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內亞共和國體育場

簡介

幾內亞共和國體育場位於西非幾內亞共和國首都科納克里。科納克里坐落在幾內亞卡戶姆半島,西瀕大西洋。當地城市規戈部門在其未來的體育中心用地劃出一塊方正的區域,作為本體育場的建設場地。

平面圖平面圖
體育場建設規模為5萬座,可舉辦大型國際綜合體育賽事。

中國援建

科納克里市區西北20多公里外,中國援建的幾內亞體育場正在建設中。這座能容納5萬人的體育場耗資3.38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將是西非地區最大的體育場。幾內亞人在申辦2015年非洲杯時由於缺乏體育場和酒店沒能如願,在這個體育場建成後,幾內亞打算再申辦2019年的非洲杯。
在幾內亞援建這個“西非地區最大的體育場”並非易事。項目施工技術組組長蔡立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由於幾內亞政局不穩,有時連水、電這樣的基本供應都沒法保障。因為工地上丟東西的事常有發生,夜裡還能聽到槍聲,項目組不得不請當地軍警和保全保護工地安全。除安全因素外,在幾內亞,絕大多數中國工人都得過瘧疾。體育場項目已到尾期,目前仍有230多名中國工人和300多名當地工人。蔡立志說,當地工人每月工資約1000元到1200元人民幣,“這在當地算是不錯的收入,幾內亞科級公務員的月收入只有大約100美元”。
幾內亞體育場項目是中國援非項目的一個典型。上世紀50年代中國開始對外援助起,非洲就是中國最主要的援助地區之一,在非洲的絕大部分國家,都能看到中國援建的公路、學校和體育場。60年來,中國已有55萬人次參與了援助非洲,其中犧牲的援建者有700多名,最小的只有22歲。然而,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卻遭到西方媒體的非議。過去兩年,有關“中國為石油而擴大在奈及利亞和幾內亞投資”、“中國加倍對非洲援助以換取原材料”等論調出現在一些歐美國家的媒體上。路透社4月26日甚至稱,“中國項目很少使當地人受益,很多項目的原材料和工人都直接來自中國”,此外,中國只和蘇丹、安哥拉那些擁有能源和原材料的國家培養關係,“藉此推動自身經濟的發展”。

設計構思

方案從地域環境特徵著手,運用流暢的曲線,勾畫建築外輪廓,使體育場既似水波蕩漾,又仿佛一彎新月,體現幾內亞國土的版圖書抓正,同時也彰顯海濱建築清逸靈動的個陛。設計中注重色彩的運用,把幾內亞國旗中的紅、黃、綠三色在建築上加以運用,營造簡潔大方、穩重的體育中心建築形象,突出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體育精神。整個體育場以先進的技術為基礎,力圖塑造完美的形態,形成標誌性的地區建築。
總平面布懇本工程屬於綜合性體育場,各類人、車流線複雜繁多,設計中採用分流方式。普通觀眾由場地四周城市道路進人四個大型集散廣場,通過台階出人體育場二層平台。貴賓出人口設在西廣場,運動員由東廣場進出,新聞記者、賽事官員、裁判、器材、殘疾人均各有出人口,基本保證各類流線各行其道,互不干擾。停車場布置在場地東南、西南、西北區域,主體育場東J匕角留有訓練場,南面主廣場沿城市幹道一側為70m寬城市綠化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