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臨董其昌書法

康熙帝臨董其昌書法

錄文:龍尾之質,鳳池之凹。 其紋柳浪,其韻雲璈。 爾不余出,亢彼奎章。

【簡介】
康熙帝(1654—1722)臨董其昌書法
創作年代:1694年作

錄文:龍尾之質,鳳池之凹。端井妙東,昆吾寶刀。真如兔角,贗似牛毛。神藏鬼護,余也實遭。其紋柳浪,其韻雲璈。不砥而平,不危而高。月當圓魄,門樽星杓。如玉有筍,如琴有軫。非鸜鵒來,乃璇璣本。女手之膩,文以是引。石室參羅,雲台可準。婁明雖瑩,泚最詎殞。昔余東壁,子虛長揚。爾不余出,亢彼奎章。今命爾翼,畢世相將。余如木經,觜距忽張,月氏非遠,芝房非祥。延於世胄,箕裘之藏。歲次鶉火,日中星昂。太史銘作,永存瑰寶。
款識:閩人林生持古硯來,傳自宋邱舊物。余收之研,有眼二十八,適符列宿之數,遂概括其名為誥。甲戌夏日臨董其昌書
鈐印:康熙御筆之寶(白文)、體元主人(朱文)、萬機餘暇(朱文)、三無九有(朱文

尺寸:284.5×141cm

介紹:
款識:閩人林生持古硯來,傳自宋邱舊物。余收之研,有眼二十八,適符列宿之數,遂概括其名為誥。甲戌夏日臨董其昌書。
鈐印:康熙御筆之寶(白文)、體元主人(朱文)、萬幾餘暇(朱文)、三無九有(朱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