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閭

主治行瘀,祛濕。治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生於林下、山坡、原野陰濕地。分布廣東、江蘇、浙江、安徽及東北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拼音名】 ān Lǘ
【別名】庵蘆(《本草經集注》),庵閭草(《千金翼方》),庵閭蒿(《廣利方》),淹茼(《履巉岩本草》),覆閭(《綱目》),臭蒿(《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為菊科植物庵閭的全草。8~9月割取全草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高30~90厘米。葉互生;基部葉有柄,葉片闊卵形,葉基楔形,邊緣有大小不等的缺刻狀粗鋸齒;莖生葉幾無柄,倒卵形,上部有缺刻狀鋸齒,齒端有刺尖;愈向上葉形愈小,梢部葉披針形,2~3淺裂或不分裂;葉片質較厚,上面綠色有細毛,下面色淡密被綿毛。小花梗生於莖上部葉腋間,集成總狀圓錐花叢;每一頭狀花序球形,直徑3~4毫米,常彎垂,總苞3~4列,外層形小,卵形,中層較大,橢圓形,均無毛,花托外圍小花雌性,中間小花兩性,均為管狀,淡黃色,兩性小花花柱分枝先端為披針形突漸尖。瘦果長約2毫米。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於林下、山坡、原野陰濕地。分布廣東、江蘇、浙江、安徽及東北等地。

藥效及服用

【性味】辛苦,溫。
《藥性論》:"味辛苦。"
【功能主治】行瘀,祛濕。治婦女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①《乾金翼方》:"治折腕瘀血,庵閭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日三。"
②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濕。治風濕關節痛。"
③《藥材資料彙編》:"散瘀血,止痛,通經,利尿,消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搗汁飲。
【附方】 ①治諸瘀血不散,變成癰:生庵閭蒿,搗取汁一升服之。(《廣利方》)
②治風濕關節痛:庵閭五錢至一兩。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備註】本植物的果實(庵閭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