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山

廣州白雲山

廣州白雲山為南粵名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它位於廣州市東北向,屬我國南方五嶺大庾嶺支脈的九連山山脈末段,白雲山聚攏著三十多個山峰,山體相當寬闊,總面積20.9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每當霏雨綿綿,雲霧繚繞於黛山蔥綠間,半壁皆素,故名白雲山。白雲山很早就知名於世。戰國時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宜人,唐朝便以勝地著稱。宋代以來的羊城八景,白雲山就占多處。羊城人們一向喜歡到此登高遊覽,尤其在九九重陽,更以登白雲山為樂事,每逢此時,扶老攜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便構成羊城一幅獨特的風情畫。

基本信息

景區歷史

廣州白雲山廣州白雲山
廣州白雲山廣州白雲山
人們常用“白雲珠水”來美譽廣州、“白雲”指的是白雲山,“珠水”指的是珠江。白雲山在廣川市北部。距市區約6公里,屬大庾嶺支脈九連山山脈末段。白雲山由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山區面積28平方公里,相當於澳門特區總面積,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峰。每當雨過天晴時,山上白三雲繚繞於青山綠水間,景色十分秀麗,由此得名“白雲山”。
白雲山氣勢磅礴,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山上道路四通八達。風景優美,名勝古蹟星羅棋布。
白雲山很早便知名於世,戰國時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宜人,唐朝時已以勝地著稱,宋代以來的“羊城八景”即有白雲山多處。每逢九九重陽佳節,羊城人民更以登白雲山為樂事,屆時,扶老攜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便構成羊城一幅獨特的風情畫。
千百年來,白雲山名勝古蹟雖多,但屢經興廢遺存很少,尤以近百年來歷盡滄桑,頻遭破壞,滿目瘡痍,到解放時,只剩下“天南第一峰”牌坊和部分寺院的斷壁殘垣。解放後,白雲山才獲得新生,廣州市政府組織民眾,廣植林木,修築了10個水庫,開闢公路溝通南北,修建山北、山頂公園及山莊、雙溪客舍,重現了白雲山萬木蔥蘢、生氣勃勃的園林景觀。
建國以後,經過歷屆廣州市政府的建設,專門成立了白雲山風景區管理局。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白雲山已建設成為規模宏大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我國首批4A旅遊景點。
目前白雲山風景區從南至北散落著7個遊覽區,依次是:麓湖遊覽區三台嶺遊覽區、鳴春谷遊覽區、摩星嶺遊覽區、明珠樓遊覽區、飛鵝嶺遊覽區及荷依嶺遊覽區,區內有四個全國之最的景點,分別是: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雲台花園;我國第一條自行設計的觀光索道——白雲索道;全國最大、亞洲第二的天然式鳥籠——鳴春谷;全國最大的主題式雕塑公園——雕塑公園

風景人文

廣州白雲山廣州白雲山
解放後,白雲山更披上了新裝。一些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如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陳毅陶鑄郭沫若等都曾來此觀光、小憩和接待外國來賓。如今的白雲山已是千山吐翠、萬木爭榮、景觀多樣、設施齊全。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巒疊翠間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鳴春谷九龍泉碑林摩天嶺山灣雙溪山莊白雲松濤松濤別院明珠樓白雲仙館聚芳園麓湖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廣州溜冰俱樂部、鹿鳴酒家等與新建成的雲台花園雕塑公園白雲滑道等景點,以及一應俱全的娛樂服務設施,使白雲山這座千古名山為廣大遊人提供了一個可游、可居、可樂的現代桃源仙境。幾千年來,白雲山幾經盛衰,到今天已成為“山幽、林綠、氣清、景美”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首批“4A”景點,並以“雲山疊翠”之名列新世紀羊城八景之首。

