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1982年4月21日至27日在南寧市舉行,運動會設競賽項目4個,表演項目33個。

第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1982年4月21日至27日在南寧市舉行。參加運動會的有南寧、柳州、桂林3市和南寧、柳州、桂林、百色、河池、欽州6地區共10個少數民族的運動員204人(男137人,女67人),其中壯族89人、瑤族25人、苗族22人、侗族29人、彝族6人、仡佬族1人、京族15人、仫佬族4人、朝鮮族1人、回族12人。

表演項目

運動會表演項目39個:打扁擔(分南寧市、南寧地區、河池地區)、打磨秋、打銅鼓、跳蘆笙、蘆笙舞、蘆笙踩堂、跳台、跳卡洛、跳斑鳩、跳竹槓、推竹槓、打雞毛球、高空舞獅、踩高蹺賽跑、踩高蹺負重跑、爬坡竿、單人繡球、投繡球(分百色地區、南寧市)、打陀螺(分欽州地區、河池地區)打手毽(分桂林地區、南寧市)頂壇、頂棍、推槓、鬥牛、搶花炮、促鴨、拉鼓、猴鼓、鳳凰護蛋、匏勁龍、牙力表演、力抱重缸、騎馬術、射弩、摔跤(分柳州市、桂林市)苗棍、三叉、響叉和武術(包括象步虎拳、拳術、雙劍、雙刀、刀術、對打、三節棍)。

第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1983年1月9日至12日在百色舉行,參加運動會的有南寧、桂林、柳州3市和南寧、桂林、柳州、梧州、玉林、欽州、河池、百色8地區共11個民族的運動員和教練員296人(男186人,女110人),其中壯族129人,瑤族60人,苗族40人,侗族15人,毛南族2人,仫佬族2人,仡佬族1人,彝族6人,京族17人,回族6人,漢族18人。

獲獎情況

經評定,南寧地區的壯族打扁擔,百色地區的壯族投繡球、壯族打礱、壯族女獅、壯族高空舞獅、瑤族打銅鼓、彝族打磨秋、,欽州地區的京族跳竹槓,河池地區的壯族板凳龍,桂林地區的瑤族推竹槓,柳州地區的苗族拉鼓、侗族搶花炮等12個項目獲一等獎,52人獲個人一等獎。

第三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1984年12月21日至26日在河池舉行。參加運動會的有南寧、柳州、桂林、梧州4市和南寧、柳州、桂林、梧州、河池、百色、欽州7地區共11個民族的運動員和教練員365人(男260人,女105人),其中壯族190人、瑤族73人、苗族23人、侗族24人、毛南族4人、仫佬族11人、水族3人、彝族5人、京族3人、回族1人、漢族19人(註:桂林市有9人未報民族成分)。

競賽項目

運動會設競賽項目4個,表演項目33個。競賽項目是搶花炮、投繡球、頂竹槓和大象拔河。表演項目有單獅、女獅、高空舞獅、跳蘆笙、蘆笙踩堂、蘆笙長鼓舞、羊角舞、跳八仙(片斷)、蜂鼓、黃泥鼓、打扁擔、打磨秋、打銅鼓、打手毽、毽球、同頂、混契約頂、匏勁龍、木頭獅、關刀舞、劍皇舞、芭芒燕、桌術、射弩、打棍、白手雙刀棍、板凳龍、打旗功、打榔、鬥牛、拉鼓、同填和武術(包括猴拳、拳術、拳術連環反掛、單人棍、雙人棍、雙刀、雙刀對打、單劍)等。

獲獎情況

競賽項目,柳州市獲搶花炮冠軍,百色地區獲投繡球團體第一名,河池地區獲大象拔河團體第一名。百色地區曾松、龍鳳美分別獲投繡球男、女個人第一名。頂竹槓男子各級別個人第一名獲得者:55公斤級以下為百色地區羅俊友,56~69公斤級為百色地區黃祖全,70公斤級以上級為欽州地區黃志華;女子各級別個人第一名獲得者:50公斤級以下為梧州市任善香,51~65公斤級為南寧地區黃連梅,66公斤級以上級為梧州地區王永平。
經評比,百色地區的獅子上金山、打磨秋,柳州地區的打磨秋、蘆笙踩堂,河池地區的板凳龍、打銅鼓、射弩,南寧地區的打榔,梧州地區的單獅,桂林地區的打旗功等10個項目獲一等獎。

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1985年10月25日至29日在柳州地區融水苗族自治縣舉行。參加運動會的有南寧、柳州、桂林、梧州4市和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玉林、河池、百色、欽州8地區共11個民族的運動員和教練員341人(男257人,女84人),其中壯族176人、瑤族58人、苗族17人、侗族23人、毛南族4人、仫佬族4人、水族1人、彝族10人、京族9人、土家族1人、漢族38人。

