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世界

內容介紹

伊曼努爾?康德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一生都在關注人類最基本的問題:
我能夠知道什麼?
我應該做什麼?
我可以期望什麼?
人是什麼?
他認為,從生存的角度看,人雖然是一種自由行動的、能夠作些自我改變的生物,但這種自由融入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從理智的角度看,世界歷史的進程表現為普遍的混亂,沒有目標和秩序,充斥著愚蠢、強制機制和破壞力量。康德基本上相信,人是由彎曲的,而不是筆直的材料製成的。
當然,有人認為他的生活是波瀾不驚的,而他的著作是晦澀難懂的。正值這位偉大的哲學家逝世206周年之際,這位義無返顧地獻身於非獨斷主義的批判哲學的思想家的傳記得以出版。在這部引人入勝的康德傳記中,曼弗雷德?蓋爾獨巨匠心地將這位充滿世俗智慧和人類智慧的哲學家的生活傳奇與其在現代思想史和影響史上構成頂點的重要著作結合在一起。康德的世界是我們理想的世界,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幾乎所有重大的精神挑戰和政治挑戰,康德都已經作了明確的表述——從和平問題到可言和可思的界限,直到宗教的、深奧的信仰形式的要求。與此同時,這個世界還暗示了某些任何事實的描述和解釋都無法理解的東西:道德世界的道德準則。在這個道德世界中,全體公民都能享有自由和平等,而理性的論壇雖然享有爭論的權利,卻不享有戰爭的權利。設身處地地把握康德哲學的現實意義,就是《康德的世界》最大的心愿。

作者介紹

曼弗雷德?蓋爾(Manfred Geier),1943年出生於特拉波,現居漢堡。1973年,他以諾姆?喬姆斯基的語言理論和美國語言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在漢諾瓦大學教授語言學和文學研究多年。蓋爾出版的著作有:羅沃爾特專題研究叢書(Rowohlt-Monographien)中的《維也納學派》、《卡爾?波普爾》以及羅沃爾特百科全書系列中的《哲學家們的語言遊戲》、《漠然置之的幸福》和《虛假的。人造世界中的生活》。
譯者簡介:
黃文前,女,中央編譯局研究人員,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師從於葉秀山先生,研究方向為德國古典哲學。
張紅山,男,中央編譯局研究人員,畢業北京大學哲學系,師從於韓水法先生,研究方向為德國古典哲學。

作品目錄

前言
學莫便乎近其人—譯者序
第一章我已經給自己選擇了道路(1)
1.小男子漢如何變為世俗智者康德(3)
2.第一聲啼哭(5)
3.一個滿足的孩子 (10)
4.受奴役的青年時代(16)
5.嶄露頭角的天才(30)
第二章頭頂的星空(45)
1.康德如何從混沌中重新創造世界(47)
2.站在伊薩克?牛頓的肩膀上(50)
3.宇宙碎形(61)
4.上帝的計畫(70)
5.地球以外的生物、靈魂轉世、內心喜悅(79)
第三章我不知道是否有神靈(89)
1.冥界旅行(91)
2.模糊的概念和神秘的表象(92)
3.視靈者斯威登伯格(102)
4.偽經驗(107)
5.釋夢(112)
第四章唯有批判的道路仍是敞開的(121)
1.康德對哲學的革命(123)
2.第二選擇的教授職位(126)
3.陷入危機(132)
4.我、上帝和整個世界(142)
5.在純粹理性批判的領域(158)
第五章勇敢地使用自己的理智!(173)
1.一位啟蒙思想家的座右銘(175)
2.什麼是啟蒙運動?(178)
3.勇敢的獨立思想者(191)
4.自己造成的監護權(202)
5.康德的性格(207)
第六章我內心的道德法則(221)
1.介於善良意志和極端邪惡之間(223)
2.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226)
3.向實踐理性的三次轉變(233)
4.沒有上帝的道德(246)
5.普魯士的第一次文化鬥爭(254)
第七章垂死之人(269)
1.最後的著作、最後的問題、最後的歲月(271)
2.革命的激情(273)
3.延長生命的藝術(286)
4.遺著或最後的轉變(295)
5.這很好(303)
附錄(313)
年表(315)
參考書目(320)
譯後記(3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