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之神

希臘之神

希臘之神,是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即奧林波斯十二主神,其代表有:宙斯(Zeus)、赫拉(Hera)、阿波羅(Apollo)、阿爾忒彌斯(Artemis)、雅典娜(Athena)、阿瑞斯(Ares)、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阿芙洛狄特(Aphrodite)、赫爾墨斯(Hermes)、得墨忒爾(Demeter)、波塞東(Poseidon)、狄俄尼索斯(Dionysus)。

十二主神

眾神列表

1.宙斯(Zeus):宇宙的最高主宰,奧林波斯之王,眾神之神,掌管天界眾神和大地、世間萬物。

2.赫拉(Hera):宙斯的姐姐和妻子,代表已婚女性的美德和尊嚴。商業之神,已婚婦女的守護神[懲罰不忠的丈夫]。

3.阿波羅(Apollo):宙斯與勒托之子,音樂與詩歌的保護神,太陽神等。

4.阿爾忒彌斯(Artemis):阿波羅孿生姐姐,狩獵女神,原始大自然的女神。

5.雅典娜(Athena):宙斯與墨提斯的女兒,智慧女神,女紅之神,藝術女神,軍事策略的女神,知識之神,雅典城的創立者和保護神。

6.阿瑞斯(Ares):宙斯與赫拉之子,戰神,戰士的保護神。

7.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宙斯與赫拉之子。司人間火焰的火神,諸神的鐵匠,火神,製造神,工匠和手工業者的保護神。

8.阿芙洛狄特(Aphrodite):專司女性魅力與美貌的愛與美之女神,愛神,美神,情慾之神,最美的神。

9.赫爾墨斯(Hermes):諸神的使者,傳令神,競技之神,旅行者之神,信使之神。

10.得墨忒爾(Demeter):宙斯的姐姐,地神。

11.波塞東(Poseidon):宙斯的哥哥。海神。

12.狄俄尼索斯(Dionysus):宙斯與塞墨涅之子。酒神,農業、戲劇、宴會之神。

(或:赫斯提(Hestia):宙斯的姐姐,克羅諾斯和瑞亞的大女兒。主管天上人間一切灶火的爐灶女神)

宙斯

朱庇特

希臘之神 希臘之神

希臘文:Zευδ;拉丁文:Zeus

古希臘神話中的至高神,眾神與世人之父,奧林波斯神族之首。宙斯有眾多子女。第一個妻子智慧女神墨提斯的孩子為雅典娜和波洛斯;第二個妻子忒彌斯生三時光女神和三命運女神。宙斯與赫拉生戰神阿瑞斯、工匠神赫菲斯托斯、青春女神赫伯。宙斯與勒托生阿爾忒彌斯與阿波羅,與邁婭生赫爾墨斯,與得墨忒爾生佩爾塞福涅,與歐律諾墨生美慧女神,與謨涅摩敘涅生9繆斯女神。宙斯同凡間女子塞墨勒生酒神狄奧尼索斯。宙斯與忒拜王安菲特律翁之妻阿爾克墨涅生赫拉克勒斯,與阿爾戈斯王阿克里西奧斯之女達那埃生佩爾修斯;與勒達生海倫、卡斯托爾和波呂杜克斯,等等。宙斯為希臘固有之神,其名源於印歐語,意為“明朗的天宇”。宙斯為克羅諾斯與瑞亞之子,與海神波塞東、冥工哈得斯、天后赫拉、農神得墨忒爾等為親兄弟姊妹,宙斯屬第3代神,第2代父神——提坦諸神即為他所推翻。宙斯之父克羅諾斯惟恐被其子取而代之,瑞婭每生一子,他便吞入腹中。宙斯降生後;瑞婭以襁褓裹石,哄騙克羅諾斯吞之,而嬰兒卻暗中送往克里特的迪克特山中。他在那裡得到了庫雷特人的保護,由兩女神用山羊奶餵養。另說,瑞婭在迪克特一山洞中生宙斯,爾後,將嬰兒托與庫雷特人和庫里班特人。他們用阿瑪爾泰婭的山羊奶哺育宙斯。克里特之宙斯的最古老的表征(雙面斧),依然留存於克里特。雙面斧為一種法器,據說,既可窒息生命,又可賦與生命;既有毀滅之力,又有創造之力。雙面斧的造形,置於一牡牛的兩角之間。此牛在克里特同樣被視為宙斯的化身(宙斯曾化身為牡牛,劫走歐羅芭)。魔怪彌諾托棲身於迷宮,被視為克里特之宙斯的異體。古老宙斯的形象問扎格琉斯相接近。扎格琉斯後被描述為宙斯之子。