摩星嶺區

廣州白雲山摩星嶺景區
摩星嶺景區包括廣州碑林九龍泉碑林景區白雲山賦南雅堂雙溪別墅山莊旅舍摩星嶺等景點。
廣州碑林的前身是白雲寺,寺建於宋朝,是廣州歷史悠久的古寺之一,毀於抗日戰爭。1992年由廣州市政府投資,在此新建了廣州碑林,於1994年對外開放。
一進碑林,首先看到的是兩座氣勢磅礴的九龍柱。它高6米,直徑11米,重9.9噸,用青石雕成,柱上端有9個並列環繞的龍頭,其重量、高度、直徑及雕刻工藝均稱全國龍柱之最。
這口泉是白雲山知名度最高的泉,叫九龍泉。相傳秦代安期生隱居在白雲寺,經常饑渴難忍,找不到水。一天,他忽然發現寺內崖邊出現一個洞,裡面出現九個白白胖胖的童子在嬉戲,一會兒,九童子化為九條彩龍,騰空而去,就在九童子出現的地方,冒出一個泉眼、泉水滾滾湧出。因而得名“九龍泉”,又叫”安期井”。“九龍泉”水質清冽甘甜,用它泡的茶,清香甘甜口感細膩,還具有金石的味道。
攀岩而上,即進入總面積16000平方米的碑林景區。碑林依山而修建,它融會了嶺南園林風格,採取室內置碑、露天立碑、摩崖石刻的形式進行布局、擺置碑刻近300塊,收集了部分歷代名士、現代詩人、書法家歌頌嶺南風光、歌頌羊城、歌頌白雲山的詩詞、書法佳作。
“白玉山賦”是碑林中最大的一塊碑,重約4噸,它的詩詞作者是明代的黃佐,主要內容描述了白雲山一年四季美麗怡人的景色。“歷史人物浮雕圖”中雕刻著鄭安期呂洞賓蘇東坡屈大均張維屏等千百年前曾經在白雲山留下足跡的19位古人圖像。
南雅堂始建於清朝,是當時張維屏等嶺南三大才子所建,用作書社,現在所看到的“南雅堂”以室內置碑為主,堂中的詩刻是謝靈運杜審言劉禹錫韓愈李商隱蘇軾等一代名家之作。仙墨軒收藏占人墨跡最多,明清時期,嶺南詩人先後在白雲山結社,主要有南園詩社越山詩社後南園詩社等,聚集了梁佩蘭陳邦彥等恃人。這裡保存著明代嶺南書法名家陳獻章的墨跡傳刻《應試後作》,草體書法,字型剛健有力而又飄逸灑脫。
出碑林,往西行,即可看到一座古雅院落掩映於綠陰中,這就是雙溪別墅。雙溪別墅原址“雙溪寺”,因有月溪和甘溪兩支泉水繞寺而得名,門帽上“雙溪”二字是朱德元帥手書。雙溪寺後毀於戰亂,1964年重建為旅舍,1965年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曾在此下榻。別墅為平房建築,客房設計古樸幽雅,極富嶺南園林風格。庭內有一名泉——五寶泉,泉水清澈甘甜,早日刻有“讀泉”—字。
再往西行,在松林掩映下,一塊巨石上刻著“松風”兩個蒼勁大字,過了松風,便到了山莊旅舍。山莊旅舍的原址是月溪祠,為宋代大尉蘇紹基所建。1964年改建為旅社,是典型的嶺南園林風格。
山莊旅舍以其特有的山林風光取勝,三面環山,秀木蔥蘢,奇石屹立,“望泉”從天上掛下,周圍有幾泓綠水山塘;東邊豁然開朗,遠山郊野一覽無遺。幾組單層建築沿坡拾級而上,四邊以遊廊相連,庭內小院一池綠水。還有玻璃罩頂的日光室和室內的“三疊泉”,有郭沫若和於立群題書“聽泉之處”和“蔥蘢”,以及大門兩側懸掛的董必武於1965年題寫的對聯“綠樹多生意,白雲無盡時”,都是詠贊山莊旅會景色的絕妙詩句和題字。
山莊旅舍曾接待過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國友好人士。1965年,周恩來總理在“山莊旅舍”接見了印尼副總理,並在此召開重要國事會議。1978年鄧小平同志來到山莊旅舍,在這裡構思了南巡這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春天的故事”,在“山水相逢”處與白雲山的職工合影留念。
摩星嶺是白雲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原名碧雲峰,康熙年間修廣東志時、改稱這座山峰為“摩星嶺”。登臨摩星嶺之巔,可俯視廣州全貌,大有凌絕頂而眾山小之勢。而且不同的天氣可觀不同的景致。雨天,可觀“白雲山上白雲飛,白雲山下白雲浮,繪白雲山圖於卷首”的特有風姿;晴天,舉目環顧白雲山各峰,頂翠披綠,萬木蔥蘢,真是看不盡的去山重重,流不斷的珠水悠悠。

