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資源化與生物能源

《廢物資源化與生物能源》,孫桂林著,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作 者: 孫桂林

叢 書 名:環境生物技術叢書出 版 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ISBN:9787502552565出版時間:2004-03-01版 次:1頁 數:199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環境科學

內容簡介

現代生物技術發展迅猛,在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治理、有毒有害有機物質的降解、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廢物資源化、環境友好材料的合成以及污染環境的修復等眾多方面得到了廣泛套用,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廢物資源化與生物能源》以廢物的資源化與能源化為主線,對利用現代生物手段實現廢物的資源化與能源化的技術進行了重點介紹。全書共有10章,既包括以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利用有機廢物生產乙醇、利用含油豐富的廢物取生物柴油、有機廢物甲烷發酵以及固體廢物能源化等多種廢物的能源化技術,也包括從有機廢物生產可生物降解塑膠、從有機廢物生產單細胞蛋白與飼料、有機廢物的高速堆肥和廢水深度處理等多種廢物的資源化技術。
《廢物資源化與生物能源》內容全面、結構清晰、圖文並茂,既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實用價值。
《廢物資源化與生物能源》可以用作高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及相關的研究、開發及套用人員參考。

目錄

1 緒論
1.1 資源與能源
1.1.1 資源
1.1.2 能源
1.2 資源的開發使用與環境污染
1.2.1 環境的作用
1.2.2 資源問題
1.2.3 資源問題引發的環境問題
1.3 資源可持續性利用與廢物資源化
1.3.1 資源可持續性利用
1.3.2 廢物資源化的內容
1.4 生物質能
1.4.1 生物質與生物質能
1.4.2 生物質能的分類
1.4.3 生物質能的轉換技術
1.5 本書內容
2 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
2.1 氫能的特點及其生產方法
2.1.1 氫能的特點
2.1.2 氫氣的生產方法
2.2 主要的生物制氫方法及其發展現狀
2.2.1 光合法生物制氫技術
2.2.2 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
2.2.3 生物制氫技術的發展前景
2.3 產酸發酵菌群的產氫機理探討
2.3.1 EMP途徑中的丙酮酸脫羧產氫
2.3.2 輔酶工的氧化與還原平衡調節產氫
2.3.3 產氫一產乙酸茵的產氫作用
2.3.4 NADPH在生物產氫過程中的作用
2.4 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實驗研究
2.4.1 有機廢水不同產酸發酵菌群的產氫能力
2.4.2 產酸相活性污泥對單糖的發酵產氫
2.4.3 高效發酵產氫菌種的套用研究
2.4.4 小試與中試設備的運行結果
2.4.5 產業化技術研究與進展
3 有機廢物發酵生產乙醇技術
3.1 概述
3.2 用於乙醇發酵生產的原材料
3.3 乙醇發酵微生物及其代謝機理
3.3.1葡萄糖發酵生產乙醇的酵母
3.3.2 葡萄糖發酵生產乙醇的細菌
3.3.3 戊糖發酵生產乙醇的微生物
3.4 木質纖維的利用
3.4.1 木質纖維的成分
3.4.2 纖維素髮酵生產乙醇
3.4.3 半纖維素髮酵生產乙醇
3.5 澱粉和其他含糖廢液的利用
3.5.1 利用澱粉和其他含糖廢液生產乙醇的常規方法
3.5.2 利用DNA重組技術改進乙醇生產
3.6 利用亞硫酸鹽廢液生產乙醇
3.6.1 藝概要
3.6.2 藝控制
3.6.3 經濟分析
3.6.4 工藝改進
4 含油豐富的廢物製取生物柴油技術
4.1 概述
4.1.1 國外生物柴油的開發套用狀況
4.1.2 我國生物柴油研製概況
4.1.3 生物柴油特點
4.2 用於生產生物柴油的物質
4.2.1 用蔗渣生產優質生物柴油
4.2.2 大豆植物油
4.2.3 油菜籽
4.2.4 米糠油
4.2.5 廢食用油
