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記憶[廈門歷史影像研究會編輯圖書]

廈門記憶[廈門歷史影像研究會編輯圖書]
廈門記憶[廈門歷史影像研究會編輯圖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本書選編的33個專題,是33個娓娓道來的人文故事,是33個有圖有真相的歷史考證。它們各自成章,又都緊扣“廈門記憶”這個主題。它們連同190餘幅歷史和現實的影像一起破解歷史影像的密碼,編織廈門的集體記憶,書寫鮮為人知或知之不甚的港城鄉愁。

內容介紹

1. 這是暢銷書《愛上老廈門》《愛上廈門迷攝影》作者高振碧及其團隊的最新奉獻。

2. 這是一本全彩精印的書。190幅歷史和現實影像穿越時空,訴說廈門人文原點的百年變遷。

3. 這是解讀廈門視角最獨特、遊歷廈門內容最深刻的貼身寶典。

4. 數十幅珍貴的老照片、老地圖首度公開,帶你一睹中國最早開埠的港城廈門的人文珍品。

5. 33個接地氣的島城故事圖文並茂,和你一起感受 “記得住鄉愁”的深層意義。

6. 書中附贈獨家定製《搜搜·廈門記憶》人文地圖,讓你按圖索驥探尋老廈門不再費力。

廈門,這座聞名海內外的風景旅遊名城,其實也有著深厚的人文歷史積澱。本書內容由“廈門記憶”歷史影像專題展延伸而來,但書稿中文字描述和影像篇幅、信息含量和文化品位較之展覽都有較大的拓展和提升,因為編書才增補的許多老照片、老地圖是首度公開的珍品,使這本書平添了收藏價值。

本書選編的33個專題,是33個娓娓道來的人文故事,是33個有圖有真相的歷史考證。它們各自成章,又都緊扣“廈門記憶”這個主題。它們連同190餘幅歷史和現實的影像一起破解歷史影像的密碼,編織廈門的集體記憶,書寫鮮為人知或知之不甚的港城鄉愁。


作者簡介

主編:高振碧

廈門市歷史影像研究會會長。

資深媒體人、中國知名電視人文紀錄片編導、攝影家。

作品多次榮獲中國政府最高獎“中國電視新聞特別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曾採訪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編輯的紀錄片《世紀之春》在全國獲獎。近年撰稿拍攝的人文紀錄片《千秋廈門》受習近平總書記點讚。

多年來以人文拾荒者特有的視覺,收集、研究歷史影像,發現、紀錄新廈門,著有《愛上老廈門》《愛上廈門迷攝影》並成為暢銷書。

廈門市歷史影像研究會

廈門市歷史影像研究會合影 廈門市歷史影像研究會合影

廈門市歷史影像研究會,英文譯名:Xiamen Research Society of HistoricaImages,縮寫:XRSHI。

研究會由廈門市歷史影像愛好者自願組成,旨在開展收集、研究、交流廈門及周邊地區歷史影像等學術活動,接受廈門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的業務指導,是中國第一個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地方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歷史影像收藏及研究的民間社團。

