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華夏職業學院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7年,有一萬五千餘學子在這所優美的高校中學習和成長。在這裡,他們與廣東最優秀的專家、教授們有最直接的接觸,包括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省部級重點學科帶頭人、省級高校教學名師及一大批具有工程實踐和創新創業背景的名師、名家。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於1989年成立,前身為廣東涉外商務技工學校,2009年更名為“廣州華夏職業學院”,並設立大專。 學校地處廣州市郊毗鄰京港澳高速公路,區位優勢獨天得厚。多所高校園林建築設計專業的師生把華夏校園作為他們的寫生和設計的實習場所。

基本信息

學校規模

校道 校道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地處廣州市,毗鄰京港澳,大廣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縱橫交錯,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校道 校道

學校環境優雅,四季如畫。校園建築吸取嶺南建築之精華和神韻,銀牆綠瓦搭配和諧,亭台樓榭錯落有致,湖光山色處處皆景,以及完善的生活和教學設施等,讓每一個親臨者流連忘返,讚譽有加。遵“厚德、重能、敬業、善事”的校訓、重“承華夏文明、育職業英才”的教育理念,循“誠信、勤奮和感恩”的樹人標準、揚“一日華夏學、終身華夏情”的校園文化,讓學生家長們放心、開心!

學校所屬財政經濟學院、管理學院、車輛與自動化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藝術傳媒學院2017年開設的33個招生專業幾乎涵蓋了當今是社會上所有熱捧的專業,讓學生們有目標,有追求,能充分發揮學用一致,活學活用的積極性和潛能。此前,華夏學子參與一系列省級和國家級賽事,並取得了眾多榮譽;在華夏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還把“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東省民辦教育“最具競爭力提升院校”、“廣東省民辦非企業5A級單位”、“中國民辦教育百強”等一系列榮譽獎牌迎進了華夏校園。學校不僅已為社會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而且辦學質量得到了社會的充分肯定。

華夏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均穩定在98%左右,位居廣東省同類院校前列。據麥可思研究數據揭示,2015屆畢業生就業滿意度我校位居廣東省民辦高校第一,專科學校第二。同時學校還與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省內名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專升本”合作關係,為學子們深造創造了通道;並且還積極開拓了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澳、加、日、韓等國及台灣地區的高校開展了交流生與遊學項目,為拓寬學子們視野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辦學條件

行政大樓前 行政大樓前

學院規劃用地1000餘畝,學院現占地面積52.5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9.7萬多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11.3萬多平方米,學院固定資產7億餘元,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432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62.3萬冊。擁有汽車實訓車間、ERP綜合實訓室、多媒體語音室等各類專業實習實訓室52個,設有職業技能鑑定所1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80多個。

學院生活條件舒適便利,6人學生公寓標準配置:空調、寬頻、獨立衛生間、沖涼房、衣櫃、電腦台、寫字檯、太陽能熱水和直飲水等設施一應俱全。

塑膠跑道的標準田徑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學生活動中心等文體活動場所一應俱全,大學生創業廣場為學子們提供免費實踐場地和創業實踐平台。

學院環境優美,校園建築吸取嶺南建築之精華與神韻,銀牆綠瓦搭配和諧,亭台樓榭錯落有致,湖光山色處處皆景,整個華夏校園滲透出書香縈繞、靜思求學的修讀氛圍。

二級學院專業

學校現設有財政經濟學院、管理學院、車輛與自動化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藝術傳媒學院6個二級學院和思想政治部、公共基礎部2個教學部。

校園一角 校園一角

2017年開設有38個招生專業,所設專業幾乎涵蓋當今社會所有熱門行業。學校現有立項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校級品牌專業6個。

師資建設

人工湖 人工湖

學院擁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很好、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教師、中青年教師國內訪問學者、廣東省高職院校高層次技能型兼職教師等一批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已成為學校的教學與科研的骨幹力量。

2017年學院擁有專任教師總數384人,其中高級職稱84人,中級職稱81人,雙師素質教師191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116人。擁有一大批具有工程實踐背景和企業工作背景的名師名家,還聘任了15名社會員工作為客座教授。

2013年12月,學院成為首批廣東省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獎勵項目資金資助單位,獲省財政廳資金資助150萬元。學院董事會另外拿出210萬元作為配套資金,全部用於“強師工程建設”。

產學結合

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大力推行工學結合,已與省內200餘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緊密的校企合作關係。利用毗鄰從化明珠工業園的優勢,與明珠工業園區簽訂了《校政企合作協定》,建立了多個校企合作基地和人才市場供需網路,構築了實習與就業的暢通平台,為莘莘學子鋪設了通往職場的快速通道。走上了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軌道。

學院每年為企事業單位輸送各類緊缺技術人才4000多人,為廣州市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及從化相關企事業單位職能部門培訓4000餘人,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社團生活

學院擁有40多個各類學生社團組織,涵蓋了科技、文化、藝術、體育、公益等領域。豐富多彩的社團生活,讓學子們的興趣與特長得以自由成長,潛能與創造力得以充分迸發。

院級的學生組織:院團委、院學生會、院社聯、院青協。

黨委下屬的組織:預備役、新聞中心、入黨積極分子分會。

校際合作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項目。2017年,學院已經與美國、加拿大、韓國、台灣等多所大學聯合辦學,與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多所省內重點本科院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並積極拓展網路教育和開放教育,致力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平台和自我提升渠道。

特色育人

學校恪守“厚德、重能、敬業、善事”的校訓,致力于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實施“以黨建,半軍事管理和傳統文化教育相結合”的“三合一”學生工作模式。“三合一”學生管理工作模式旨在注重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精神,追隨中國共產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孝敬心、仁愛心及感恩之心;注重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和磨練堅強的意志。 為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開創了先河,開闢了一條新的路徑,在學生中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得到全國民辦高校黨建研究會、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廣大學生、家長、用人單位和兄弟院校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三合一”模式自2013年實施到2017年,取得良好成效:遞交《入黨申請書》學生人數達85%;學生思想道德不斷提升,培養了學生的感恩心、孝心、知恥心;學生行為規範,基本能做到文明有禮、遵章守紀。

“三合一”模式在2016年獲全國民辦高校學生工作創新成果一等獎。

以“三合一”為主要內容的“書記項目”連續四年獲廣東省高校黨建“書記項目”優秀獎。發表有關論文16篇;研究報告5個;獲省級項目立項3項、校級重點創新項目一項;有6篇論文分獲全國及省優秀論文徵文比賽一、二、三等獎。

學院宗旨

我們一直致力於營造這樣一個環境:讓學生——學會做人,掌握技能,健康生活,順利就業

“辦中國最好的職業教育”是我們奉行不渝的目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