在有關奧林波斯之宙斯的神話體系中,宙斯棲身於克里特,是一種古老的遣存。在德爾斐有崇拜古老聖物之風,所謂“聖物”,即是克羅諾斯吞入腹中之食,或作為嬰兒宙斯肚臍之石。

宙斯長大後,聽從墨提斯之言,誘使其父克羅諾斯服下催吐藥劑,他的兄弟姊妹得以安然脫離其父之腹。為了酬謝宙斯,他們以雷電相贈。後來,為了爭奪統攝權,宙斯同克羅帶斯及其他提坦神相搏。這場搏鬥持續10年之久。百臂巨靈為宙斯助戰;基克洛普斯為他鍛造雷電。提坦諸神戰敗,被打入塔塔羅斯。宙斯、波塞冬和哈得斯三兄弟分享統攝權。宙斯司掌天宇,波塞冬司掌海洋,哈得斯司掌冥世。宙斯作為天宇之神,司掌天氣和雷電;可聚集和驅散烏雲,只要他抖動盾牌,便會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宙斯這—千形象,為眾多地域性司掌天氣之神渾融而成。在古老時期,宙斯集生與死的職能於—身。他統攝地上和地下,主持對死者的審判,因此又稱為“宙斯·克托尼奧斯”(意為“地下之宙斯”)。科林斯地區即有崇拜宙斯·克托尼奧斯之風。後來,宙斯卻只是光明的化身。在父權制時期,宙斯則囿於奧林波斯山,被稱為“奧林波斯之宙斯”。宙斯地位的確立,經歷了種種阻難。蓋婭曾遣她所生之子提豐作祟,宙斯以雷電戰勝這一魔怪,一說,宙斯將提豐打入塔塔羅斯。另說,宙斯將埃特納山壓在提豐身上。與地下魔怪的搏鬥為時良久。蓋婭又生眾多巨靈,新的爭端再度爆發。

宙斯和奧林波斯眾神同魔怪的搏鬥,導致神代的更替。宙斯取代克羅諾斯,據奧爾甫斯的神譜,歐律諾墨和奧菲翁被視為最古老的主宰,先於克羅諾斯和瑞婭,似為蛇形靈體,曾據有奧林波斯山,同樣懾服於強力,被打入海洋深處。宙斯也面臨統攝權被其子奪去之虞。宙斯與其近親展開權力之爭。赫拉、波塞冬和雅典娜、阿波羅與宙斯相抗衡,宙斯得到忒提斯之助。忒提斯為古老海神涅柔斯之女、被推翻的奧林波斯女主宰歐律諾墨的姊妹,她召來百臂巨靈使宙斯的對手望而生畏。宙斯作為新生的奧林波斯之神,求助於地神所生的魔怪,並與諸如此類魔怪搏鬥。奧林波斯之宙斯被視為眾神和世人之父,而他對奧林波斯神族的統攝並不十分穩固。他的前景往往莫不可測。聽信地神蓋婭和天神烏蘭諾斯之言,宙斯將墨提斯吞入腹中,以免她生一強於自身之子。蓋婭之女忒彌斯告知宙斯一奧秘(此奧秘亦為普羅米修斯所知):忒提斯即將生一強於宙斯之子。於是,宙斯斷然不與忒提斯結合,而將她嫁與佩琉斯,從而,導致特洛伊戰爭的爆發,以滿足地母蓋婭之所求。宙斯的第二個妻子為正義之神忒彌斯。他們所生之女霍萊使神祇和世人的生活有條不紊,所生之女