4.2.6 工程微藻
4.3 生物柴油的生產原理與方法
4.3.1 直接使用和混合法
4.3.2 微乳液法
4.3.3 高溫熱裂解法
4.3.4 旨交換法
4.4 目前存在的問題
4.4.1 酶的選擇性、壽命及反應時間
4.4.2 生物柴油的傾點高以致影響低溫啟動性
4.4.3 催化劑的研製
4.4.4 反應的接觸界面問題
4.4.5 甘油皂對油品質量的影響
4.4.6 燃燒殘留物的微酸性問題
4.4.7 甲醇的聚合問題
4.4.8 殘留甲醇與甘油的腐蝕性問題
4.5 生物柴油的套用前景分析
4.5.1 要有穩定可靠的原料來源
4.5.2 要有適當的生產規模
4.5.3 開發先進的生產技術
4.5.4 開發生物柴油的其他用途
4.5.5 政策上的支持
5 有機廢物甲烷發酵技術
5.1 甲烷發酵
5.1.1 甲烷發酵和生物能的利用
5.1.2 厭氧消化和甲烷的形成
5.1.3 甲烷發酵工藝的技術要點
5.2 生活垃圾厭氧處理與沼氣回收
5.2.1 生活垃圾厭氧發酵工藝流程
5.2.2 生活垃圾厭氧發酵池的結構與沼氣回收
5.3 污泥的厭氧消化與沼氣回收
5.3.1 廢水處理污泥的分類與性質
5.3.2 污泥厭氧消化與沼氣回收
5.3.3 厭氧消化池的結構與沼氣回收設備
5.3.4 污泥厭氧消化池的運行管理
5.4 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厭氧處理與沼氣回收
5.4.1 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厭氧處理工藝
5.4.2 問題與發展前景
6 固體廢物能源化技術
6.1 熱分解(熔融)
6.1.1 垃圾氣化熔融技術的概述
6.1.2 主要的垃圾氣化熔融技術
6.1.3 氣化熔融技術在我國的發展與套用
6.2 焚燒與焚燒能源的回收利用
6.2.1 焚燒理論
6.2.2 焚燒處理系統
6.2.3 燃燒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防治
6.2.4 焚燒能源的回收利用
6.3 固體燃料
6.3.1 垃圾固體燃料(RDF)的組成和性質
6.3.2 垃圾固體燃料(RDF)的製造工藝
6.3.3 RDF生產工藝的物料平衡
6.3.4 RDF的套用及發展前景
7 有機廢物生產可生物降解塑膠技術
7.1 概述
7.2 tAs的生物合成與套用
7.2.1 PHAs的結構與性質
7.2.2 PHAs的生物合成
7.2.3 研究展望
7.3 乳酸聚合物的生產
7.3.1 乳酸的用途與乳酸發酵
7.3.2 利用有機廢物發酵生產乳酸
7.3.3 發酵生產乳酸的工藝
7.3.4 乳酸合成聚乳酸技術
7.3.5 聚乳酸的套用
8 有機廢物生產單細胞蛋白與飼料技術
8.1 概述
8.2 SCP蛋白的營養價值
8.3 用於生產SCP的微生物
8.4 生產SCP的有機廢物
8.4.1 農業廢物
8.4.2 紙漿和造紙廠廢物
8.4.3 釀造業廢物
8.4.4 製藥廠廢物
8.4.5 屠宰場廢水
8.4.6 食品加工中的廢物
8.4.7 海產品加工中的廢物
8.5 SCP生產技術
8.5.1 SCP的一般生產工藝
8.5.2 SCP生產技術
8.6 SCP生產面臨的問題
8.7 利用有機廢物生產飼料
8.7.1 生物發酵制飼料技術
8.7.2 真空油炸技術
8.7.3 高溫消毒技術
9 有機廢物的高速堆肥技術
9.1 高速堆肥技術
9.1.1 好氧高速堆肥原理
9.1.2 好氧高速堆肥工藝
9.1.3 堆肥的影響因素
9.2 堆肥機械與設備
9.2.1 預處理設備
9.2.2 發酵設備
9.3 我國好氧堆肥化技術的現狀及未來展望
10 廢水深度處理技術
10.1 廢水深度處理的目的
10.1.1 二級生物處理出水的特性
10.1.2 廢水深度處理的意義與方法
10.2 廢水除磷技術
10.2.1 化學除磷法
10.2.2 廢水的生物除磷
10.3 廢水脫氮技術
10.3.1 汽提法除氨
10.3.2 選擇性離子交換法
10.3.3 生物脫氮技術
10.4 廢水同步脫氮除磷技術
10.4.1 Bardenpho脫氮除磷工藝
10.4.2 A2/O工藝
10.4.3 Phoredox工藝
10.4.4 UCT212藝
10.4.5 VIP藝
10.4.6 氧化溝工藝
10.5 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去除
10.5.1 活性炭的效能
10.5.2 活性炭處理工藝
10.5.3 臭氧一生物活性炭法污水處理系統
10.6 膜生物反應器
10.6.1 概述
10.6.2 膜生物反應器的特點
10.6.3 膜生物反應器的工藝類型
10.6.4 有待解決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