項目分類

運動會設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競賽項目是搶花炮、投繡球、頂竹槓和大象拔河等4項。表演項目有16項:男子高空舞獅、男子獅子上金山、男子童獅、女子舞獅、女子蘆笙踩堂、男女磨子達、打磨秋、打扁擔(分河池地區、南寧地區)、打銅鼓、射弩、跳高台、板凳龍、同頂、同填、賽角格和武術(包括拳術、拳棍、象步虎掌)等。

獲獎情況

競賽項目,柳州市獲搶花炮冠軍,百色地區獲投繡球團體和大象拔河團體第一名。百色地區陸偉業、李蘭花分別獲投繡球男、女個人第一名。頂竹槓男子各級別個人第一名獲得者:輕量級為百色地區莫建忠,中量級為百色地區黃祖全,重量級為柳州市覃桂利;女子各級別個人第一名獲得者:輕量級為玉林地區李蘭萍,中量級為桂林地區余石妹,重量級為梧州地區王永平。大象拔河各級別個人第一名獲得者:輕量級為百色地區王光明,中量級為柳州市梁輝珍。
表演項目中,百色地區的男子高空舞獅、男子童獅、打磨秋,河池地區的打扁擔、打銅鼓,柳州地區的女子蘆笙踩堂,南寧地區的打扁擔等被評為一等獎。

第五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由自治區民委、體委聯合主辦、南寧地區行署承辦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五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1987年10月25日至30日在崇左縣舉行。
參加這屆運動會的運動員共358人(其中男244人,女114人)。運動員中有壯族247人,瑤族52人,苗族7人,侗族3人,仫佬族13人,毛南族6人,回族12人,京族28人,彝族4人,土家族1人,滿族4人。

獲獎情況

運動會進行了搶花炮、射弩、投繡球、頂竹槓、大象拔河共5個項目的比賽,柳州市隊以全勝成績獲搶花炮冠軍,梧州地區隊獲大象拔河第一,南寧地區隊獲投繡球團體總分第一,河池地區藍愛文、藍海標分獲男、女射弩第一,頂竹槓男女輕量級第一名落玉林地區隊黃金光、藍海燕手,中量級男、女第一名分別由梧州、玉林地區的奉禮忠、李雪英獲得,重量級第一名由柳州地區隊陳忻、梧州地區隊王永平獲得。運動會還進行了具有悠久歷史,富於民族性、地方性、民眾性的高台梅花樁、舞獅、獅子過天橋、獅子上金山、花山壯拳、三人穿板鞋、螞蚱舞、跳竹槓、爬坡桿、武術等16個項目的表演。與此同時,還舉行了9省、自治區搶花炮邀請賽,雲南、河南、湖南、四川、貴州、廣東等省應邀派隊參賽。

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1988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欽州地區防城各族自治縣舉行。參加這屆運動會的共有489人(運動員404人),其中男357人,女132人,包括壯族301人,苗族36人,仫佬族1人,侗族3人,毛南族2人,京族5人,彝族2人,瑤族76人,蒙古族1人,回族12人,滿族3人,漢族46人。

獲獎情況

運動員進行了搶花炮、射弩、投繡球、頂竹槓、大象拔河共5個項目的比賽,還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女子單獅上金山、花山蔭手棍、跳嶺頭、舞翡翠鳥、盤王王旗兵、獅子過天橋、三人穿板鞋、打銅錢、花山壯家伏虎掌、蘆笙踩堂、雙獅上金山、打泥腳、打狗、花山八掛榔棍對練、舞麒麟、爬坡桿、王八護蛋、獅子長鼓舞、童獅、高腳球、舞獅等21個優秀項目的表演。柳州市、南寧地區和柳州地區隊依次獲得搶花炮比賽前三名。射弩男女團體前四名為河池地區、桂林市、南寧地區和百色地區獲得。投繡球團體第一名為桂林地區,第二名為百色地區,第三名為南寧市,第四名為梧州地區。大象拔河梧州地區獲第一,柳州市獲第二,南寧市獲第三,桂林地區獲第四,玉林地區獲第五,百色地區獲第六。

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由自治區民委、體委聯合主辦,桂林地區行署承辦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1989年10月15日至20日在恭城縣舉行。
南寧、柳州、桂林、梧州4市,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玉林、欽州、百色、河池8地區代表團共470人(運動員390人)參加了這屆運動會。其中壯族289人,瑤族97人,苗族30人,仫佬族2人,毛南族1人,京族2人,彝族2人,回族9人,滿足3人,布依族2人,漢族33人。