摩伊拉為命運女神,宙斯則不為命運女神所左右。宙斯所統攝的奧林波斯世界,大為改觀。宙斯與歐律諾墨所生之女卡里忒斯(即美惠女神)賦與生活歡快、樂趣和優雅。宙斯之妻得墨忒爾已非生育魔怪的地神,而是司掌耕地之神。甚至哈得斯劫走宙斯之女佩爾塞福涅,也是得到宙斯的默許。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為宙斯生9繆斯女神,這樣,宙斯便成為靈感、學術和藝術之源。宙斯的第三個妻子赫拉居於至關重要的地位,被視為婚姻的保護神。宙斯生育諸神,賦予世界以法律、秩序、學術、藝術、道德準則,使世界逐漸改觀。而在許多神話中,宙斯那種古老的、前奧林波斯的景況清晰可見。他與繆斯女神卡莉奧佩相結合,生科律班忒斯,即至尊之母基伯勒的侍奉者(相傳,她們曾在克里特護佑嬰兒時的宙斯)。宙斯依然據有其古老神器——雷電,他以強力鎮壓反抗或施行懲罰。

奧林波斯之宙斯被視為世人公社、城邦生活的佑護者,被視為屈辱者和祈禱者的佑護神,其他神唯其命是從。他賦予世人以法制,規定整個社會秩序,庇護人民大會和議事會,監視古老習俗和宗教儀禮的恪守。宙斯似乎是生活律則、一切生物的創造者。宙斯被視為全能的主宰。他決定世間的禍福。在戰爭和競技中,他又是勝利的賜予者。奧林波斯之宙斯又被視為眾多英雄之父,這些英雄將其神意和善良意願付諸實現。宙斯諸子有:赫拉克勒斯、佩爾修斯,狄奧斯庫羅伊、薩爾佩冬,著名的王者和智者彌諾斯、拉達曼提斯和埃阿科斯。宙斯佑助眾英雄剪除地下魔怪,譴責以阿瑞斯為代表的征戰所帶來的流血和厄難。在有關眾英雄之生的神話中,古老的拜物教的情節屢見不鮮。例如,宙斯化身為金雨與達那埃幽會,攜帶雷電與塞墨勒相會,化身為牡牛

將歐羅芭劫走,化身為天鵝與勒達相會,化身為蛇與佩爾塞福涅相會。古老的獸形說的情節同樣比比皆是:宙斯曾將其鍾情者化為動物(將伊奧化為牝牛,將卡莉斯托化為牝熊),以避赫拉的耳目。

宙斯既是“世人和眾神之父”,又是威嚴的懲罰者。普羅米修斯盜取赫菲斯托斯爐中之火以助世人,竟遭宙斯嚴懲,被禁錮在高加索山崖。宙斯曾數度滅絕人類,以期造所謂“完人”。他曾降下滅世洪水,唯有普羅

米修斯之子杜卡利翁及其妻皮拉倖存於世。宙斯意欲毀滅低劣人種,而再造新人,特洛伊戰爭,也是宙斯決意懲罰不虔敬者的結果。宙斯曾毀滅阿特蘭特氏族,因為他們忘記敬神。柏拉圖曾稱宙斯為“法之恪守者”。

宙斯曾降下詛咒,某些英雄以及若干代人身受其害(坦塔洛斯、西敘福斯、阿特柔斯的後代和卡德摩斯的後代)。這樣一來,古老的宙斯則被賦予愈益明顯的道德屬性。相傳,國家體制、秩序和道德的創始與普羅米修斯並無關聯,而與宙斯的作為密切相關。宙斯賦予世人羞恥之心、社會交往的準則。宙斯被描述為“火”“燃燒體”,並居於以太之中,司掌天宇,因而成為奧林波斯生活的安排者;在此間,天與地等同看待。

