名字很快就被蘇聯當局所改掉,直到1990年差不多蘇聯解體的時候城市才被正式稱之為現在的名字弗拉季高加索。
弗拉季高加索經歷了蘇聯衛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在1919年2月,反共產黨的“志願軍”在著名的俄國白軍司令鄧尼金的指揮下占領了城市但在同年4月被蘇聯紅軍所趕走。在1942年11月德國軍隊試圖侵占城市但被紅軍擊退,這也是納粹德國部隊所到達過的最東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