鳴春谷區

廣州白雲山鳴春谷遊覽區
鳴春谷位於白雲山山頂公園,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天然賞鳥區。它座落在天南第一峰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岩上,占地約5萬平方米,分天然式大型鳥籠景區、珍稀鳥觀賞景區、鳥表演區等部分。
在大型鳥籠內,放養有各種鳥類150多個品種共5000餘只,珍稀鳥觀賞景區內,可觀賞到不少省、市的省鳥、市鳥如丹頂鶴天鵝白雕等,而鳥表演區內的的“馴鳥表演”,則極富情趣,令人流連忘返。
鳴春谷景區能仁寺、三特極限運動中心、白雲晚望、鳴春谷白雲曉望等景點組成。左邊的能仁寺是白雲山眾多寺廟中惟一恢復重建的一座,建於清鹹豐、同治年間,毀於抗日戰爭,1993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投資修復,1995年5月對外開放。
能仁寺三面環山,深藏幽谷,綠樹環繞。寺里主要古蹟有虎跑泉甘露泉玉虹池。虎跑泉相傳”刨地作穴”,泉涌而出,因此得名,至今水質甘冽清涼。玉虹地建於清光緒五年。泉日在岩壁,用石雕盤龍做成,碧泉從龍口噴出,宛如龍吐珠。還有抗法英雄黑旗將軍劉永福手寫的一個高2米、寬1米的“虎”字,筆力雄渾遒勁,一氣呵成。字上面為兩顆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嚴然一隻傲立的猛虎。能仁寺是白雲山恢復文物古蹟中的典範,它以氣勢宏大,古蹟眾多,靈驗的風水寶地而吸引了許多“善男信女”香客和遊客。能仁寺與別的景區寺廟不同之處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白雲山“市肺”,為了杜絕山火隱患,寺內沒有香火。1924年5月9日孫中山先生偕夫人曾到此遊覽,1966年日本青年代表團曾來這裡栽下一片樟樹——“中日青年林”。
在本景區內有一處極具現代的旅遊新景點,這就是白雲山三特極限運動中心。極限運動是近年來風靡世界,並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一項極限運動。該運動中心是我國第一家在風景區內,將綠色生態旅遊、體育休閒旅遊、極限運動等綜合性項目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運動中心。目前運動中心開放的項目有笨豬跳、高山滑草、滑車及滑道等四個項目。
滑道是源自歐美的旱地雪橇,全長1400米,是利用自然山坡高低落差,乘坐六輪驅動小車、沿軌道慣性滑行。滑草是依照北方滑雪的方式,讓南方的朋友也體驗一下滑雪衝刺的快感。笨豬跳是一項考驗勇氣和膽量的運動,它的方式是繫上具有雙重保險的彈跳繩,從40米高處自由下落,時速可達50~60公里/小時,三特極限運動彌補了廣州市旅遊項目的空白,成為旅遊的新亮點,為廣大遊客、特別是青少年所喜愛。
山頂廣場左側就是白雲晚望景點。白雲晚望早在元代便是羊城八景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傍晚夕陽西下,天空出現五彩繽紛的晚霞,站在晚望亭,傳欄遠望,那良辰美景、旖旎風光盡收眼中,給人以“人間最美夕陽紅”的美感。夜色深沉,明月初升,花城華燈初上,宛若繁星,燦爛輝煌,同樣使人產生“仿佛置身星海”的感受。
“白雲晚望”由一條長廊連線起兩座綠亭,前臨綠壁,建有圍欄,倚欄遠望,眼前展現廣州景色美麗壯觀的畫圖。現代化建築高低起伏,瓊玉樓宇鱗次櫛比,歷歷在目。珠江如帶,婉蜒東去,十數座如彩虹般飛架兩岸的大橋盡現眼前,這一切充分展現了祖國南大門的瑰麗秀色。
山頂公園的右側則是鳴春谷,它是目前我國最大、亞洲第二大的一座天然鳥籠,占地5萬平方米,1989年興建。鳴春谷坐落在“天南第一峰’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岩谷地上,取唐朝詩人韓愈《送孟東野序》文中”以鳥鳴春”之意,命名為“鳴春谷”。“鳴著谷”共分五部分,鳥類標本陳列室內陳列的標本有130多個品種共300餘只,還有部分白雲山的昆蟲標本。標本陳列採用現代園林手法,使標本與環境融為一體。這是靜態的鳥類標本,而在大自然中動態的、鮮活的鳥類又是另外一個精彩世界。
映入遊人眼帘的是天然大鳥籠。它面積12500平方米,以18根高10~25米的鋼柱支撐,採用懸索式張網結構,頂部是不鏽鋼,周圍鍍鋅鋼網將全區籠罩住。籠內是一自然山谷,放養的鳥類有丹頂鶴、天鵝、孔雀、黃腹角雉、藍馬雞等130多個品種,5000多隻,構成立體賞鳥優美環境,置身其中,仿佛深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境界,令人有回歸山林之感。
在珍稀鳥展區不但可以欣賞到珍稀保護鳥類,還可以看到我國一些省、市的省鳥、市鳥。如廣東省“白鷳”,齊齊哈爾市“丹頂鶴”,山西省“藍鳥雞”四川省“紅角籃”等。其中丹頂鶴、褐馬雞、黃腹角雉是我國一類保護鳥。一對丹頂鶴是1992年元旦齊齊哈爾市與廣州市舉行通航儀式上,送給廣州人民的珍貴禮物。
在鳴禽掛廊區各種珍禽異鳥施展著悅耳的歌喉,仿佛在歡迎遊人的光臨。眼部有一條白色長眉的是廣州市的市鳥,叫畫眉。它的鳴聲高昂悅耳,聲清流利婉轉柔和,勝似笛聲,使人聯想起“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詩句。這邊幾隻黑色的鳥,叫做鷯哥,別看它其貌不揚卻身懷絕技,能巧學人語,惟妙惟肖。
在馴鳥表演區里可以看到極富情趣的小鳥表演,有打籃球、盪鞦韆、溜滑梯、拼字板、仿學人語、叼錢遊戲等。鳴春谷不僅有山光水色,流泉鳴弦,鳥語花香,而且還可以觀看到孔雀開屏,鴛鴦戲水,與錦雞漫步仿白鷳倘佯,人與鳥合一,回歸自然,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在這裡可以讓遊人在寬鬆、輕快、自由的環境下認識了解鳥類。鳥類是那么善良、那么美麗、那么輕靈、那么可愛,怎不激發人們愛鳥、護鳥之心呢。
“白雲曉望”亭建於1965年,是觀日出的最佳地方。亭柱上的橫幅“白雲山曉望”五個大字出自張雲逸大將之手。