獲獎情況

運動會進行了搶花炮、射弩、頂竹槓、大象拔河、投繡球、民族武術等6個項目的比賽。表演項目有富有民族特色的背簍球、踢沙球、打後紅棍、絞釣、飛爪球、打粑粑、打彈弓、蛙跳等新項目和獅子過天橋、打扁擔、高腳球、三人穿板鞋、蘆笙踩堂拉鼓、舞獅、瑤族長鼓舞、彝族打磨秋、童獅、女子單獅上金山、女子單雙獅上金山等19項。
柳州市、柳州地區、南寧地區依次獲搶花炮團體前3名。射弩男、女團體前5名分別是河池地區、桂林市、桂林地區、百色地區、南寧地區和桂林市、河池地區、桂林地區、百色地區、南寧地區獲得。大象拔河團體桂林第一,桂林地區第二,梧州地區第三,柳州市第四,玉林地區第五,南寧市第六。投繡球團體第一名百色地區、第二名桂林地區、第三名南寧地區、第四名南寧市、第五名梧州地區。頂竹槓男、女輕、中、重量級第一名分別由桂林市、梧州地區、柳州市和桂林地區、玉林地區、梧州地區獲得。

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1993年10月11日至14日,由自治區民委、體委聯合主辦,梧州地區行署承辦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富川瑤族自治縣舉行。

參賽項目

本屆運動會社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競賽項目有搶花炮、射弩、投繡球、頂竹槓、三人穿板鞋競速、珍珠球、爬坡桿等7項。表演項目有童獅踩樁、女子南拳、夫妻舂碓、羊角舞等18項。

獲獎情況

來自全區12個地、市的體育代表團共374名各族運動員參加了競賽和表演。比賽共決出金牌27枚,梧州地區代表團獲10枚,名列第一。桂林地區、梧州地區代表團獲“體育道德風尚獎”。

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由自治區民委、自治區體育總局聯合主辦、貴港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1998年10月24日至28日在貴港市舉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本世紀最後一次大型綜合性的民族體育盛會,是適逢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大慶前夕的一次民族團結盛會。全區14個地市(桂林地市合併派出一團、二團)和廣西民族學院共派出了16個體育代表團。還有一些地、市、縣組織了觀摩團,雲南省、貴州省有關部門領導和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北京市籌備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有關人員也前來觀摩本屆民運會。本屆民運會共接待四方賓客共1000多人。

開幕式

10月24日開幕式隆重舉行。出席開幕式的領導有:自治區主席李兆焯、自治區黨委常委李紀恆、自治區人大副主任李振潛、自治區副主席孫瑜、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俞曙霞,自治區各有關廳局的負責人,各地、市和廣西民族學院的負責人和貴港市黨政軍的領導以及國家民委、雲南省、貴州省和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北京市籌備工作辦公室的有關領導共80多人。李兆焯同志宣布民運會開幕,孫瑜同志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致開幕詞,貴港市市長梁勝利同志致歡迎詞。開幕式由貴港市副市長韋廣雄同志主持。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和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及廣東、雲南、貴州、湖南、江蘇等省給大會發來了賀電。貴港市2000餘名各族民眾、武警官兵表演了富有濃郁特色、多姿多彩、氣勢宏大的大型團體操《荷城秋韻》。
28日晚,廣西第九屆民運會在貴港市燈光球場勝利閉幕。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楊基常、自治區副主席孫瑜、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陳震宇等領導出席了閉幕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楊基常致閉幕詞,自治區副主席孫瑜宣讀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廣西第十屆民運會2002年在桂林市舉辦的通知。閉幕式在團結奮進,2002年相會在桂林的優秀民族體育表演和五彩賓紛的節日焰火中結束。
民運會期間自治區民委、體育總局首次聯合表彰了全區民族體育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還舉辦了《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成就展》。貴港市還舉辦了規模宏大的’98貴港商品展銷暨經貿洽談會。商品展銷和項目合作資金總額達到21.33億元。

宗旨

本屆民運會宗旨是:發展民族體育,增強民族體質,加強民族團結,振奮民族精神,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第十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2002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桂林市舉行。本屆運動會社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競賽項目有花炮、珍珠球、射弩、陀螺、投繡球、毽球、龍舟、高腳馬、武術、三人板鞋10項。表演項目分綜合、競技、技巧三大類共27項。 來自全區15個地、市(含廣西民族學院)的體育代表團共3000多名各族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參加了競賽和表演。