目錄

搜搜·廈門記憶/劉傑
001/“廈門”地名的由來/高振碧
“廈門”這地名是怎么來的?看看明代古地圖、清末老照片以及接地氣的社會調查,會得出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005/消逝的廈門城 /何丙仲
明初,一座石砌的城寨出現在嘉禾嶼臨海的山坡上,從此誕生了“廈門城”。它居高臨下俯瞰著海灣和狹長的居民區,為什麼卻在民國年間倏然消失?
010/懸壁危亭水仙宮 /梁忠軍
煙波浩渺,水天一色。這是耕海販洋的文化符號。明代遷界,唯此不廢。到了民國沒能逃脫強拆的厄運,所幸一幅清代老照片流傳下來延續著故事。
014/水師提督衙門尋蹤/梁忠軍
這裡曾是統轄閩台兩岸水師的指揮中樞,這裡曾是四十七任水師提督升堂議事的衙門。它今何在?一對石獅穿越時空仰天長吼,或有事要說。
018/廈門海關署衙探秘/老 土
康熙年間,福建海關,首開廈門。五口通商,常關、洋關同城並存。常關翹脊大厝旗桿高聳,洋關歐式洋樓鐘聲悠遠,老照片首度揭示那個畸形的年代。
023/中國郵政頭一家/梁忠軍
你可知光緒二十二至二十三年(1896—1897),海後灘見證了國家郵政主權的回歸?你可知道這裡蓋下了中國現代郵政第一枚日戳?現在的海後路58號,是個讓人五味雜陳的地方。
027/ 撩開“打石字”的面紗/梁忠軍
一系列古地圖和老照片告訴你,這曾是船隻進入廈門港的標誌,也曾是廈門官員勤政廉政的碑記。壁立海濱的人文景觀為何消失?逆著時光去追索。
034/尋夢“沙坡尾”/郭崇江
玉沙坡,一個讓老廈門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沙坡尾,一個讓新廈門人蜂擁蟻聚的地方。久遠的老照片第一次還原爺爺關於船的故事,還有奶奶關於海的記憶。
040/“鼓浪石”的前世今生 /高振碧
有人為這堆石頭的真偽爭論不休,看看一百多年前的明信片和英文原注,還有專為美國艦隊訪問廈門編印的導遊冊,是不是有圖有真相?
044/“鹿耳礁”尋跡/高振碧
這是一處聞名海內外的自然景觀,這是一處攝影家必拍的海灘風光,這還是鼓浪嶼衍生出地名的地方,可大自然的恩賜有時也會瞬間變臉。
050/鼓浪嶼興賢宮/何丙仲
這是鼓浪嶼的人文地標,是原住民的精神家園。這裡散發著東方建築文化、民俗文化、社區文化的魅力。它沒有被那場“文化大革命”摧毀,卻消失在文化缺失的人手裡。
054/“番仔球埔”與網球/高振碧
一座被誤解了的“球埔”,七方清晰可辨的網球場,老照片和代領事的記錄,揭示源自歐美的草地網球,傳入中國首先在鼓浪嶼。不信?!去問那箇中國球童。
060/鼓浪嶼上打壁球/鄭俊明
原是英國犯人的囚室運動,“上升”為上流社會的嗜好。它隨著商貿、外交人員的遠行被帶到中國。老照片中三面圍牆不蓋屋頂的奇葩建築,鼓浪嶼就曾有過。
065/保齡球在鼓浪嶼/龔 健
19世紀中葉,溜圓的保齡球在鼓浪嶼壁球場邊的球道上悠閒地滾動。雖不見華人觸及的記錄,但老照片、領事著作和獎盃足以證明這項運動進入中國的時間。
069/ 百年滄桑“協和堂/吳保羅
兩張百年老照片,勾起一群文化人的苦心追尋。郁約翰、倉庫、太平間,看似不相干卻又有關聯。終於,鼓浪嶼第一座教堂,抖落歷史的塵埃。
074 /百年龍頭路/高振碧
上島的小路因處龍頭山脈而得名,又因與碼頭相連而興盛。百年前簡陋的商鋪已經掛著洋文廣告,當年外國水兵閒遊的小街,時空似乎有意凝固。
078/尋找“廈門塔”/張忠勇
塔,是一方文明的象徵;塔,是一個港口的標記。一島懸浮海中,廈為漳泉咽喉。如此顯要的地方,塔在何方?能揭開這個歷史謎團嗎?
084/被“活埋”的大船塢/梁忠軍
一個比馬尾“福建船政局”還早了七年的“船塢”,一個可比肩上海“江南造船廠”歷史的“船塢”。這是中國第一代產業工人的誕生地,它的人文意義超出廈門。