雕塑公園

廣州白雲山雕塑公園
廣州雕塑公園位於白雲山飛鵝嶺遊覽區內,是廣州市政府為紀念廣州建城2210年,於1996年建成開放的。公園總占地面積46公頃,是一個體現廣州大都市富有時代氣息的市級公園,也是國內最大的雕塑公園。整個公園按照雕塑與園林、觀賞與教育、藝術與歷史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規劃建設。分為羊城史雕塑區、中華史雕區、雕塑大觀園景區和森林景區等4個功能區,首期的羊城史雕塑區於1996年12月起建成開放。主要景點有:華夏柱、雕塑廣場、古城輝煌、雕塑館、南洲風采。此外,公園內還有平衡小廣場及踏芳亭、雲溪等景點。所有這些建築,既反映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滄桑,又表現了古城廣州2000多年來的輝煌歷史,而置於廣場、園林之中的雕塑則更展現了嶺南人民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
雕塑被譽為“凝固之舞蹈”,雕塑公園不僅宣揚廣州文化藝術,而且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它告訴人們,在中國歷史文化的長河中,以廣州為代表的中國嶺南文化這條支流源遠流長、川流不息。
對於旅遊者來說,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白雲山的景點和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因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不及—一細說,若有機會故地重遊,繼續參觀尚未遊覽的景點,再度享受大自然賜予的美景,讓白雲山旖旎風光和動人故事長留君心。

