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藍皮書

康養藍皮書

“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是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何莽副教授擔任主編,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聯合參與編寫,有關中國康養產業發展的權威性年度報告。該書由總報告、專題篇、需求篇、供給篇、區域篇、案例篇和借鑑篇七大篇章組成。內容豐富,視野開闊,具有很大的理論創新價值、產業發展借鑑價值,堪稱康養產業智庫的開篇之作。

發布單位

康養藍皮書的發布單位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信息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和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分別是我國老齡化領域、皮書出版領域以及康養旅遊學術研究方面最權威的單位,其中:
1. (即全國老齡辦,是國務院主管全國老齡工作的議事協調機構)信息中心是全國老齡辦的直屬單位,與1996年經中編辦批准成立的中國老齡協會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為“兩套牌子、一套人員”,主要職責是承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工作,主要工作任務是“為老齡事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老年人才信息網建設,老齡工作相關的調研、培訓與諮詢等”。本次發布的康養藍皮書,就是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信息中心貫徹“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十九大精神,在“開創老齡服務事業新局面”上所做出的實踐行動。
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是國內人文社會科學著作出版方面最具權威地位的專業學術出版機構,直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自成立以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先後策劃出版了一大批既有學術影響又有市場價值的系列圖書。其中,學術品牌“皮書”系列是其最具影響的代表出版物之一,皮書由一系列權威研究報告組成,在每年的歲末年初對年度各個領域的現狀和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和預測。按顏色分有藍皮書、綠皮書、黃皮書、白皮書等,藍皮書通常代表的是專業學者或研究團隊的學術觀點,如《經濟藍皮書》、《社會藍皮書》、《法治藍皮書》等,都是該領域的權威年度報告。
3.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著名旅遊教育與科研機構,連續十年國內旅遊管理學科排名第一,並成為中國大陸唯一一所進入該學科全球百強榜單的高校——全球排名第17位。同時,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是全國首批旅遊管理博士學位、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教育質量認證機構、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影響研究基地”、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管理與監測中心”依託機構,科研實力雄厚,在國內外享譽盛名 。

編委成員

主編

何莽,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助理,兼任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廣東省鄉村規劃技術指導專家、江門市旅遊智庫專家、江門市蓬江區政府顧問、崇州市政府顧問等,主要研究方向為康養旅遊與大數據、休閒與運動管理,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研究課題5項,發表學術期刊論文20餘篇,主持過10餘個旅遊發展規劃和企業管理諮詢等社會服務項目。中央組織部與共青團中央第16-17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掛職四川省興文縣縣委常委、副縣長(2016-2017)。

副主編

沈山,博士,教授,江蘇師範大學地理測繪與城鄉規劃學院副院長,國家註冊規劃師,國家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標準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央組織部與共青團中央第16-17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掛職四川省廣元市市長助理(2016-2017)。
杜潔,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全國中老年網副總編兼主編 。主要研究領域為老年社會學,組織全國孝行天下主題系列活動 。
方磊,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組織部與共青團中央第16-17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掛職四川省梓潼縣縣委常委、副縣長(2016-2017) 。

編委會成員

崔永偉,博士,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經濟師,眉山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市長助理(2015-2017) 。
王成慧,博士、教授、旅遊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央組織部與共青團中央第16-17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掛職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縣委常委副縣長(2016-2017) 。
於江泳,博士,國家食藥總局藥典委中藥標準處於江泳副處長,中央組織部與共青團中央第16-17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掛職四川省瀘州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2016-2017) 。
胡安安,復旦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教學研究部講師,復旦大學套用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 。
甄艷,博士,副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民族醫學研究室主任。
張磊,吉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所黨支部書記。
皮書編委的主要成員來自中組部第十六批博士服務團,他們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在掛職中獲得實踐經驗,從而使得康養藍皮書兼具理論性與實用性,有很強的決策參考價值;主編何莽博士,是目前國內從事康養研究的學者中,為數不多兼具政、學、商三界背景的學者,多元互動的知識和經驗背景讓該產業報告更具價值;皮書的副主編之一杜潔女士,是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事業發展部副主任,為皮書提供了最權威的老齡工作和老齡產業研究內容。