089/演武場上看賽馬/鄭俊明
據牛津大學出版的《中國賽馬》記載,洋人在中國賽馬始於廈門。南普陀寺前的曠野原是鄭成功水師的演武場,後來卻成了洋人的賽馬場,文武輪迴的結果常會出人意料。
094/ 美國艦隊到訪廈門/洪凱傑
美國艦隊浩浩蕩蕩造訪被打敗了的國家,遠離京城的廈門港在東南一隅上演一場外交秀,看看艦炮逼迫下弱國身不由己的表情。
102/從海後灘到鷺江道 /高振碧
海後灘,百年前就被譽為“廈門外灘”。1851年,英國人用槍炮的語言強行將它“租借”,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座城市的恥辱才算結束。鷺江道,是這座城市興衰的體溫表。
108 /“天一樓”何處是真身/楊羽翔
因為有著名的“天一”僑批局,才使“天一樓”充滿神秘色彩。兩張老地圖,一座威靈殿;兩位親兄弟,一棟慶讓堂。這“天一樓”到底指哪兒?
113/再說“天一樓”/高振碧
“天一樓”,到底指什麼?吳慶讓堂後人亮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契尾”、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的“執照”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由市長簽發的“繼承紙契”,和你一起尋找答案。
117/廈門現代城市建設的開端 /藍添藝
你想像不到廈門街道曾經是“多么令人發嘔”,你也想像不到魯迅到廈門大學需“僱船移入”,你更想像不到市中心的“臭水塘”如何熏人。1920年,一場現代城市建設因此拉開了序幕。
124 近代馬路之“開元”/郭崇江
“開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盛唐時期的年號。“開元”,具有開啟、創立、初始的明確指向。騎樓街之外,是什麼讓一條新馬路拔得頭籌搶“開元”先機?
128/天下為公“大同”路/高振碧
在海外發家致富的華僑,把錢匯到廈門推動城市建設,營造了閩南購物天堂。於是,南洋文化和閩南鄉土文化融合在沿街的立面上,商業和藝術嫁接得竟是如此巧妙。
134/從“浮嶼”到思北路口/楊羽翔
你知道廈門曾有浮在海面的小島嗎?你聽說過“浮嶼角”這個帶著動感的地名嗎?不妨到BRT(快速公交系統)凌空而過的地方,去尋找“最廈門”的故事。
138/華南城市第一園 /葉亞玲
一座被冠以“中山”英名的公園,一片在中國曾獨領風騷的綠色空間,一尊雄冠全球仰天長吼的“醒獅球”,編織出現代都市的夢想。
144/“十大市場”覓鄉愁/高振碧
菜市場不光成就舌尖上的夢想,還會勾起遊子的鄉思。菜市場是市民情懷最接地氣的地方,它的深處有父母飄拂的身影,那也是家的延伸!
152/篔簹港的變遷/張忠勇
一幅老地圖,兩張老照片,展示了篔簹港這一深入城市深處巨大水體的原生態面貌。港與湖一字之差,它讓廈門這座島城丟失了什麼,得到了什麼?!
158/集美海濱訪故壘/高振碧
陳嘉庚的名字和鄭成功的營寨聯繫在一起,“延平故壘”和漢族精神勾兌在一起,石寨和蒼榕依偎在一起。昔日荒灘不見,日寇炮火湮散,如今書聲笑語一片。
162/火車站的嬗變 /高振碧、紫 日
從三等客貨綜合站,躍升為客運一等站,昔日海防前線的邊陲小站,用42年的拼搏實現了胸懷已久的夢想。我們這座城市的公共客廳,你的人生驛站。
170/湖裡,一夜走紅的山鄉 /范世高
1980年5月16日,中央決定在廈門試辦經濟特區。竹坑、湖裡這最具鄉土氣息的地名上了媒體的頭條,數百年來默默無聞的濱海山村,一夜之間走紅。
176/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