麓湖覽區

廣州白雲山麓湖遊覽區
麓湖遊覽區是白雲山風景區南端的第一個遊覽區。麓湖公園占地250多公頃,它依山傍水,景色秀麗,是廣州市區內最大的開放式、多功能公園,又是集文化教育、休閒遊樂、健身、美食於一體的著名旅遊區。
進入人們視野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逐級設計師莫伯治大師設計的“廣州藝術博物院”。這座現代化的大型綜合藝術博物院是廣州市文化藝術跨世紀的標誌性工程。與藝術博物院相連的麓湖綠化廣場是採用西漢南越王墓出土如意等文物形狀構思設計的。右側是兒童樂園,園內650平方米的兒童泳池是炎炎夏日裡孩子嬉水的好去處,各種現代化遊樂設施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沿麓湖路向北行,碧波蕩漾的水泊就是麓湖。麓湖湖水面積25公頃是1958年挖築的廣州市最大的人工湖,坐落在湖面上的鹿鳴酒家是廣州市最大的園林式酒家之一,它依山傍水,環境優雅,以美食著稱。對面山嶺上聚芳園內的五層樓閣鴻鵠樓,為廣東省內最大的古典式樓宇。“鴻鵠樓”上刻有“宜雨宜晴麓湖鴻鵠成雙壁,揖風揖月球水雲山第一樓”楹聯,取北有黃鶴,南有鴻鵠之意。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的星海園也坐落在麓湖湖畔,它是為紀念偉大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而建的。湖東側的白雲仙館,原館建於清朝嘉慶十七年,經歷了160年的歷史,是清代廣東文人張維屏、譚天照、南海孔繼光、香山黃培芳等興建,為文人學者雅集之地。今館為1984年復建,建築清雅簡樸,具有嶺南建築特色。廣州麓湖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位於麓湖湖畔,是麓湖公園與香港鴻譽公司合作的項目,占地約300萬平方米,是一個多功能的高級康體和社交場所。

雲台花園

廣州白雲山雲台花園
雲台花園於1995年9月28日建成開放。總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的雲台花園是以欣賞四季珍貴花木造景為主、目前我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之一,其園林特色以中西方園林建築風格相結合,內有新穎雅致、各具特色的景點14處。
雲台花園是我國最大園林式花園,被稱為“花城明珠”。她座落在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南面的三台嶺內,總面積12公頃,毗鄰24路車總站,南臨廣源路,東倚白雲索道。雲台花園是一以花木、綠化為主,四季百花吐艷、觀賞性極強的新式花園。花園自1995年國慶正式開放在來,高標準、高品位、高質量的管理,把花園辦成廣州市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的重要視窗,吸引了海內外無數的遊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雲台大花園的構造頗具藝術特色,集東西方建築藝術於一身,融古今文化於一體,顯現出別具一格的園林風格。花園的整體布局是以正對著大門的寬大台階為軸心展開的,中間則是特製玻璃鋪砌而成的。玻璃底下,安裝著各色彩燈,玻璃台階上端是一泊小湖,湖底又有環形燈飾,取名灩湖。到了夜晚,被燈光染得五彩繽紛的湖水,沿著玻璃台階緩緩流下,置換成七彩的河,流光溢彩,如夢如幻。
灩湖的水沿中軸線下瀉,使得灩湖成為中軸線的源頭,為了突出這一源頭,園林設計者和建造者又在灩湖的岸邊,建一羅馬柱廊。這一古典風格的建築,既突出了軸心線上的景點在雲台花園作用,又與具有東西合壁特色的花園大門相對應。更為有趣的是,建造者借鑑了蘇州園林中花牆的效果,在羅馬柱廊的後面又安放了一群圖騰石柱。在軸心線的兩側,雲台大花園分別排列出不同的功能區,200多種中外名貴四時花卉就被巧妙地種植在不同的功能區里。中軸線的東側,在種植各種花卉的同時,還依地勢起伏培植了大面積的草坪,遠遠望去,酷似一條綠色的瀑布。中軸線的西側是誼園和茶室。誼園中心是一巨大的地球石雕,以地球石雕為圓心,在一巨大的圓周內,分布著已與廣州結為友好城市的市花和友好城市所在國的國花。以花為媒,廣州與世界相識,以花傳情,廣州人用鮮花向人類表示了友誼、和平與友愛。

