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惠渠

成化元年(1465年)由陝西巡撫項忠主持,將引涇渠口向上游延伸一里多,以便引水。 關於廣惠渠的灌溉面積,《明史》有幾種說法。 (1516年)對廣惠渠下段又有一次規模較大的維修。

廣惠渠
建於明成化初年(1465),由陝西巡撫項忠倡議並組織修建。工程更有突破性,施工時間亦最長,並開始鑿築隧洞,是明盛世時修建的大型工程。
廣惠渠口位於大壩下游小龍潭的左岸上。南行百餘米進入小龍山隧洞(現稱一號隧洞,長120米),出洞接明渠249米後入大龍山隧洞(現稱二號隧洞,長320米),出洞接明渠189米轉向西南匯入王御史渠。據現存渠首《撫院明文》碑載,明天啟初年(公元17世紀20年代初),廣惠渠灌溉面積7.5萬畝,其中本縣6.4萬畝。

明代

最早的一次維修開始於洪武八年(1375年),其後又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疏浚乾渠一萬三千丈,這兩次施工都由耿炳文主持①[註:《明史·河渠志》]。永樂三年(1405年)又調動丁夫14400人,軍隊15000人再次疏浚。宣德二年(1427年)又有施工。成化年間對引涇乾渠渠首段的改造工程最引入注目,全部工程共分三個階段進行。成化元年(1465年)由陝西巡撫項忠主持,將引涇渠口向上游延伸一里多,以便引水。新渠必須穿山而行,為此當年曾在大龍山和小龍山下開鑿隧洞。這一帶石質堅硬,於是採用火焚水淬的辦法使岩石開裂,便於開挖。新渠尚未做成,因項忠調離而停工。成化十二年(1476年)巡撫餘子俊繼續施工。為提高隧洞開挖進度,當年曾在隧洞施工線上開豎井5個,以期增加同時施工的工作面。豎井有的深一百多尺。不過,餘子俊也沒能完成這一工程。成化十七年(1481年)巡撫阮勤接替主持施工,更引泉水匯入渠道,又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成化十八年完成了廣惠渠渠口上移工程。今天我們還能在涇陽縣張家山渠首清楚看到這一遺蹟(圖10-20)。然而由於新渠斷面較小(一般寬八尺,深二尺至五尺)引水較少。萬曆年間知縣袁化中說:廣惠渠灌溉面積“視宋元水利不逮十一。於是盡除富平諸縣之水,大減涇陽五縣之利,後定灌田僅八百頃。”①[註:引自王太岳《涇渠志》。關於廣惠渠的灌溉面積,《明史》有幾種說法。《項忠傳》載;“溉涇陽、三原,醴泉、高陵、臨潰五縣田七萬餘頃”。《餘子俊傳》作“引水溉田千餘頃”,而《河渠志》又記為,宣德二年“涇陽洪渠堰溉五縣田八千四百餘頃”。經王太岳考證,所謂的八千餘頃的數字是元代的說法。實際上,自明萬曆到他著《涇渠志》的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的一百多年問,涇渠灌溉面積沒有超過七八百頃的時候。天啟四年涇渠碑記記載涇陽、高陵、三原、醴泉四縣灌溉面積共755.5頃。]比起宋元時期,引涇灌溉效益業已大大減少。

正德十一年

(1516年)對廣惠渠下段又有一次規模較大的維修。建廣惠渠當年,曾將乾渠的一段沿河岸砌石為渠。洪水期間砌石渠堤時常沖壞。陝西巡撫肖翀重新在山岩上開鑿這段渠身。渠長四十二丈,深二丈四尺,稱之為通濟渠。這段不長的渠道由於工程主持人的頻繁調動,經過17年之久,於嘉靖壬辰(十一年,1522年)由著名的治黃專家劉天和完成。此後,引涇灌區又多次局部維修,但無補大局。王太岳評價有明一代對涇渠的修治說:“有明一代曾未三百年,而治渠之役至十數而未已,自秦漢以來,未有若斯之勤者也。江河日下,堰引日難,堤防益勞,決壞益速,今昔之勢可以睹矣”①[註:《涇渠志》]。概括了自然形勢變遷給涇渠工程帶來的困難。

清初

順治、康熙間,廣惠渠已有維修記錄。雍正五年至十二年(1727~1734年)間,曾前後六次施工。其中雍正五年川陝總督岳鍾琪主持的修堤、浚淤、建閘工程,耗銀八千兩。但是,明代至清前期多次維修,都未能取得明顯改進。歷代採取上延渠口的作法,以求改善引水條件。然而廣惠渠口以上已進入狹谷段,渠道上延受到限制。限於當時技術條件,其他辦法也難實行。在迫不得已情況下,轉而尋求泉水補助。乾隆二年(1737年)大修,主要工作有:為避免涇水泛濫淤積渠道,索性在引涇總乾渠引水口處建壩,堵閉涇水入渠通道;疏浚乾渠泉眼,引水入渠;在與山溪交匯處建渡槽,將山溪直接排入涇水;建立一支30人的經常維修隊伍,並管理閘門。經過這次改建遂專門引用大龍山的泉水灌溉。引涇水灌溉的歷史從此告一段落②[註:《清史稿·河渠》載“(同志)十年修龍洞舊渠,並開新渠以引涇水”。未成功。],灌區名稱也因而改稱龍洞渠。龍洞渠改建之初,灌區包括禮泉、涇陽、三原、高陵四縣,灌溉面積七萬四千三十二畝。清代末年灌溉面積更減少到二萬多畝。灌區縮小,渠道廢壞。至1932年涇惠渠建成通水,才又重新恢復鄭國渠引涇灌溉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