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物理處理法

廢水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和去除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固體(包括油膜、油品)的方法。這種處理法的設備大都比較簡單,操作方便,分離效果良好,使用極為廣泛。根據物理作用的不同,廢水物理處理法可分為廢水氣液交換處理法、廢水高梯度磁分離處理法、廢水吸附處理法。此外,還有篩濾截留法、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等。

正文

廢水物理處理法廢水物理處理法

篩濾截留法

利用留有孔眼的裝置或由某種介質組成的濾層截留廢水中的懸浮固體的方法。這種方法使用的設備有:

格柵──由一排平行的金屬柵條做成的金屬框架,以 60°的角度斜置在廢水流過的渠道上,用以截阻大塊的固體污染物。柵條的隙縫寬度一般為15~50毫米。格柵上的截留物可用機械或人工清除。

篩網──用以截阻、去除廢水中的纖維、紙漿等較細小的懸浮物。篩網一般用薄鐵皮鑽孔製成,或用金屬絲編成,孔眼直徑為0.5~1.0毫米。篩網有轉鼓式、圓盤式和簾帶式等。

布濾設備──以帆布、尼龍布或毛氈為過濾介質,用以截阻、去除廢水中的細小懸浮物,也用於污泥脫水。常用的布濾設備為真空轉筒濾機。

砂濾設備──以石英砂為濾料,用以過濾截留更為微細的懸浮物,一般都作為保證後一處理單元能穩定運行的裝置,在活性炭吸附或離子交換設備前使用。砂濾設備在構造上同給水處理所用的砂濾池相同。

重力分離法

利用廢水和懸浮固體的比重差去除廢水懸浮物或漂浮物的方法(見廢水重力分離處理法),即懸浮物比重大於廢水的沉澱,小於廢水的上浮。沉澱或上浮的速度,是對分離效果有決定性作用的參數,其值可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

廢水物理處理法

式中u為沉浮速度;d為顆粒直徑(厘米);ρg為顆粒密度(克/厘米3);ρy為液體密度(克/厘米3);g為重力加速度(厘米/秒2);μ;為水的絕對粘滯度,又稱水的粘滯係數,單位為克/(厘米·秒)。

影響沉澱或上浮速度的主要因素為:顆粒密度、粒徑、液體的溫度、液體的密度和絕對粘滯度。當ρg>ρy,u為正值,顆粒下沉;而當ρg<ρy,u為負值,顆粒上浮。沉澱設備有沉砂池、沉澱池、濃縮池等;上浮設備為隔油池、氣浮池。各種設備都有多種構造型式。

氣浮,是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在廢水中連續形成大量的微小氣泡,使廢水中呈微細顆粒的污染物或乳化油粒粘附在氣泡上,隨氣泡一同上浮到水面,同水分離,使廢水得到淨化。適於用氣浮法分離的污染物,是比重近於廢水的顆料,如乳化油、羊毛脂、細煤粉、纖維等。氣浮一般是以產生氣泡的方法來分類,有加壓氣浮、葉輪氣浮、曝氣氣浮和真空氣浮等。

離心分離法

利用裝有廢水的容器高速鏇轉形成的離心力去除廢水中懸浮顆粒的方法。懸浮顆粒和廢水的質量不同,受到的離心力也不同。懸浮顆粒質量大,受到較大離心力的作用被甩向外側,廢水則留在內側,各自通過不同的出口排出,懸浮顆粒從廢水中分離出來。

離心力對懸浮顆粒的作用大大地超過重力,分離效率也大大地高於依靠重力分離的沉澱效率,因此,離心分離設備規模較小。

按離心力產生的方式,離心分離設備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水鏇分離器,設備固定,廢水通過水泵打入或靠水頭差沿切線方向進入器內,造成鏇流,產生離心力場;二是離心機,設備本身高速鏇轉,產生離心力。

根據廢水和各種污染物的蒸汽壓不同,可以採用蒸發法把某些污染物分離出來。這種廢水蒸發處理法也屬廢水的物理處理法。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