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城市森林研究

一、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結構 一、城市森林的價值 二、城市森林建設的方法

基本信息

作 者:葉功富倪志榮 主編
出 版 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9-1
版 次:1
頁 數:236
字 數:392000
印刷時間:2008-9-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1531044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編寫以廈門城市森林各試驗點的研究內容為基礎,圍繞怎樣建設城市森林這一主題,在編著《城市森林學》的基礎上,充分總結近年來廈門城市森林建設的研究成果。該書首先針對廈門作為濱海城市的特點,提出城市森林的研究思路和總體研究方法;其次,在城郊樹木引種和城市森林結構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廈門城市森林的樹種選擇、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城市森林景觀結構構建的技術,結合城市防護林體系建設以及城郊森林改造的實例進行敘述,並將3S技術套用於城市森林建設實踐;最後,對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的效益和價值進行分析評價。

目錄

前言
序言
第一章 廈門市基本概況
第一節 廈門市自然和社會經濟概況
一、廈門市自然概況
二、廈門市經濟概況
三、廈門市社會概況
第二節 廈門城市森林現狀分析
一、城市綠地現狀分析
二、城市森林現狀分析
三、城郊森林現狀分析
第三節 廈門城市森林建設基礎
一、廈門城市森林建設的重要意義
二、廈門城市森林建設現實基礎
三、廈門城市森林建設的保障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二章 廈門城市森林研究方法
第一節 城市森林植物群落調查方法
一、群落取樣方法
二、植物群落數量特徵的測定
三、調查步驟和方法
第二節 物種多樣性的測定
一、物種多樣性數量特徵的測定
二、群落的層次結構
三、測定步驟和方法
第三節 景觀生態格局分析原理與方法
一、景觀格局指數分析理論基礎
二、景觀格局指數
三、調查與觀測方法
第四節 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套用
一、遙感技術套用
二、地理信息系統套用
三、研究步驟和方法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三章 廈門城市森林的樹種選擇
第一節 城市森林樹種套用現狀分析
一、城市山地植被樹種組成
二、城市常用綠化樹種套用現狀分析
三、城市藤本植物的套用現狀
四、城市觀賞竹類的套用現狀
五、城市彩葉樹種的套用現狀
六、城市樹種資源利用策略
第二節 城郊景觀樹種引種及其觀賞利用價值
一、城郊景觀植物引種現狀
二、城郊珍稀瀕危樹種保存現狀
三、城郊引種植物觀賞價值評價
四、城郊引種植物在城市森林中的套用
第三節 城市公園樹種組成結構分析
一、城市公園喬木層林相組成
二、城市公園喬木樹種組成
三、城市公園灌木樹種組成
四、城市公園樹種結構因子分析
五、城市公園樹種結構主因子分析
第四節 城市行道綠化樹種的調查與評價
一、城市行道綠化樹種鳳凰木的調查
二、城市行道樹樹種評價與選擇
第五節 廈門城市森林的樹種選擇
一、城市森林景觀樹種選擇
二、城市森林抗性樹種選擇
本章參考文獻
第四章 廈門城市森林人工植物群落的配置
第一節 城市森林人工植物群落現狀分析
一、植物群落的概念及內涵
二、城市人工植物群落分布特徵分析
三、人工植物群落面積對樹種資源利用的影響
四、城市人工植物群落樹種豐富度調查分析
五、城市綠地植物群落生態結構分析
第二節 城市公園物種豐富度調查分析
一、城市公園喬木和灌木優勢種組成
二、城市公園植物加權平均物種分析
三、城市公園植物多樣性指數分析
第三節 生態因子對人工植物群落的影響
一、生態因子對人工植物群落的影響
二、人工植物群落與景觀效應的關係
三、人工植物群落與生態效應的關係
第四節 城市森林人工植物群落的建設
一、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結構
二、最佳化城市森林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
三、城市森林的垂直結構與水平結構
四、合理構建城市森林群落的途徑
本章參考文獻
第五章 廈門城市森林結構及其構建技術
第一節 城市綠地生態系統景觀結構分析
一、景觀生態學的基本原理
二、城市綠地系統景觀格局分析
三、城市綠地景觀結構分析與評價
第二節 城市山體植被的群落結構分析
一、山地植被的群落結構組成
二、山地植被樹種組成
三、山地植被多樣性指數分析
四、山地植被群落結構的因子分析
五、分析結論
第三節 城市林網化一水網化的建設布局
一、林網化與水網化的規劃理念與建設模式
二、城市林網化與水網化的建設布局
第四節 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一、生物多樣性的基本內涵
二、城市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三、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
四、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對策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六章 廈門城市防護林體系的建設
第一節 城市防護林體系的建設
一、城市防護林體系建設的原則
二、不同林帶結構的防風效果
三、城市防護林帶的樹種選擇
四、城市防護林帶建設規劃
第二節 海岸帶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綜合管理
一、海岸帶生態系統的特徵
二、海岸帶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
三、海岸帶綜合管理
第三節 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恢復與設計
一、濕地生態系統的特點
二、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恢復
三、濱海濕地生態系統設計
第四節 紅樹林濕地生態恢復
一、廈門市紅樹林的歷史變遷與現狀
二、紅樹林的育苗與生態恢複試驗
三、紅樹林恢復的關鍵技術
本章參考文獻
第七章 廈門城郊森林的改造
第一節 城市裸露山體的治理與恢復
一、裸露山體綜合治理方法
二、裸露山體植被恢復的樹種選擇
三、城市典型裸露山體的生態恢復
四、城市裸露山體治理的總體評價
第二節 城郊生態公益林的改造
一、生態公益林改造的意義
二、城郊森林的改造規劃
三、城郊森林的重點改造工程
四、城郊生態公益林改造實例
五、生態公益林改造的技術措施
本章參考文獻
第八章 3S技術在廈門城市森林建設中的套用
第一節 利用3S技術分析廈門城市森林網路格局
一、3S技術在城市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中的套用
二、套用衛星遙感影像分析城市地表植被變化
第二節 3S技術在城市森林環境監測中的套用
一、城市森林生態網路“3S”監測系統
二、城市熱島效應與植被覆蓋的遙感研究
第三節 基於ETM’影像的城市綠地景觀格局分析
一、城市綠地結構分析
二、景觀格局分析結論
本章參考文獻
第九章 廈門城市森林的效益分析與評價
第一節 廈門城市森林的效益分析
一、生態功能
二、景觀功能
三、社會服務功能
四、經濟功能
第二節 城市森林的評價指標
一、評價指標建立的原則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三、城市森林評價的一般程式
四、各評價指標標準值的計算
五、評價專家系統的建立
六、評價計算的結果及綜合分析
第三節 廈門城市森林的價值評估
一、城市森林的價值
二、濕地生態系統的價值
三、沿海防護林的價值
四、生態公益林的價值
本章參考文獻
第十章 廈門現代城市森林發展
第一節 城市森林建設的技術體系
一、城市森林建設的基本原則
二、城市森林建設的方法
三、城市森林建設的技術體系
四、廈門城市森林的管理措施
第二節 城市森林景觀規劃
一、景觀規劃的總體目標
二、城市森林景觀規劃
三、城郊森林景觀規劃
第三節 城市森林的發展展望
一、城市森林重點研究領域
二、城市森林的發展趨勢
三、結語
本章參考文獻

