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纏枝花卉筒形蓋罐

康熙青花纏枝花卉筒形蓋罐

下層為扁珠形塔,腹部徑2.5厘米,繪青花雙圈,下半部收斂到徑1.5厘米,與蓋的主體相聯。 蓋底削平為徑7.1厘米、高超0.3厘米、厚0.2厘米的一圈凸起,其外平削露胎似二層台,與罐體相吻合。 蓋體與抓手間繪青花三圈,口沿部為寬0.7厘米的斜形席紋。

基本信息

康熙青花纏枝花卉筒形蓋罐是平潭海域出水的清代外銷瓷器,品相完好,器身為直筒形,通高20厘米,口徑8.2厘米,罐高10.5厘米,蓋高9.5厘米。內壁可見多條拉坯弦紋,通體施釉,釉色白中泛青。口沿

康熙青花纏枝花卉筒形蓋罐康熙青花纏枝花卉筒形蓋罐
平露胎。足部高0.4厘米、寬0.3厘米,露胎,呈小泥鰍背狀,足外徑7.7厘米,削出留有寬0.15厘米的帶釉一圈,形成小二層台。足底平坦,畫青花雙圈。罐口處畫一圈寬0.5厘米的連續斜行席紋圖案,罐腹微內斂,外壁飾以青花纏枝花卉。圖案繁雜,儘管仍屬中國傳統紋飾,卻明顯地表露出異國情調。罐蓋豐肩狀如半球,以下部分與地面垂直。蓋頂有如同葫蘆狀的抓手,高3.7厘米,旋制。抓手上層頂徑約1.7厘米,似尖頂小桃,上半部分以青花平塗,下半部分露白,與下層連線處有青花雙圈隔開。下層為扁珠形塔,腹部徑2.5厘米,繪青花雙圈,下半部收斂到徑1.5厘米,與蓋的主體相聯。蓋底削平為徑7.1厘米、高超0.3厘米、厚0.2厘米的一圈凸起,其外平削露胎似二層台,與罐體相吻合。蓋體與抓手間繪青花三圈,口沿部為寬0.7厘米的斜形席紋。其餘地方為纏枝花卉,與罐體紋飾相呼應。

器物描述

青花發色呈“翠毛藍”,正是這種釉色使青花瓷被外國人譽為“中國瓷器的藍寶石”,最能體現康熙青花的典型特徵。罐身加蓋時頗似一座風格簡約的拜占廷式穹窿頂建築。

文物點評

清代瓷器的外銷途徑以海運為主。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開放海禁以後,中國瓷器通過民間渠道大規模運銷海外。除了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傳統的外銷重要市場外,歐洲市場也有所擴大。荷蘭、英國等大公司大批訂購我國生產的瓷器,轉手輸入各國市場供選購;另有相當一部分為私人訂製,由國外根據需求提供樣本,按照訂貨契約生產。數量雖然不多,但其造型風格獨特,裝飾紋樣精美別致,既有中國傳統的工藝特色,又體現精細典雅的歐洲格調;大多是“紋章瓷”或“徽章瓷”以及“餐具”或“咖啡具”等。這些瓷器胎坯細膩、質地瑩薄、釉色俱佳,精美絕倫。當時歐洲上流社會都以家裡能夠擁有、陳設中國瓷器為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