獲獎情況

比賽共決出金牌29枚。柳州市隊奪得“花炮”冠軍,廣西民院、桂林市分別奪得第二、三名;男子珍珠、女子珍珠冠軍由南寧市統攬,廣西民院、南寧地區分別獲得第二、三名;男子毽球、女子毽球冠軍分別由梧州、南寧市奪得;男子、女子龍舟500米競速冠軍均由廣西民院奪得;男子、女子龍舟800米競速冠軍及男女混合500米、800米競速由桂林市包攬;男子陀螺團體、女子陀螺團體冠軍分別由河池地區、南寧地區各得1枚;男子陀螺個人、女子陀螺個人冠軍分別為彭克添(南地)、鄧廣鳳(南地)獲得;男、女子高腳馬100米冠軍分別由柳州市的劉雄、韋柳妹獲得;男、女子高腳馬200米冠軍分別由桂林市的周強和柳州市的鄒劉瓊獲得;男、女子高腳馬4×100米接力冠軍分別由桂林市的周強、吳偉陽、唐卓和柳州市的韋柳妹、鄒劉瓊、染小燕獲得;混合高腳馬4×100米接力冠軍由柳州市的鄒劉瓊、劉雄、陳海鳳、韋周高獲得;武術男、女子棍術冠軍分別由南寧市的劉懿翀和柳州市以思思獲得;男子刀術冠軍由桂林市的陸國軍奪得;武術女子刀術冠軍由南寧市的方雲奪得;武術男、女子南拳冠軍分別由貴港市的陳文富和柳州市的高婕奪得;男、女子對練冠軍分別由桂林市的何文明和南寧市的方雲奪得;高桿背簍投繡球男、女子團體全部由桂林市囊括;背簍投繡球男、女子集體冠軍分別由桂林市和河池市奪得;高桿投繡球男、女子團體冠軍全部由桂林市包攬;男、女子高桿投繡球個人冠軍是百色地區的黃文海和柳州市的李華秀奪得;男、女子三人板鞋冠軍分別由貴港市和柳州地區奪得。表演項目成績綜合類二等獎:擠油(桂林)、舞春牛(南寧市);三等獎:八音(貴港)、武龍(欽州)。競技類一等獎:埃達配(柳地)、竹連球(河地);二等獎:鬥牛(柳地)、僚球(河地);三等獎:馬革球(河地)、壯族月牙刀(民院)、螞拐武術(民院)、銅鼓的遐想(民院)。技巧類一等獎:舞龍(桂林)、金山群獅雄風(百地);二等獎:女單獅上金山(百地)、壯族會鼓(南地)、獅子過天橋(百地)、刀尖獅技(百地);三等獎:打陽台(河地)、樓台獅藝(百地)、高蹺搶龍珠(民院)、竹槓舞(防港)、高樁獅技(百地)。射弩男、女子個人、全能、混合、團體賽冠軍是桂林市的王國強、朱繼華、白行通、謝麗、白英、莫宇璇。
本屆運動會產生金、銀、銅牌各47枚;表演項目第一名4個、第二名8個、第三名11個。有12個地市(含廣西民族學院)獲集體“體育道德風尚獎”。

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第十一屆全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2006年11月21日至26日在河池市舉行。
自治區人大副主任潘琦、自治區副主席孫瑜等與區直單位及河池市四家班子的領導出席了開幕式。楊才壽市長主持,孫瑜副主席代表政府致詞,潘琦副主任宣布開幕。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發來了賀信。在開幕式上,2000多名各族幹部、民眾、武警戰士和大中學生冒著大雨、頂著寒風,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民族之光》大型文體表演,他們以飽滿、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博得了現場3000多嘉賓和各族觀眾的熱烈掌聲。來自全區14個市、廣西民族大學的15個代表團的各族運動員共1400多人參加搶花炮、珍珠球、射弩、打陀螺、投繡球、毽球、高腳竟速、板鞋竟速、划龍舟、武術等10個比賽項目和8個表演項目的比賽,除龍舟賽場設在宜州市外,其餘項目全部在河池市進行,共設金牌210多枚。這是廣西曆屆民族體育運動會中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體育盛會。整個賽事進行了6天。

獲獎情況

南寧、柳州、桂林、梧州、北海、欽州、貴港、玉林、來賓、防城港、賀州、百色、崇左、河池、廣西民族大學等15個代表團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先進集體;花炮、珍珠球、陀螺、射弩、投繡球、毽球、龍舟、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武術等競賽項目184名運動員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先進個人;27名表演項目運動員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先進個人。
期間組織了全區民族體育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玉林市人民政府從河池市手中接過了會旗,將承辦第十二屆廣西民族體育運動會,為本屆民族體育運動會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第十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舉辦方及參賽隊伍

第十二屆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於2010年11月18日至23日在玉林市舉辦。這是廣西曆屆民族體育運動會中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體育盛會。
來自全區14個地市和廣西民族大學組成的15個少數民族體育代表隊近千名運動員匯聚玉林展開較量,展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魅力。同時,本屆運動會還將為廣西參加2011年舉行的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做好人才選拔和練兵準備。

項目分類

本屆運動會設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競賽項目有搶花炮、珍珠球、毽球、龍舟、射弩、打陀螺、高腳馬、武術、拋繡球、板鞋競速等10項,極具民族傳統體育特色。其中,搶花炮和珍珠球是廣西民族體育運動的傳統強項,在歷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屢創佳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