部分章節

第一章 廈門市基本概況
21世紀是生態文明的世紀,是可持續發展的世紀。森林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廈門作為中國東南沿海一座美麗港口風景城市,素有“海上花園”和“中國的夏威夷”的美譽,先後榮獲“全國綠化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花園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等稱號。廈門市已定位於建設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建設以城市森林為主體,城郊四周森林作為屏障的一個多層次、多功能、高效益的城市森林生態體系,構築一個綠蔭護“廈”、紅葉迎秋、花果溢香、萬壑鳥語,融森林、水體、地貌秀美景觀於一體的生態型海灣城市。因此,加快廈門城市森林建設,對於保護和改善特區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複合的生態系統,最佳化城區綠化水平,實現城鄉綠化一體化,加快開發森林生態旅遊,構築複合的層次結構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節 廈門市自然和社會經濟概況
廈門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具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特色,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廈門城市四季常青,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均氣溫20.9℃,適宜居家旅行,獲得“聯合國人居獎”和“最溫馨城市”的稱號。廈門作為國家計畫單列市,享有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並擁有地方立法權,是傳統對外通商口岸,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城市之一,現已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國際招商口岸之一。廈門原本為一島嶼,隨著高集海堤、廈門大橋、海滄大橋的相繼建成,廈門已由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轉變。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