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知識

建築知識

《建築知識》是由建築師、工程師的學術團體中國建築學會主辦、中國建設部主管的建築刊物。(國內統一刊號:CN11-1243/TU;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8544)。雜誌創刊於1981年,現擁有讀者近4萬。他們遍及全國的各個設計院、建築師、工程師、材料商、房地產開發公司、裝飾公司、大專院校的學生和各大企業的基建部門。

基本信息

主要欄目

視點Vision

跨越國界

與國際優秀的建築空間近距離接觸

關注Attention

跨越城市、跨越學科

結合年度城市活動項目,訪談報導國內各大城市設計院以及建築事務所的優秀人物和代表項目

室內Interior

跨越城市、跨越國界

介紹國內外優秀的空間、產品設計師及其設計項目

藝術Art

跨越國界、跨越學科

介紹國內外優秀的藝術家及其作品

設計與技術Design and Construction

跨越城市、跨越學科

設計與新技術/新材料的結合與展示相關學術論文

快訊/推薦/資訊News/ Commendation/ Activity

跨越國界、跨越城市、跨越學科

報導社會行業新聞以及雜誌推薦的新項目、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

建築知識

第一章相關知識

1.1建設系統政府主管部門組成

住建部、住建廳、造價站、建築工程管理處、建築工程招標站、建築工程規劃管理處、建築工程質安監督站、造價協會

1.2建築業專業人士稱謂

建築師:國家註冊,從事建築設計的工程師。

結構工程師:國家註冊,從事結構工程的工程師。

造價工程師:國家註冊,從事造價管理,工程預算的專業人士。

監理工程師:國家註冊,從事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

項目經理:全權負責單個工程項目管理的主管。

造價員:負責工程造價計算的崗位人員。

現場施工員:負責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人員。

1.3建築項目劃分

項目工程、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分部工程、清單項目、定額子目

1.4編制工程造價的流程

l 流程:熟悉圖紙→選擇編制依據→算量→查套清單項目(定額)→材料分析→費用計算→報表輸出(預算書、費用表、材料分析表)

l 軟體實現過程:軟體主要參與算量、套清單項目(定額)、報表輸出等過程

第二章房屋構造

2.1 建築構造概述

一幢建築物由很多部分組成,這些組成部分在建築學裡稱為構件。一般民用建築是由基礎、牆和柱、樓層和地面、樓梯、屋頂、門窗等基本構件組成。

2.2 基礎

基礎是建築物最下部分的承重構件,承受建築物的全部荷載,並將荷載傳到土層上去。基礎下面承受壓力的土層或岩層稱為地基。

1.基礎的類型。

(1)民用建築的基礎按構造形式可分以下類型:

1)條形基礎,又稱為帶形基礎。

2)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常採用錐形、踏步形或杯形基礎。

3)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可將整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一整塊鋼筋混凝土梁、板,形成滿堂基礎。

2.基礎的埋深。從室外設計地面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稱基礎的埋深。埋深大於4m的稱為深基礎,小於等於4m的稱為淺基礎。

2.3 牆與框架建築

(一)牆的類型

根據牆在建築物中的位置,可以分為內牆和外牆、橫牆和縱牆;按受力不同,牆可分為承重牆和非承重牆。直接承受其他構件傳來荷載的牆稱承重牆;不承受外來荷載,只承受自重的牆稱非承重牆。建築物內部只起分隔作用的非承重牆稱隔牆。

按所用材料,有磚牆、石牆、土牆、混凝土牆以及各種天然的、人工的或要業廢料製成的砌塊牆、板材牆等。按構造方式不同,又可分為實體牆、空體牆和組合牆三種類型。實體牆是由一種材料構成,如普通磚牆、砌塊牆;空體牆也是由一種材料構成,但牆內留有空腔,如空斗牆、空氣間層牆等;組合牆則是由兩種以上材料組合而構成的牆。

