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詩牆公園

常德詩牆公園

常德詩牆公園位於常德市沅水防洪牆外側,是"三山三水"之沅江風光帶的主體景觀,占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常德古名武陵,建城兩千餘年,素稱文物之鄉。

詩牆命名

國家投資一億零八百萬元,以2.92公里長的防洪牆為載體,修建一座旨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詩牆,命名為"中國常德詩牆"。中國常德詩牆,薈萃中國當代名家詩詞、書法、美術精品鐫刻於一牆。被稱為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曾獲基尼斯總部命名"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並被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稱讚為"一大創造"。中華詩詞學會授予它"全國詩教先進單位"稱號。

詩牆簡介

全長6華里,分《百代滄桑》、《名賢題詠》、《武陵佳致》、《蘭芷風華》、《華夏新聲》、《五洲擷英》六大篇章,選刻自先秦以來有關常德的詩作和中外名詩1267首。詩詞用書法形式表現,由全國包括港澳台在內的948名書法家書寫,真、行、隸、篆、草集於一牆。其間刻嵌43篇精美的中外石壁畫。各大篇章牆名和篇名,分別由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趙朴初、沈鵬、啟功、顏家龍、孫其峰、王學仲和蕭嫻、張仃、臧克家、方毅、陳天然等題寫,曹禺、舒同、吳作人生前也分別作了"武陵風流"、"風景這邊獨好"等題簽。詩牆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積極的思想內容和精美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八方來客。當代詩、書、畫界譽它為"三絕詩書畫"、"亘古展開的藝術長卷"、"明邦首創"、"中華一絕";台灣著名學者余光中稱它為"詩國長城"、"半部文學史"。
武陵閣高矗七層,為四閣中最大一閣,內設詩牆博物館。
春申閣是詩牆第二大閣,為紀念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而修築。
以朗州司馬劉禹錫"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倒碧霄"而命名的排雲閣。
為紀念近代著名資產階級革命家宋教仁(常德桃源人,號桃源漁父)而修建的漁父閣

詩牆夜景詩牆夜景

詩牆歷史

中國常德詩牆的修建是源於原市政協委員伍順生先生的創意。1991年,伍順生提出利用整治護城防洪大堤的機會,把大堤建成既能防洪,又有文化品位的藝術牆,常德市委、市政府很快採納了這個提議,以城區沅江防洪大堤為載體,歷時10年修建了這座具有鮮明藝術特色的大型文化工程。
2000年,常德市委、市人民政府實施“詩牆、外灘、沅水梯次開發”的方案,搬遷詩牆外灘砂卵石場,拆除原所有建築物,精心打造詩牆公園。經過3年建設,形成了6華里長的風光帶。園內植銀杏、香樟、楊柳、榕樹等樹木共130多種,植耐水草皮6萬多平方米,各種景點和五陵奇觀點綴其間。
2000年9月5日,上海吉尼斯總部正式對其命名“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使它載入了世界文化工程的史冊。
詩牆薈萃了中國當代名家詩詞、書法、美術精品鐫刻於一牆,被稱為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詩牆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積極向上的思想內容和精美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八方來客。當代詩、書、畫界譽它為“三絕詩書畫”、“亘古展開的藝術長卷”、“名邦首創”、“中華一絕”;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稱它為“詩國長城”、“半部文學史”;國家著作權部門認為它具有很大的開發利用價值。2000年3月和4月,中華詩詞學會和中國詩人(新詩)分別組成考察團赴常德實地考察,都讚譽“詩牆堪稱‘環球第一牆’!是中國當代文化建設極具創造性的偉大工程,開創了當代文化建設特別是碑林文化建設的先河”。

詩牆詩牆

藝術格局

常德詩牆全長8華里,分《百代滄桑》《名賢題詠》《武陵佳致》《蘭芷風華》、《華夏新聲》、《五洲擷英》篇。加上2005年開始續建的《時代風采》和《千古絕唱》,共八大篇章。
詩牆選刻自先秦以來有關常德的詩作和中外名詩1530首。詩詞用書法形式表現,由全國包括港澳台在內的1213名書法家書寫,真、行、隸、篆、草集於一牆,精彩紛呈。其間刻嵌43篇精美的中外石壁畫。各大篇章牆名和篇名,分別由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趙朴初、沈鵬、啟功、顏家龍、孫其峰、王學仲和蕭嫻、張仃、臧克家、方毅、陳天然等題寫。
曹禺、舒同、吳作人生前也分別作了“武陵風流”、“風景這邊獨好”等題簽。詩牆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積極向上的思想內容和精美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八方來客。當代詩、書、畫界譽它為“明邦首創”、“中華一絕”。徜徉在詩牆旁,常德豐富的荊楚文化和湘湖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百代滄桑》反映常德歷史風雲,時代變遷。選刻詩詞259首。其中,有“善卷讓王”的古老傳說,有“春申保國”的歷史記載,有李自成“禪隱夾山”的真實考證,有一代散文大師沈從文筆下的《常德的船》的勝景描繪······
《名賢題詠》反映古今名賢涉足武陵,歌詠常德。選刻詩詞144首。這裡,有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劉禹錫,題詠常德的傳世佳篇。
《武陵佳致》反映常德名勝美景,自然風光。選刻詩詞243首。瀏覽該篇,“極目楚天舒”、“桃源仙景”、“壺瓶飛瀑”、“德山神韻”、“柳葉輕舟”、“花溪鷺渚”、“瀟湘八景”等,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
《蘭芷風華》反映常德人文物況,民俗風情。選刻詩詞261首。這裡,“沅有芷兮澧有蘭”的吟唱得到充分展示。湘君、湘夫人的傳說;宋玉、李群玉的音容;湖上“采菱”的歡歌;山間“竹枝詞”的傳唱;獨具特色的擂茶、儺舞、絲弦·····是那樣源遠流長,令人如痴如醉。
《華夏新聲》篇是詩牆的第五篇章,放眼祖國,看中華民族崛起。選刻詩詞253首。“虎門銷煙”的抗爭,“五四”洪流的吶喊,“武昌起義”的槍聲,“長征”勝利的開顏,開國大典的盛況和香港、澳門的回歸,一個半世紀的重大事件,如一幕幕威武雄壯的話劇呈現在眼前。
《五洲擷英》篇是詩牆的第六篇章,面向全球,領略世界文明。選刻五大洲54個國家的名家名詩111首。莎士比亞、歌德、拜倫、雨果、普希金······群星燦爛,風采怡然。是不可多得的世界詩歌薈萃篇。
《千古絕唱》篇是詩牆的第七篇章,本篇選刻先秦至清末歷代句詩213首。作品不斷代:詩詞歌賦各種源流兼收並蓄;名家巨擘作品擇其精要,少數民族和女詩人亦不疏漏。詩詞從風騷到當代一脈相承,各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囊括無遺。牆名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馮其庸題寫,篇名為國學大師文懷沙題寫。
《時代風采》篇是詩牆的第八篇章,本篇追蹤採摭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時代風采。選刻詩詞50首。新的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春潮湧起,堅持科學發展觀、“九八”抗洪、三峽大壩建成和抗“非典“等等,事牽國計民生且取得重大成果的大事在詩篇中得以生動反映。牆名為西泠印社副社長劉江題寫,篇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鐸題寫。

交通指南

市內交通:乘2路、40路至武陵開發區,或武陵廣場下車,然後再走兩分鐘至詩牆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