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簡稱廣東省科協)是廣東省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民眾組織,是中共廣東省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前身是廣東省科普協會與廣東省科聯。2007年7月3-4日,廣東省科協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選舉盧鍾鶴為第七屆全省委員會主席。廣東省科協現有全省性學會、協會、研究會154個,地級以上市科協21個,縣(市、區)科協121個,直屬事業單位6個。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實現全省人民的富裕安康而努力奮鬥。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的前身是廣東省科普協會與廣東省科聯。

1958年兩會合併,籌備成立廣東省科協。1961年11月17日,廣東省科協在廣州正式成立。歷任主席:丁穎、柯麟、馮秉荃、蒲蟄龍、伍尚忠、謝先德、盧鍾鶴。2007年7月3-4日,廣東省科協第七次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選舉盧鍾鶴為第七屆全省委員會主席。廣東省科協現有全省性學會、協會、研究會154個,地級以上市科協21個,縣(市、區)科協121個,直屬事業單位6個。

協會宗旨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和組織全省科學技術工作者,積極主動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實現全省人民的富裕安康而努力奮鬥。

主要任務

(一)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知識創新。

(二)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教育活動,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

(三)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組織科技工作者參加科技政策、法規制定和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四)表彰、宣傳優秀科技工作者,舉薦人才;開展科技工作者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五)開展科學論證、諮詢服務,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接受委託承擔項目評估、成果鑑定、技術評級等任務。

(六)承擔廣東院士聯絡有關工作。

(七)開展對外民間科學技術交流活動,發展同港澳台和海外科學技術團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八)負責對所主管的有關學會、協會、研究會進行監督管理;對全省各地科協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九)承辦省委、省政府及中國科協交辦的其他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