(二)牆體構造

1.磚牆構造。磚牆是用砂漿將磚按一定技術要求砌築成的砌體,其主要材料是磚和砂漿。

(1)磚:磚的類型很多,最普通的是粘土磚。我國標準磚的規格為240mm×115mm×53mm。

(2)砂漿:砂漿按其成分有水泥砂漿、石灰砂漿和混合砂漿等。

2.實心磚牆細部。

(1)勒腳構造:建築物四周與室外地面接近的那部分牆體稱為勒腳。它經常受地面水和雨水的侵蝕,還容易受到碰撞,如不加保護,影響建築物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勒腳對建築立面處理也有一定影響,因此常在勒腳部位將牆體加厚,或用堅固材料來砌,如石塊、天然石板、人造板貼面。

(2)散水和明溝:散水的作用是及時排出雨水,保護牆基免受雨水的侵蝕;明溝的作用與散水相同。散水寬度一般為600~1000mm,坡度為3%~5% 。

(3)窗台:為避免順窗面淌下的雨水聚積窗洞下部或沿窗下檻與窗洞之間的縫隙向室內滲流,也為了避免污染牆面,應在窗洞下部靠室外一側設定窗台。

(4)門窗過梁:過梁是門窗等洞口上設定的橫樑,承受洞口上部牆體與其他構件(樓層、屋頂等)傳來的荷載,並將荷載傳至窗間牆。

過梁可直接用磚砌築,也可用木材、型鋼和鋼筋混凝土製作。磚砌過梁和鋼筋混凝土過梁採用得最為廣泛。

(5)圈樑:圈樑又稱腰箍。圈樑是沿外牆、內縱牆和主要橫牆設定的處於同一水平面內的連續封閉梁。圈樑有鋼筋混凝土圈樑和鋼筋磚圈樑兩種。

(6)構造柱:圈樑在水平方向將樓板與牆體箍住,構造柱則從豎向加強牆體的連線,與圈樑一起構成空間骨架,提高了建築物的整體剛度和牆體的延性,約束牆體裂縫的開展,從而增加建築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

構造柱一般在牆的某些轉角部位(如建築物四角、縱橫牆相交處、樓梯間轉角處等)設定,沿整個建築高度貫通,並與圈樑、地梁現澆成一體。施工時先砌牆,後澆混凝土。

(7)防潮層:防潮層的作用是防止土壤中的潮氣和水分由於毛細管作用沿牆身上升,致使牆身受潮、牆面抹灰脫落,從面提高牆身的堅固性和耐久性。

(8)變形縫:當建築物面積很大、長度很長或各部高差較大時,因溫度變化、地基沉陷及地震影響,結構內將產生附加的變形和應力,使建築物產生裂縫,甚至破壞。

變形縫按其功能分為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

(9)煙道、通風道、垃圾道:煙道的主要作用是排除爐灶中的煙氣,通風道的主要作用是排除室內臟空氣。

煙道與通風道宜設在內牆內,一般不應小於130mm×130mm。垃圾道常常設定在樓梯間的外牆上,進口朝休息平台,出口即為底層樓梯間外的垃圾箱。

3.隔牆構造:不承重的內牆稱為隔牆,一般要求輕、薄,有良好的隔聲性能。根據房間的使用要求,對隔牆有不同要求,如廚房的隔牆應具有耐火性能;廁浴、?洗室應具有防潮能力。

4.幕牆。

(1)幕牆的定義:幕牆是建築物的外圍護牆,不承重,像幕布一樣掛上去,又稱為懸掛牆,是現代大型和高層建築常用的帶有裝飾效果的輕質牆。

(2)幕牆的種類:幕牆按材料可分為玻璃幕牆、鋁合金幕牆、鋼板幕牆、混凝土幕牆、塑膠板幕牆、石材幕牆和複合材料幕牆等。

(三)框架建築

由柱、縱梁、橫樑組成的框架來支承屋頂與樓板荷載的結構,叫框架結構。由框架、牆板和樓板組成的建築叫框架板材建築。框架建築的基本特徵是由柱、梁和樓板承重,牆板僅作為圍護和分隔空間的構件。框架之間的牆叫填充牆,不承重。由輕型牆板作為圍護與分隔構件的叫框架輕板建築。

