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南起資源縣城,北部、西北與湖南省新寧縣交界,南北長33公里,東西沿資江及資江兩岸分布,寬3—9.6公里,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為特點。地貌景觀具有“雄、奇、險、幽、秀、奧”等特徵。

基本信息

簡介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南起資源縣城,北部、西北與湖南省新寧縣交界,南北長33公里,東西沿資江及資江兩岸分布,寬3—9.6公里,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丹霞地貌為特點。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園區內地貌景觀具有“雄、奇、險、幽、秀、奧”等特徵。資源—新寧紅層盆地的主峰—八角寨,為方山形地貌,海拔814米,相對高度約400米,東、西、北三面為光滑有形的懸崖絕壁,登上山頂後有一種橫空出世的感覺。此外,資源丹霞地貌還有很多宏偉壯觀的地質地貌景點,如天脊、龍脊、風帆石、資新大斷裂遺蹟等。有豐富的造形,形狀象螺、大象、青蛙、大佛、山羊、駱駝、城堡、貓頭鷹、企鵝、風帆、蜂窩及象各種壁畫圖案等等,其中最奇特的類型有“群螺觀天”、“淚人石”、“人字天”石、“風帆石”、“神象飲水”、“山字石”、“蔣軍騎馬壁畫”等。

地貌景觀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地質公園所處資源縣境內最高海拔2141.5米,最低海拔320米,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相對高度400米,複雜的地質結構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公園丹峰壁立、碧水丹崖的獨特景觀。公園地貌景觀主要有以下一些類型:

(1)丹霞寨型山(被深谷和陡崖分割的平頂高地,規模較大),如八角寨、降龍寨、雷打寨、神仙寨等是寨型山的典型代表;

(2)丹霞峰型山(猶如塔狀或金字塔狀或角錐體狀或螺絲狀的紅色砂岩石峰),如八角寨景區的群螺觀天景點,就是丹霞石峰中最具個性最富特色的例子;

(3)丹霞石柱及丹霞石(呈柱狀的紅色砂岩石峰,其規模不大),如眼睛石、玉女峰等,資江風帆石是最典型代表;

(4)丹霞一線天或稱丹霞巷谷(是沿垂直裂隙侵蝕下切形成的,長度遠大於寬度巷谷),一線天地貌是丹霞景觀中的特色,在資源有多處,如降龍寨的人字天,神仙寨的東、西一線天;

(5)丹霞龍脊或龍角(龍脊是丹霞山體相互連線的脊形通道,龍角則是寨型山向外伸出的脊狀體),如八角寨的龍頭香和降龍寨西部的龍脊;

(6)丹霞洞穴或帶(紅色砂礫岩為鈣質膠結和含石灰岩角礫時,受地下或地表水的溶解作用形成的洞穴),資源紅色砂礫岩中鈣質含量較低,因而洞穴的規模較小,直徑和深度小於1米,沒有人為活動但,在天柱峰與崆峒岩、神仙寨與白蛇寨等山谷兩側的丹崖赤壁上布滿著無數的小洞穴時,也讓人產生進入崆峒谷的感覺;

(7)霞丹迷宮(在丹霞群峰中蜿蜒曲折的小溪和山谷),如八角寨景區群螺觀天的群螺峰密布的區域就是典型的迷宮;

(8)丹霞壁畫(在丹崖赤壁的裸岩上,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形成猶如文字和畫面的景觀),如八角寨崖壁上“川”和“山”字,天門沉香寨的“將軍騎馬過天門”的大型壁畫等。

水體景觀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雨量充沛,地表水資源豐富,清泉、飛瀑、溪流縱橫交錯,匯流成江河。

資江漂流

資江和灕江是姊妹江,同發源於2141.5米的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資江穿地質公園而過,流經湖南而注入洞庭湖,屬長江水系,公園境內流長22.5公里,下45個灘,拐31個灣,天然落差1432米。資江既有長江三峽的雄偉奇峻,又有灕江的優雅秀麗,還獨具清純幽靜、靈動飄逸的特點,資江流域植被茂密,生態環境良好,具備水體類旅遊“風景河段”和“漂流河段”的全部條件。

寶鼎瀑布

當河流流經呈懸崖式河床時,一種河水傾瀉、飛流直下的動感景觀現象稱瀑布,規模較小的叫跌水。瀑布有很強的掏蝕作用,在長期作用下,可造成坎坷的溯源後退,形成峽谷、壺穴等地形。瀑布按跌水次數分為單級瀑布和多級瀑布。寶鼎瀑布發源於華南第二高峰寶鼎山,從瀑頂到瀑底,落差700米,由於山勢交錯出現陡坡和平台而形成一瀑九折,是典型的多級瀑布。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寶鼎瀑布後贊“懸崖飛瀑,長如布,轉如傾,勻如簾”。

溫泉

公園內地下水主要有鬆散堆積層孔隙潛水,各類基岩裂隙水及碳酸鹽岩中喀斯特水三大類。當含水層出露地表或因構造斷裂等形成通道時,地下水便湧出地表形成泉。公園內清泉隨處可覓,沿資江——新寧斷裂帶旁則裂隙上升的車田灣溫泉,流量大,溫度適中,很適宜開發成溫泉度假村。

生物景觀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內的百卉谷、老山界原始森林以及銀竹老山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里,古樹參天,森林內人為破壞極少,至今尚保存厚生植被類型,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據初步調查,園內有原生植物164科1120餘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資源冷杉、鵝掌揪、元寶冷杉等9科9種;三級保護植物有南方鐵杉、白樟樹、天麻等7科13種。此外還有方竹、羅漢竹、銀竹等十多種具有很高價值的竹類。境內有熊、猴、娃娃魚、獺、黃瓊、白鷳等十餘種珍貴野生動物及100多種昆蟲。植物種類繁多,公園素有“天然藥庫”之稱,中草藥品種多,質量好,有杜仲、厚朴、黃柏、天麻、茯芩、金銀花、五倍子等藥用植物140多種,是開展森林旅遊、科學考察等一系列生態旅遊的理想場所。

歷史

廣西資源國家地質公園形成於距今1.35至0.65億年間的白堊紀地層呈單斜產出,而山體因流水、崩塌等作用一般發育有陡崖,坡麓則接受堆積形成緩坡,因而造就了本區丹霞地貌的“頂斜、身陡、麓緩”的基本特徵。資源丹霞地貌發育有眾多的幽深巷谷、障谷地貌,如天門景區的東、西一線天,八角寨景區的生死谷、黃沙江狹谷等,特別是狹谷、障谷,置身其間,就象進了一座迷宮似的,兩側高陡奇特的石壁,谷中奇花異草,流水潺潺,百里無人,有一種超凡脫俗、幽深奧美,仿佛進入世外桃園的感覺。

與資源丹霞地貌地質遺蹟相匹配的良好生態環境,區內山青、水秀,具有清純、靈動,返樸歸真之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