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皮影

曲目

建昌皮影代表性的曲目很多,如:《五峰會》、《王敦篡位》、《馬乾隆走國》、《楊文廣征西》、《泥馬渡康王》等百餘部,多為神話、寓言、歷史故事。劇本多為忠義節烈、除暴安良、懲惡揚善、因果報應,

歷史

建昌皮影從河北傳入,屬於板腔體,板式有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由於受方言、鄉情的影響,在傳承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如:三頂七、五字錦、硬轍、老韻、大悲等,和其他皮影略有出入。皮影以5-7人為一箱,影箱擁有者為影東。其中上線一人、下線一人、貼線一人、文場一人、武場一人,全員演唱,貼線主唱。演出道具有棚子、影窗戶、圍子、燈。演出行當有:生、旦、淨、醜,演出器樂有:四胡、嗩吶、鼓、板、鑼、鐃鈸。過去影人高八寸,現在已發展為一尺六,燈光布景也融入了很多現代科技。

演出狀況

建國後,建昌皮影逐漸衰退,現僅存老大杖子王清江王清堂皮影,要路溝於景禮皮影,仍在堅持演出。王清江師從河北皮影老藝人張福金,勤奮刻苦,功夫紮實,藝術有成後,教會了妻子和弟弟。一九八三年購置了皮影箱子,成立了王清江皮影隊,常年活動至今。每年演出高達三百場以上。兄弟二人經常被河北、凌源請去客串演出,名聲大振。要路溝皮影藝人於萬功一九七八年成立影箱子,組織藝人唱影,現年事已高傳給兒子於景禮,常年在周邊堅持演出,收集、保存影卷75部800多本。
皮影戲,是用燈光照射獸皮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