明珠樓區

廣州白雲山明珠樓遊覽區
明珠樓遊覽區以自然風景著稱,遊覽區內有大片的疏林草地,寬闊的黃婆洞水庫,湖光山色美如畫。遊覽區內有著名的名勝古蹟明珠樓,以及舊羊城八景之一的“白雲松濤”,並沿著松濤別院旅舍、松風軒飯店、竹溪燒烤場等,是一個集食、住、玩的理想去處。
相傳古代有一位高人,看破紅塵,來到白雲山,偶遇這山清水秀之地,流連忘返,便隱居下來,平時以種桃花為樂,日久天長,桃花滿山遍野,得名桃花澗。歷經滄桑,桃花澗逐漸失去昔日的風采,1999年廣州市政府投資興建,恢復了桃花澗。占地4萬多平方米的桃花澗,以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主線,配上古樸自然的亭廊,逼真的塑石,婉蜒曲折的流水溪澗;使遊人如同進了世外桃源。這裡的溪水特別清澈,空氣格外清新。四季鮮花常開,每至春季,滿園的桃花迎春怒放,奼紫嫣紅,美不勝收。桃花澗雖不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卻反映了廣州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寄託。
出了桃花澗,前面這條鋪滿卵石的路叫“健康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人體的許多重要穴位都在腳上,行走健康路可以起到按摩作用,刺激穴位,強身健體。健康路對岸清澈的湖水倒映出爛漫絢麗的杜鵑山而環湖所築的明珠樓、松風軒、水月閣、凌香館之名,均出自唐《詩品》中的“松風水月比其清華,仙露明珠方滋朗潤”。明珠樓原是廣東軍閥陳濟棠給其三姨太莫秀英所建的別墅,明珠樓樓台高聳,樓分二層,樓下為小賣部,樓上是茶樓,遊人既可品茗,又可遠眺湖光山色。
映入遊人眼帘的是一座碧波蕩漾的大水庫,那就是黃婆洞水庫,水庫修建於1956年,給美麗的白雲山增添了更多的嫵媚和秀氣。水庫三面環山,萬木蒼翠;水中產有一種叫”白雲金絲“的小魚,長僅一寸半,頭部有一段黃色彩紋貫通到尾部,尾鰭有鮮紅斑點,十分美麗奇特,是水族愛好者喜養的品種。

交通指引

南門(正門)公交:乘坐24、63、240、245、285、522到雲台花園總站;乘坐32、46、60、127、175、179、199、223、240、241、257、257快、285、298、540、543、841、891、大學城1線、高峰快線16、高峰快線17、夜35到白雲索道站。
西門公交:乘坐36、38、66、76A、76、127、223、245、265、529、805、864、891、大學城1線、高峰快線16、旅遊3線、夜9到白雲山西門/外語學院站。
金鐘門公交:乘坐127、223、245、265、36、38、529、66、76A、76、805、864、891、大學城1線、旅遊3線、夜9、547、544到廣州體育館站。
柯子嶺門公交:乘坐36、38、127、223、245、265、522、841、891、高峰快線16、旅遊3線到柯子嶺牌坊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