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石液

延川石液

延川石液,文房四寶之一。墨,於宋朝沈括髮明,後因其被貶之他處工藝消失。

延川石液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誌一》:“ 鄜 延 境內有石油……予疑其煙可用,
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

延川石液延川石液
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川石液’者是也。”
今譯文:鄜州、延州境內有一種石油,過去說的“高奴縣出產脂水”,就是指這種東西。石油產生在水邊,與砂石和泉水相混雜,慢慢地流出來。當地人用野雞尾沾取它(上來),採集到瓦罐里。這種油很像純漆,燃起來像燒麻桿,只是冒著很濃的煙,它所沾染過的帳篷都變黑。我猜疑這種煙可以利用,(就)試著掃上它的煙煤用來做成墨,墨的光澤像黑漆,(就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了。於是就大量製造它,給它標上名稱,叫做“延川石液”的就是這東西了。這種墨以後一定廣泛流行在世上,(不過)從我開始做它(罷了)。因為石油特別多,在地中產生,無窮無盡,不像松木到一定時候就用完了。
據說沈括的“延川石液”受到當時的制墨行家蘇軾的極大讚賞,可謂上乘。遺憾的是“延川石液”似乎並未在其後大行於世,或是由於他後來離開了延川,從此不再推廣他的“延川石液”,但或許更多的是由於在當時條件下,石油煙制墨的成本遠不及松木的低,畢竟石油在當時遠沒有像松木那樣在全國遍布。倒是聽說現在有人已經開始用礦物煙來制墨,以此降低成本。這大概是沈括當年所料想不及的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