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友

師友,古人非常重視一個人的交遊往來。

1.老師和學友的合稱,現泛指可以向其求教請益、切磋道義的人。

古人非常重視一個人的交遊往來,魏晉·應璩詩云:“子弟可不慎,慎在選師友。師友必良德,中才可進誘。”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云:“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紅樓夢》第一回批評賈寶玉的不成器,稱其“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都特指求學時代的老師、學友。宋·趙蕃《聞曾裘父丈亡追用前韻寄審知二首》:“師友淵源說宗派,要君文字飽研磨。”也講究師承淵源關係。唐·皎然《寄昱上人上方居》:“厭向人間住,逢山欲懶歸。片雲閒似我,日日在禪扉。地靜松陰遍,門空鳥語稀。夜涼疏磬盡,師友自相依。”宋·丘葵《臘月二十九日陳萬石石室呂潛心三兄相訪夜坐》:“二十年前舊師友,一燈相對坐談玄。爐香茗椀不須睡,惟有今宵是舊年。”已經從師承淵源泛化開來,指相知相得的深交厚誼。明代杭州人徐象梅兩浙名賢錄》記沈燴,稱其“弱冠舉於鄉,閉戶手一編,與弟炤相師友”,清·黃宗羲《董在中墓志銘》:“若余於董氏,則有師友偲偲之力。”這裡的“師友”即泛指可求教請益、切磋道義之人了,這一名詞明顯大齡化、高齡化,用在成年人身上,特指亦師亦友一類長輩或平輩交遊。

師友師友談記
中華書局2002年重印本宋·李廌著,一卷,記蘇軾、范祖禹、黃庭堅、秦觀、晁說之、張耒等談話,多名言格論。

2.職官名。職掌輔導、陪侍諸王左右職責。

據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北周有太子宮正、太子宮詹官名,均為太子師友之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