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義村

建義村

建義村地處江蘇省無錫市青陽鎮的北首,該村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今年1-10月份,全村共實現開票銷售達11.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2%,已提前完成鎮政府下達的全年任務的105.6%。

基本信息

建義村簡介

建義村建義村
建義村地處江蘇省無錫市青陽鎮的北首,與月城鎮相鄰的建義村,是青陽鎮的一個重點骨幹村,該村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今年1-10月份,全村共實現開票銷售達11.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3.2%,已提前完成鎮政府下達的全年任務的105.6%。銷售業績列全鎮第二。其中工業開票銷售3.28億元,三產開票銷售7多億元,農業方面占的比重雖然很小,但是,該村十分注重工業反哺農業,千畝特色蔬菜種植的有聲有色,富有成效該村原有耕地面積3000多畝,現在只有2000多畝了(因三路綠化建設用去1000多畝),該村原來是以種植小麥、水稻為主要經濟作物,這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前幾年,該村積極回響政府號召,調整農業產業的結構,廣泛發動民眾,他們村原來就有種植水芹的傳統優勢,利用該村土地平整為契機,進行集中規劃。以前村里原有的水利設施只針對水稻、小麥灌溉的需求,如果不集中規劃,就會造成矛盾。有的蔬菜需要灌溉,有的則不需要,而且灌溉的水量也不同。由於規劃得當,提高了水芹對田塊要求的有效布置,使水芹管理在灌溉方面能夠節省水費,減少了管理成本。近幾年來該村對農業方面的投入也給予傾斜,每年投入農業資金不少於20萬元。而且該村還對全村農用灌溉水費全部實行免費,使一大批種植戶提高了積極性,同時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不同的季節種植出不同的蔬菜,供應給周邊的城市和鄉村。該村的部分的蔬菜農戶還採用了租賃的形式向周邊的農戶租地種植蔬菜,品種也有原來單一的水芹發展成了茭白、萵苣、韭菜、白菜和特色雪梨瓜,其規模面積也有原來的幾十畝發展到1000多畝,其中:水芹250畝、韭菜100畝、萵苣200畝、茭白100畝、白菜50畝、雪梨瓜200畝,番茄、藥芹等100多畝。特別是該村的萵苣種植,一反以往的種植常規,它不是在乾埂上“種”下去的,然後再澆水;而是把備種的田塊灌足水後,再把田塊打爛,然後象蒔秧一樣“蒔”下去的,“蒔”好後再把田裡的水放掉。這一創新做法不僅減少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成活率,而且還提高了產量。這樣可以種植二批至三批,大大提高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使一大批農民有了穩定的收入。特別是該村李家村、上蔣村、廟頭村的農戶,幾乎家家都種水芹、茭白、部分農戶還在家前屋後種植雪梨瓜等。象該村的比較有種植經驗的劉春元夫婦種植二十多畝蔬菜,邱忠義種植近十畝蔬菜的農民家庭,年收入分別達到10萬元和8萬元。不但他們自己勤勞致富,而且還帶領村上的農戶共同致富。他們在種植旺季時僱傭村上的一些年齡較大的婦女幫忙幹活,使村上的閒散婦女有事可做了,並且有了一定的經濟來源。通過這樣以一帶十、以十帶百的這種傳幫帶模式,該村由原來的幾戶小打小鬧種植模式發展成為今天的規模種植,種植大戶也發展到了幾十戶,銷售渠道也有了一定的轉變,由原來的上街零賣,轉變為經紀人上門收購,這樣大大解決了種植戶銷售不暢的後顧之憂,使廣大農戶有了一定的穩定的收入。現在,該村的綠色蔬菜已銷往蘇州、上海等各大城市和地區。為人們的菜籃子工程作出積極的貢獻。[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