編寫歷程

首本《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助理、博士生導師何莽副教授擔任主編,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聯合參與編寫,編委會主要成員來自中組部、團中央第十六批博士服務團,他們在西部掛職鍛鍊期間,調研得知地方政府迫切需要發展康養產業卻找不到相應決策諮詢報告,於是產生編撰康養藍皮書的構想,並在掛職結束後付諸行動。
首本康養藍皮書的編寫和發布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編委會成立,時間為2017年2月至5月,主要著手成立編委會,構思藍皮書內容框架及研究方法等,向國內權威皮書出版機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提交《皮書準入論證申請表》並獲全票通過。編委會成員在做了大量調研和原始資料收集基礎上,全面開展資料整理工作。
第二階段是皮書立項評審,2017年6月中旬,編委會在廣東省江門市召開了專家研討會 ,根據當時調研進程和編寫進度,對康養藍皮書的內容框架、編委任務分工和編撰進度進行深入交流,全面提升和最佳化了相應內容,並於10月初形成了各章節初稿,議定了成果推廣方式。
第三階段為皮書編寫與修改,時間為2017年11月至12月,主要以初稿內容提升、完善和校對為主。同時,編委會還於2017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召集了50餘位全國康養研究領域的學者和業界專家,在中山大學召開了十九大後第一個以“健康旅遊與醫養結合”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康養產業學術研討會” 。隨後,康養藍皮書編撰人員根據會議研討成果,對首本康養產業藍皮書內容進行了擴充、糾偏和完善。經過編委會、編撰人員和社科文獻出版社編輯的反覆討論、修繕、校稿,我國首本康養藍皮書於12月7日正式定稿。
第四階段為出版和發布,主要是藍皮書出版前相關內容的補充、格式的修正以及出版和發布工作的籌備等。2018年2月5日,《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經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山大學旅遊學院聯合發布 ,標誌著我國首本康養藍皮書的正式面世。

康養藍皮書的特色與創新

一、創新性、系統性的概念體系構建
目前業界和學術界有關康養的解讀多限於單一領域的常識性描述,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概念體系和分析方法。《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在綜合目前有關康養主流解讀的基礎上,詳細梳理了康養相關的研究內容,並從理論層面將康養概念界定為“結合外部環境以改善人的身體和心智並使其不斷趨於更佳狀態的行為”;從生命長度、豐度和自由度三維角度,對康養行為進行了系統劃分;從康養目的、業態、資源等方面,對康養產業進行了詳細分類。三維一體,構建起完整的康養概念體系,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康養藍皮書編委會專家嘗試從最佳化康養產業組織與結構的角度提升產業績效,重在通過對“大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養生產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現狀的調研,構建更大範圍上的康養產業生態體系,達到促進產業鏈完善、增強企業聚群發展和提升產業組織效率之目的,以提升我國康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
二、中組部博士服務團的集體智慧
康養藍皮書編委會主要成員來自中組部、團中央第十六批博士服務團,他們皆具有博士學位,並且大多在部委機關和高校工作,被中組部選撥到西部基層進行掛職服務和鍛鍊。博士們在掛職中獲得了基層實踐經驗,深刻了解到各地康養產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同時又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來自部委或高校工作背景讓他們能夠將康養產業的基層觀察進行提煉和升華,從而使得康養藍皮書兼具理論性與實用性,有了很強的決策參考價值。如主編何莽博士,既有多年的企業工作經歷,後進入高校從事康養旅遊學術研究,又在基層政府負責主抓康養產業,是目前國內從事康養研究的學者中,為數不多兼具政、學、商三界背景的學者,由他負責主編更能提高該產業報告的實用價值。
三、國內最具專業實力單位的強強聯合
“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的出版單位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以中國社會科學院豐厚的學術出版和專家學者兩大資源為依託,是國內人文科學著作出版方面最權威的出版機構之一,先後策劃出版了著名的圖書品牌和學術品牌“皮書”系列、“經濟研究文庫”、“社會理論譯叢”等一大批既有學術影響又有市場價值的系列圖書。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有著權威和便利的康養信息收悉渠道和整理能力,而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從旅遊領域切實康養產業研究,具有很強的融通性,三者的強強聯合使得《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更個有權威性和影響力。