2.4 牆面裝修

牆面裝修分外牆裝修和內牆裝修。按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牆面裝修一般分為抹灰類、貼面類、塗刷類、裱糊類、鑲釘類等。

(一)抹灰類牆面裝修

抹灰類裝修是指採用水泥、石灰或石膏等膠結料,加入砂或石碴用水拌和成的砂漿或石碴漿的牆體飾面,是一種傳統的牆面裝修做法。各層抹灰不宜過厚,總厚度為15~25mm。

(二)貼面類牆面裝修

這類裝修利用各種天然石材或人造板、塊直接貼於基層表面或通過構造柱連線固定於基層上的裝修層。

(三)塗刷類牆面裝修

這類牆面裝修是將各種塗料塗敷於基層表面而形成牢固的膜層,從而起到保護牆面和裝飾牆面的作用。

(四)裱糊類牆面裝修

裱糊類牆面裝修花色品種很多,常用的有PVC(聚氯乙烯)塑膠壁紙,壁紙的襯底一般分紙基和布基,紙基壁紙造價低、抗拉性能差,布基壁紙有較高的抗拉能力,但造價較高。

(五)鑲釘類牆面裝修

鑲釘類裝修是將各種天然或人造薄板鑲釘在牆面上,其構造與骨架隔牆相似,由骨架和面板兩部分組成。

2.5 樓、地層

樓層是多層建築中水平方向的分隔和承重構件,除承受並傳遞垂直和水平荷載外,還具有一定的隔聲、防火、防水等能力,同時樓層還提供了敷設各類水平管線的空間,如電線、水管、通風管等。

地層是指建築物室內與土壤直接相接或接近土壤的水平構件,承受作用其上的全部荷載,並將它們均勻地傳給土壤或通過其他構件傳給土壤。

(一)樓、地層的組成

1.結構層。是樓層和地層的承重部分,承受作用其上的荷載,並將其傳給牆和柱或土壤。

2.樓、地面層。即樓面和地面,起著保護結構層、分布荷載和滿足隔聲、防水、保溫等功能及作用,對室內裝修也起重要作用。

3.頂棚層。是樓層的下面部分,起保護結構層、裝飾室內、安裝燈具、敷設管線等多種作用。

(二)樓板的類型

1.木樓板。

2.磚拱樓板。

3.壓型鋼板樓板。

4.鋼筋混凝土樓板。

(三)地層構造

1.實鋪地層。由基層、墊層和面層三部分組成。墊層與面層一起稱為地面。

基層一般採用素土(或碎磚、礫石等)夯實而成。

墊層起找平和傳遞荷載作用,一般採用C10混凝土,厚度80~100mm。

面層是地層的裝修層,根據使用要求、耐久要求和裝飾要求來確定其材料和做法。

2.空鋪地層。空鋪地層是為了避免建築物底層受潮從而影響地層的耐久性,或用於有特殊要求的房間。它的基本做法是在夯實土或混凝土墊層上砌地壠牆或墩垛架梁,在牆上或樑上鋪設鋼筋混凝土預製板,或在樑上設沿游木及龍骨,做木地面。

2.6 陽台和雨篷

(一)陽台

陽台有挑陽台、凹陽台和半挑半凹的陽台。由承重結構和欄桿、扶手等組成。

(二)雨篷

雨篷設定在外門的頂部,以保護外門使其不受雨水的侵蝕。雨篷包括雨篷板及過梁兩部分。雨篷多用鋼筋混凝土現澆。由於它是懸臂板,受力的鋼筋都布置在板的上面。過梁的高度一般不小於300mm。板的最薄處不小於50mm。雨篷板上面套用水泥砂漿抹面,並有排水坡。

