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恩煦

廖恩煦(1877-1925)是民主革命活動家,國民黨左派領導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

概述

廖恩煦(1877-1925) 民主革命活動家國民黨左派領導人。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

詳細

原籍廣東歸善(今惠陽)鴨仔鄉窯村。1877年4月23日生於美國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一華僑家庭,1925年8月20日卒於廣州。1893年回國。1896年進入香港皇仁書院學習。1897年10月與何香凝在廣州結婚。1902年秋赴日留學。在東京結識黎仲實、朱執信、胡漢民等革命青年,相互激勵,萌發了反清革命思想,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1905年在東京加入同盟會,擔任同盟會總部外務部幹事。1909年夏,在日本中央大學畢業後返國。武昌起義後,返回廣東,擔任廣東省軍政府樞密處參議、財政司司長等職。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隨孫中山再度亡命日本。1914年中華革命黨在東京成立,任黨的財政部副部長。1916年4月隨孫中山回國。此後,奔走於上海、廣東等地,協助孫中山從事反袁世凱、護法鬥爭,致力於籌措革命經費和組織革命力量的活動,成為孫中山的得力助手。1921年,孫中山回粵就任非常大總統,廖擔任財政部次長、廣東省財政廳長,籌措軍費,支持孫中山出兵北伐。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廖仲愷被陳囚禁,經何香凝等營救脫險。1922年秋-1923年春,在《孫文越飛宣言》簽訂過程中,受孫中山委託,到日本與蘇俄代表繼續會談。廖仲愷竭誠擁護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孫中山在1923年春回粵就任陸海軍大元帥時,廖仲愷先後擔任軍政府財政部長和廣東省長,並積極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同右派反動勢力進行鬥爭。國民黨改組後,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政治委員會委員,除繼續任廣東省長、財政部長外,並先後兼任國民黨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大本營秘書長等職。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更加積極貫徹三大革命政策。1925年8月20日,遭國民黨右派勢力暗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