相關媒體報導與評論

首本康養產業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的完成與發布既是對十九大首次提出“醫養結合”與“健康中國”戰略的理論學習和貫徹,也是我國康養發展的標誌性事件,被譽為:康養產業智庫開篇之作,引起近百家主流媒體的關注和報導。部分參與報導的媒體如下:
我國首本康養產業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的編撰與發布,既是對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積極回響,也堪稱我國康養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人民日報中國經濟周刊
藍皮書對相關概念進行了辨析,界定康養的概念並進行討論,在大康養的語境下賦予康養更多的涵義,有助於後續研究的進一步開展。
——新華網
曾經,我們對康養的追求聚焦於生命的長度,藍皮書通過對生命的長度、豐度、自由度三位一體的概念分析,更加清晰、體系化了康養的需求和內容。
——中國網
該報告對康養產業體系進行了梳理,嘗試從最佳化康養產業組織與結構的角度提升產業績效,重在通過對“大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養生產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現狀的調研,構建更大範圍上的康養產業生態體系。
——中國青年報
藍皮書指出隨著康養產業的供給不斷增加,2030年中國老年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將達到20萬億元左右。中國康養產業的發展面臨著需求持續旺盛,而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
——中大新聞網
康養被認為是可以輕鬆實現遠距離異地供給的產業。對於資源稟賦較好的地區,可通過良好的產業形態滿足異地康養需求。
——全國中老年網
康養離不開“醫”,但我國600多個城市中多半沒有康復專科醫院。而康復醫學床位數也存在較大缺口,康養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東方衛視
老年人群和亞健康人群成為康養產業主要目標群體。據調查,中國16個百萬以上人口城市中,一線城市的亞健康人群占比明顯高於國內其他城市。
——北京晚報
隨著亞健康問題的日趨突出以及人們對健康問題的愈加重視,亞健康的防治需求日益增長,亞健康人群康養市場已成為中國康養市場最主要的組成之一。
——南方周末
2017年我國康養產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許多政府的政策、企業界的投資和多個領域的學者將目光瞄向了康養產業,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醫養結合”與“健康中國”戰略,更有將2017年作為“中國康養元年”的說法。
——人民健康網
在產業發展初期,康養離不開“醫”,醫療是康養的基礎,“醫養”結合是康養的基本要求。與傳統產業不同,康養產業的優勢在於可實現資源的異地供給。
——人民法制網
中國老年產業的規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將分別達到8萬億元和22萬億元,對GDP拉動分別達到6%和8%,產業遠景十分可期,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經濟的支柱之一。
——網易新聞
藍皮書重在通過對“大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養生產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現狀的調研,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醫養結合”與“健康中國”戰略。
——新浪新聞
康養的核心功能在於儘量提高生命的長度、豐度和自由度。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康養服務的人群是老年人群體和亞健康群體,但是在生命長度、豐度和自由度這三個維度下,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在這個體系里找到特定的位置。
——騰訊快報
藍皮書通過對相關概念進行辨析,界定了康養的概念並進行討論,在大康養的語境下賦予康養更多的涵義,有助於後續研究的進一步開展。
——搜狐新聞
該書由總報告、專題篇、需求篇、供給篇、區域篇、案例篇和借鑑篇七大篇章組成。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了“醫養結合”與“健康中國”戰略,《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的編撰與發布正是對十九大報告的積極回響。
——千龍網
首本康養藍皮書對康養概念和產業體系做了很好的梳理,能夠獲得大眾認可,能夠對康養產業發展起到指導和業界凝聚作用。
——南方網
該書把康養的核心概念梳理的非常清晰,報告的內容不流於形式,既系統又全面,是一本有思考、有深度、有價值的產業發展報告,能為企業投資和政府發展康養產業提供決策參考。
——北方網
由於地域差異主要因文化和經濟差異而生,可以推測出西北地區人群的健康狀況與其經濟發展滯後有密切關係,所以提高區域健康水平的第一步應是提高經濟生活水平。
——21世紀經濟報導
北京、上海、廣東等發達地區亞健康人群集中,西北地區人群的亞健康問題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顯示出更多的生理、心理和行為問題。而華東地區人群的亞健康狀況較好,相關生理和心理指標都顯示出更好的健康水準。
——財經網
康養藍皮書以中山大學旅遊學院何莽副教授為首的團隊,主要依託的是中組部博士服務團跨學科、跨專業、跨部門的組合力量,所出的成果既有理論價值也有實踐意義,是一種新型的藍皮書研究與編寫模式,也恰恰能夠彌合康養產業需要聚合多方力量的特點。
——經濟網

專家點評

首本《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以及將連續出版的康養藍皮書系列,不僅可以為政府推動康養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參考與支撐,也能為企業投資康養產業提供諮詢信息,同時為業界和大眾提供康養產業的學術解讀,這將有助於促進我國康養產業發展,有助於促進國民生活健康和全民休閒質量的提升。
——保繼剛,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院長
首本康養藍皮書的發布值得慶賀,主要由中組部、團中央博士服務團成員組成的編委有魄力、有責任感、敢於擔當,他們集合團隊智慧研究康養的做法,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博士敢於攻堅克難的寶貴精神。首本康養藍皮書作為新事物難免會面臨一定爭議和質疑,希望編委會能夠保持創新的膽量和堅定的信心,繼續認真做下去,把康養藍皮書做的更加深入、全面、有價值。
——李偉,全國老齡辦信息中心主任
首本康養藍皮書對康養概念和產業體系做了很好的梳理,能夠獲得大眾認可,能夠對康養產業發展起到指導和業界凝聚作用。建議今後進一步研究產業相關指標體系,對行業產值進行測算,對區域競爭力作出評估,對案例選擇制定標準,進一步突出報告的學術水平和行業指導價值。
——謝壽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
我國首本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的成功發布,是康養產業發展的一件大事,可謂適逢其時,體現了編委會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任文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區域發展出版中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