2.7 樓梯

(一)樓梯的類型

樓梯的平面形式有下列幾種。

1.單跑樓梯。只有一個樓梯段,中間不設休息平台。適用於層高較低的房屋。

2.雙跑樓梯。有兩個樓梯段,中間設休息平台。這種樓梯結構簡單、節省面積,在民用建築中使用很廣泛。

3.三跑樓梯。由三個樓梯段和兩個休息平台組成。常用於層高較大的建築物。三跑樓梯的中央可以設電梯。

4.雙分、雙合式樓梯。這種樓梯實際上是由雙跑式樓梯變化出來的。

此外,還有螺鏇形、弧形、橋式和交叉式樓梯等。

(二)樓梯的組成與尺度

樓梯由樓梯段、平台、欄桿與扶手組成。

1.樓梯段。樓梯段由連續的一組斜向踏步構成。寬度應根據人流量的大小和安全疏散要求來決定。居住建築樓梯段的寬度一般為1.1~1.3m,公共建築為1.4~2.0m,輔助樓梯的寬度為0.8m左右。

2.休息平台。連線兩個樓梯段的部分稱為休息平台。

3.欄桿與扶手。為保證安全,須在樓梯段臨空的一側設定欄桿或欄板,在欄桿或欄板的上面設扶手。扶手的高度(從踏步面寬度的中心至扶手表面)一般為900mm。

4.樓梯的坡度與踏步尺寸。經常使用的樓梯,坡度一般為20°~45°,從安全與舒適角度考慮,以26°~35°為宜。

一般踏步的高度常為150~180mm,踏步的寬度常為250~300mm。

5.淨空。樓梯淨空指上下梯段之間的淨高和平台下部空間的淨高,有平台梁時應算到梁底。一般情況下,應大於2m,公共建築中應大於2.2m,個別次要處不應小於1.9m。

(三)室外台階

當室內外地坪具有一定高差時,房屋出入口處應該設台階,台階的坡度應平緩。一般情況下,踏步的高度為100~150mm,踏步的寬度為300~350mm。台階的長度應比門寬稍大一些。

2.8 屋頂

(一)屋頂種類

屋頂是房屋最上層起復蓋作用的圍護和承重結構,又稱屋蓋。屋頂主要由屋面防水(層)和支承結構組成。

屋頂根據排水坡度不同,可分為平屋頂和坡屋頂兩大類。

1.平屋頂。平屋頂是指屋面的坡度小於或等於10%的屋頂。最常用的坡度為2%或3%。

2.坡屋頂。坡屋頂是指屋面坡度大於10%的屋頂。

(二)平屋頂構造

平屋頂的防水可分卷材防水和剛性防水兩大類。

2.9 門和窗

(一)門、窗類型

按材料分類,有木、鋼、鋁合金、塑膠、玻璃鋼、鋼塑、木塑、鋁塑等材料製作的門窗。

(二)門、窗構造

1.窗的構造。一般木窗由窗框、窗扇和五金件及附屬檔案組成。

2.門的構造。門主要由門框、門扇、亮窗、五金和其他附屬檔案組成。

2.10 其他知識

1、標高的分類

標高分絕對標高及相對標高。

2、建築施工圖中常用的標高

分建築標高和結構標高。

建築物在豎向對構件的定位(如樓板、梁)的定位,常用標高來表示,一般將建築物底層地面標高定位±0.000(標高單位為米),樓房各層標高一般標在各層樓的樓地板表面。上下各層標高之間豎向距離(即層高),其標高一般稱建築標高(在建築圖中表示)。

而樓板結構表面標高一般稱為結構標高(在結構圖中表示)。建築標高減去樓地面的厚度即為結構標高。

層高的統一有利於牆板、柱、樓板等構件的定位。

3、建築圖中軸網的相關知識

答:軸網中的軸線一般是用來確定建築物主要結構構件的位置及其標誌尺寸的基線。在工程量計算中準確計算工程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定位軸線之間的尺寸為標誌尺寸。

橫牆的間距在軸網圖中稱之為開間,相應的軸線編號一般用1、2、3等表示。

縱牆的間距稱之為進深,相應的軸線編號一般用A、B、C、D等來表示。

第三章鋼筋相關知識問答

3.1現行的鋼筋標準圖集?

