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名講詩

廢名講詩

《廢名講詩》,作者陳建軍,馮思純,由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10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由兩大部分構成,一為“廢名講新詩”,一為“廢名講舊詩”。兩個部分均以成集者為主體,其他散見於報刊雜誌上的集外文,一律按發表時間順序列於所屬部分之後。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廢名(1901-1967),原名馮文炳,湖北黃梅人。他既是一位個性鮮明的作家,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學者。除創作了一些風格特異的小說、詩歌、散文之外,他還撰寫有《談新詩》、《杜詩講稿》等著作。

《廢名講詩》由兩大部分構成,一為“廢名講新詩”,一為“廢名講舊詩”。兩個部分均以成集者為主體,其他散見於報刊雜誌上的集外文,一律按發表時間順序列於所屬部分之後。本書所收廢名著述,多據其手稿整理、排印,其中《古代的人民文藝——〈詩經〉講稿》、《杜甫論》、《杜詩稿續》(即《杜詩講稿》後三講)、《杜甫詩論》是首次公諸於世。

目錄

廢名講詩(代序)

編輯說明

廢名講新詩

新詩講義

談新詩

一《嘗試集》

二《一顆星兒》

三新詩應該是自由詩

四已往的詩文學與新詩

五沈尹默的新詩

六《揚鞭集》

七魯迅的新詩

八《小河》及其他

九《草兒》

十《湖畔》

十一《冰心詩集》

十二《沫若詩集》

附錄:懷廢名

《十年詩草》

林庚同朱英誕的詩

《十四行集》

關於我自己的一章

新詩問答

詩及信(二)

永遠是黑暗和林庚

《冬眠曲及其他》序

《小園集》序

《天馬》詩集

談詩的形式問題

廢名講舊詩

古代的人民文藝——《詩經》講稿

關雎

桃夭

漢廣

行露

搡有梅

野有死麕

匏有苦葉

蝃(蟲東)

綢繆

東山

車牽

杜詩講稿

第一講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意義

第二講分析《前出塞》、《後出塞》

第三講分析三“吏”、三“別”

……

編後記

書摘

“余識廢名在民十以前,於今將二十年,其間可記事頗多,但細思之又空空洞洞一片,無從下筆處。廢名之貌奇古,其額如螳螂,聲音蒼啞,初見者每不知其云何。所寫文章甚妙,但此是隱居西山前後事,《莫須有先生傳》與<橋》皆是,只是不易讀耳。廢名曾寄住余家,常往來如親屬,次女若子亡十年矣,今日循俗例小作法事,廢名如在北平,亦必來赴,感念今昔,彌增悵觸。余未能如廢名之悟道,寫此小文,他日如能覓路寄予一讀,恐或未必印可也。”以上是民國二十七年十一月末所寫,題日《懷廢名》,但是留得底稿在,終於未曾抄了寄去。於今又已過了五年了,想起要寫一篇同名的文章,極自然的便把舊文抄上,預備拿來做個引子。可是重讀了一遍之後,覺得可說的話大都也就有了,不過或者稍為簡略一點,現在所能做的只是加以補充,也可以說是作箋注罷了。關於認識廢名的年代,當然是在他進了北京大學之後,推算起來應當在民國十一年考進預科,兩年後升人本科,中間休學一年,至民國十八年才畢業。但是在他來北京之前,我早已接到他的幾封信,其時當然只是簡單的叫馮文炳,在武昌當國小教師,現在原信存在故紙堆中,日記查找也很費事,昕以時日難以確知,不過推想起來這大概總是民九民十之交吧,距今已是二十年以上了。廢名眉棱骨奇高,是最特別處。在《莫須有先生傳》、第四章中房東太太說,莫須有先生,你的脖子上怎么那么多傷痕?這是他自己講到的一點,此蓋由於瘰癧,其聲音之低啞或者也是這個緣故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