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立

廢立

釋義:1、指廢除舊王另立新君。2、廢棄或存置

見《三國演義》.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

基本信息

引證詳解

1.帝王廢置皇后、 太子 、諸侯或大臣廢舊君立新君。

①《史記·太史公自序》:“諸侯廢立分削,譜紀不明。”

②《晉書·桓溫傳》:“於是參軍郗超進廢立之計,溫乃廢帝而立簡文帝。”

③《舊唐書·后妃傳上·玄宗廢后王氏》:“後兄 守一 以後無子,常懼有廢立,導以符厭之事。”

④明 羅貫中 《三國演義》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來日於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之行,正在今日。

⑤明 袁可立《請討篡逆疏》:“又系倭夷之婿,廢立之舉,實借倭為之。”

⑥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又猝有朝鮮廢立之事,公(袁可立)毅然請討。”

⑦《明史·后妃傳一·景帝汪廢后》:“ 憲宗復立為太子,雅知後不欲廢立,事之甚恭。”

2.廢棄或存置。

南朝 梁 慧皎《高僧傳·明律傳論》:“於是互執見聞,各引師說,依據不同,遂成五部,時或不同,開遮廢立,不無小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