答:現行的鋼筋標準圖集是《03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GB50010-2002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不過以前已設計施工的工程,可能還沿用《00G10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製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3.2鋼筋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如何分類?

答:鋼筋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力鋼筋(也叫主筋)和構造鋼筋。受力鋼筋包括受拉鋼筋、受壓鋼筋、彎起鋼筋,構造鋼筋包括分布鋼筋、架立鋼筋、箍筋。

3.3 什麼是受拉鋼筋?

答:配置在構件受拉區的鋼筋叫受拉鋼筋。如樓層框架梁、板的受拉鋼筋放在梁和板的下部,而懸臂樑、板的受拉鋼筋則放在梁和板的上部。

3.4 什麼是受壓鋼筋?

答:在一根梁中,為了抵抗支座端部由於受彎和受剪而產生的斜向拉力,就將梁底一部分受力鋼筋的兩端按一定位置向上斜彎,並伸入梁的支座上部,用以承擔支座附近的斜向拉力,這種鋼筋稱彎起鋼筋。

3.5 什麼是彎起鋼筋

答:受壓鋼筋,一般來說,鋼筋在構件中主要承受拉力的,但為了減輕構件的自重,往往使構件的斷面儘量減小;而配置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鋼筋承擔構件中的壓力,這種鋼筋叫做受壓鋼筋。

3.6 什麼是架立筋?

答: 架立筋就是起架立作用的鋼筋,從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當樑上部縱筋的根數少於箍筋上部的轉角數目時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

3.7 什麼是分布鋼筋?

答:一般用在牆、板或環向構件中。主要是為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外部集中荷載均勻的傳遞給受力鋼筋。同時還有抵抗混凝土凝固時收縮及溫度變化產生的拉力作用,所以又稱為溫度鋼筋(副筋)。

3.8 什麼是箍筋?

答:箍筋主要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使之形成堅固的骨架,在澆搗混凝土時,使受力鋼筋不致位移。在單梁中,箍筋還可以承受部分剪力和扭力。

箍筋的長度計算:箍筋下料長度=外皮周長尺寸-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3.9什麼叫鋼筋彎曲調整值?

答:由於鋼筋彎曲時,外側伸長,內側縮短,只有軸線長度不變。因彎曲處形成圓弧,而設計圖中註明的量度尺寸一般是沿直線量外包尺寸。外包尺寸和鋼筋軸線長度(下料尺寸)之間存在一個差值,即彎曲調整值。

3.10 凡是“沒有明令禁止”的連線區域,鋼筋是否可以連線?

答: 事實上,除高抗震設防烈度的重要構件外,沒有明令“完全”禁止的非連線部位。只要保證連線質量和控制連線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連線。需要注意的是“儘可能避開”這個要求的含義,如儘可能避開節點區、箍筋加密區、應力(彎矩)較大區等等。

3.11當柱子採用電渣壓力焊時候有什麼限制條件,例:25mm碰焊14mm的鋼筋的能不能?

答: 25mm碰焊14mm,直徑相差過大受力時會出現應力集中現象。如果施工規範對大小直徑鋼筋對焊無限制規定的話,建議直徑相差不要超過兩級(25與20或18與14)

建築知識期刊

期刊簡介

建築知識建築知識

主管單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主辦單位:中國建築學會

刊期:月刊

開本:16開

創刊時間:1981-01-01

郵發代號:2-189

國內統一刊號:11-1243/TU

國際標準刊號:1002-8544

雜誌簡介

中國建築學會主辦。建築刊物。宗旨是為城鄉建設服務和讀者服務,面向基層,注重實用,介紹城鎮規劃、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及新經驗、交流建築科技方面的新成果、新技術。

