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之上與江湖之間:宋代研究若干論題的考察

廟堂之上與江湖之間:宋代研究若干論題的考察

廟堂之上與江湖之間:宋代研究若干論題的考察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作者游彪近年來有關宋代研究的部分文稿彙編,分為上、中、下三篇進行專題式的論述。上篇為“廟堂之上的‘文字’”,這“文字”既包含各種類型的官方文書,又囊括反映朝廷一舉一動的邸報,以這些“文字”為中介,我們從中可以窺見廟堂與江湖之間的起起伏伏;中篇為“禮制與民俗”,詳細地闡述了盛行於宋代的豐富多樣的民風民俗,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圖》於我們眼前徐徐展開;下篇為“家與國的認同”,積貧積弱的宋代,士大夫們用自己懷揣天下、心繫萬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來表達對家和國的深情摯愛。儘管那份沉重的道義已沉寂,但那些面容依然鮮活……

圖書目錄

上篇 廟堂之上的“文字”

宋代進奏院的職責與官方文書的分類

一、進奏院的基本職責

二、官方文書的分類

三、官方文書往來過程中的弊端

宋代朝廷與地方之間的“文字”傳遞

一、朝廷處理“文字”的程式

二、中央“文字”的下發

三、“文字”發放的範圍與發行方式

四、結語

代邸報的“禁區”及其官員與邸報之關係

一、邸報的“禁區”

二、官員與邸報之干係

宋朝的邸報與時政

一、朝廷的喉舌:輿論導向及其影響力

二、政治風向標:嗅覺靈敏的各級官員與士大夫

三、珍貴的檔案:記錄歷史的一種形式

中篇 禮制與民俗

宋代的自然神崇拜:以民俗信仰之人性化為中心

一、天神——最尊貴的自然神

二、風雨雷電——人格化的自然現象

三、山川等諸神——被賦予靈性的無生物

四、精靈——動植物幻化的神靈

五、結束語

宋代商業民俗論綱

一、“店標”——姓氏之廣泛套用

二、餐館、酒店民俗——“歡門”、“分茶”及其他

三、茶肆——“小人雜處之地”的誤區

四、結語

“禮”“俗”之際

一、喪葬禮俗

二、喪葬禮俗的特徵

宋代節日民俗的文化內涵及其特徵

一、元日民俗

二、節日民俗的特徵

三、結束語

傳說與事實之間:道教與宋代社會的融和

一、供奉道教神像

二、治病與驅鬼

三、齋醮儀式

四、丹藥與長生

五、符水與咒術

六、結束語

行規與行俗:宋代城市的市場與商業經營民俗

一、市場與經營民俗

二、行規、行俗及其特點

下篇 家與國的認同

忠孝節義:宋人的理念與作為

一、宋人國家觀念的變化及其愛國之特徵

二、“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患意識

三、孝道與綱常的理論與實踐

新型宗族: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他

一、宗族祠堂的成立及其相關規範

二、墓田與祭田

三、祖先祭祀的現實利益

建構和諧:宋儒理想狀態的家庭鄰里關係

一、家長與主婦:家庭事務的管理者

二、其他家庭成員:孝道的遵從者

三、“鄉約”:家族與鄰里關係的協調

四、鄰里和睦與互助:宋代士大夫的理想狀態

五、國家:矛盾的認同與權力的運作

由唐人宋:從鉅鹿到婺源的魏氏家族

一、魏羽:宋初五代遺民的縮影

二、魏氏第二、第三代:非科舉出身者的政治命運

三、魏氏家族:從鉅鹿到婺源?

小人物與大歷史:一個被遺忘的宋朝將官

一、家世與功名

二、武將生涯:邊境戰事的親歷者

三、武官任文職:地方行政體制的多元化

四、墓志銘及其相關問題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