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灌口鳳山廟

鳳山廟建於明末天啟、崇禎年間(1621-1644年)。 後殿是民國十八年(1929年)由仰光同安縣安仁里公會捐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現今灌口鎮鳳山祖廟的前殿記載著該神的來歷。

灌口鳳山廟位於集美區灌口鎮灌口街北側,距集美鎮只有7公里。鳳山廟建於明末天啟、崇禎年間(1621-1644年)。該廟原為兩進宮殿式結構的建築物,前殿有八幅青石窗雕、盤龍石柱、青石雄獅、石柱楹聯及屋頂是翹角式明代石雕裝飾,雙龍搶珠的藝術雕塑,但因歷史悠久,毀損甚多,後經歷幾次重修、擴修。現在前殿是由海峽兩岸信徒集資修建,按清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式樣修葺一新。楹聯都是前清時期同安縣的舉人、大學士所寫,工筆完整、書法技藝精湛。後殿是民國十八年(1929年)由仰光同安縣安仁里公會捐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鳳山廟是祀奉“李府清源真君二郎神”,李冰及其次子因治水有功為後代庶民所敬仰,二郎神因為民除害除掉蜀郡都江之孽蛟,後人遂在四川灌縣立廟紀念,宋真宗時追封為清源妙道真君。
現今灌口鎮鳳山祖廟的前殿記載著該神的來歷。青石窗雕描繪蛟龍興風作浪,一老一少與孽蛟搏鬥;後蛟龍屈服,江上風平浪靜,祥雲朵朵,一老一少駕著被馴服的蛟龍,迎著彩雲,冉冉上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