中國建築學會主辦。建築刊物。宗旨是為城鄉建設服務和讀者服務,面向基層,注重實用,介紹城鎮規劃、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及新經驗、交流建築科技方面的新成就。《建築知識》雜誌社刊登範圍涉及建築理論與設計、建築結構、規劃設計、建築節能、園林綠化、工程管理、工程質量與管理、建設經濟、建築工程施工、工程技術、公路橋樑、建築遺產等。

《建築知識》是由建築師、工程師的學術團體中國建築學會主辦的、建設部主管的期刊,創刊於1981年,現擁有讀者近4萬。他們遍及全國的各個設計院、建築師、工程師、材料商、房地產開發公司、裝飾公司、大專院校的學生和各大企業的基建部門。創刊二十多年來,以其嚴謹的工作作風,博得了廣大讀者的欣賞與信賴。

主要欄目

本刊現設有“室內外環境寫真”、“實錄與創意”、“城市環境寫真”、“新能源與建築”、“建築技術”“居住建築與居住文化”、“建築設計、”“建築旅遊、”“名師名作、”“鋼筆寫世界”、“建築攝影欣賞”等欄目。

辦刊宗旨

為城鄉建設服務和讀者服務,面向基層,注重實用,介紹城鎮規劃、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及新經驗、交流建築科技方面的新成果。

投稿須知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嚴謹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討論。凡採用他人學說,必須加注說明。

二、不要超過10000字為宜,精粹的短篇。

三、請作者將稿件(用WORD格式)傳送到下面給出的徵文信箱中。

四、凡來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為規範排版,請作者在上傳修改稿時嚴格按以下要求:

1.論文要求有題名、摘要、關鍵字、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名稱,省市郵編)等內容一份。

2.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項目:項目名稱(編號)

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法,一般用兩級。插圖下方應註明圖序和圖名。表格應採用三線表,表格上方應註明表序和表名。

最新目錄

建築理論與設計

(1)黑龍江省愛心護養院-老年護理樓工程設計解析

任偉

(2)城市住宅建築設計中的可持續理念

朱曉菲

(4)中國裝置化建築趨勢探究

董函孜

(5)淺談碳纖維布結構加固施工

朱前進

(7)建築學類專業啟蒙教育問題的思考——基於學生專業學習出高三入高四的現狀反思與對策研究

楊悅

(8)小城鎮街道景觀整治方法探索——以武夷山興田鎮湖三路為例

趙立珍

(9)探究粉煤灰對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

郭世忠 郭松影

建築知識建築知識

(11)淺談高速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吳瑋

(13)淺析混凝土工程中的泌水現象

張馨月

(14)探析混凝土的可泵性

楊秀英

(16)淺談駐外使館建築風格與功能

南珂

(17)吳川市主城區濱水休閒空間整合研究

林煒明 甘翔雲

(19)芻議縣域城鎮化的發展現狀與最佳化措施

康寧

(21)藝術設計無紙化測試的構想與設計

劉鑫 姜雨佳 易紅衛

(23)試論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設計

閆宇敬 谷志華

(24)淺析菸草行業物流配送中心建築防火設計

陳杰 應曉君 何永芳

(26)住宅給排水管道設計方法探討

陳鯤

(27)對現代醫療建築病區護理空間設計的探討

周志成

(29)靜安寺與心經——靜安寺在上海大都市中的意義所在

葉子萱

(30)空間有限,設計無限——環藝專業《建築分析與模型製作》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董新意

(32)論裝飾的三宗罪——解讀阿道夫·路斯《裝飾與罪惡》

賈令堃 黃一如

(33)建築設計新時代的發展動向

余冰

(35)淺談高層建築設計中如何與城市空間整合

白有貴

(36)探討土木工程結構風場實測及新技術研究的進展

馮少輝

(38)基於空間句法的古城空間形態演變研究方法

陳思瑜

(39)基於空間句法的博物館建築內部空間調查研究

錢敏

(41)室內設計之綜合機電末端點位深化設計探討

董均

(42)城市道路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弓成 張慶娜

(44)探索捷運站建築空間的藝術性設計新思路——西直門2號線改造設計

董玉香 丁園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