有關奧林波斯之宙斯的神話。堪稱巴西利亞人 (特別是邁錫尼諸王)宗法式王權加強的反映。宙斯被眾神擁戴為王。只是到希臘化時期,宙斯始成為世界統攝者和世界命運的司掌者。某些地區有關宙斯的古老觀念具有民間信仰的特點。在多多納,宙斯被尊為豐產之神、食物賜予者。在克里特,宙斯被視為自然界神秘之力的化身、死而復生的穀物之神。迨至希臘化時期,對宙斯的崇拜通常與對埃及神阿蒙和塞拉皮斯的崇拜相混同。

宙斯的表征為神盾和權標,有時斧亦屬之。宙斯的節期寥寥無幾,因為其職司被賦予其他神:阿波羅——預言,得墨忒爾一農事,雅典娜——智慧和藝術。為了敬奉宙斯,奧林匹亞地區舉行泛希臘競技,作為希臘諸城邦一致與和諧的象徵。宙斯與古羅馬神話中的尤皮特相混同。

宙斯的形象屢見於古希臘史詩,悲劇、藝術以及其他作品。與達那埃、歐羅芭、伊奧、勒達等有關的情景,並見諸晚期的文藝作品。

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奧林匹亞,是宙斯的主要聖地。此間有著名的宙斯神廟。奧林匹克運動會即起源於為祀奉宙斯而舉行的體育競技。

赫拉

羅馬對應神是朱諾

希臘之神 希臘之神

希臘文:Ηρα;拉丁文:Hera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女神,主神宙斯之妻(亦為其姊妹),克羅諾斯與蓋婭之女。其兄弟姊妹還有:得墨忒爾、哈得斯、赫斯提婭、波塞冬。她與宙斯生:阿瑞斯、狄斯科爾狄婭,埃斯提婭、厄倪俄、赫伯、赫菲斯托斯。一說,她又為魔怪提豐之母。阿爾戈斯為赫拉的崇拜中心,其祭儀帶有農事神崇拜的色彩;赫拉最初被奉為農業部族之神,也司掌雲雨雷電,還賜予人類以豐稔,後演化為司掌婚姻與分娩之神以及貴婦.(尤其是孕婦和產婦)的守護神。赫拉又被視為英雄和城邦的守護神。每逢交戰,赫拉尤受貴族和王者的尊崇。在藝術作品中,其形象通常為頭戴王冠、手持節杖、高大威嚴的女神。相傳,赫拉一降生,便被其父克羅諾斯吞入腹中。後來,克羅諾斯中墨提斯和宙斯巧計,又將其吐出。在與提坦諸神之戰中,蓋婭將赫拉送與奧克阿諾斯和泰西斯撫養;另說,赫拉由阿卡迪亞的忒墨諾斯或歐博亞的季節女神所撫養。又說,赫拉出生後,並未被其父克羅諾斯吞入腹中,曾代其母蓋婭關照兄弟宙斯,使其免遭父親之害。宙斯長大後,取代其父為眾神之王。他雖多次與眾女神及神女幽會,卻只屬意於赫拉。一次,他看到赫拉在阿爾戈斯附近的樹林裡悠閒漫步,便立即降下一陣暴雨,自己則化作杜鵑,佯裝躲雨,藏於赫拉衣襟內,然後現出原形,擁抱赫拉,並發誓非赫拉不娶。據說,宙斯與赫拉秘密結合300年後,宙斯才將此事向眾神宣告。在宙斯與赫拉的婚宴上,蓋婭以聖園的金蘋果相贈。

赫拉通常被描述為嫉妒成性、暴戾異常的女神。她從不寬容或饒恕宙斯所愛的任何女性,並對她們肆意進行迫害。由於她的殘暴,致使勒托分娩前無處容身,河神伊納科斯之女伊奧變為牛四處流浪,酒神狄奧尼索斯之母塞墨勒被神火焚燒而亡,提瑞酋阿斯雙目失明,普羅托斯眾女竟至瘋癲,伊諾墜海身亡。宙斯同她們所生子女亦屢遭赫拉之害。她對宙斯與凡間女子阿爾克墨涅所生之子赫拉克勒斯極為仇視。相傳,宙斯為懲罰赫拉,曾將鐵砧縛於其雙足,用鐵鏈將其懸於奧林波斯山峰。赫拉因忌恨宙斯生帕拉斯·雅典娜,自我受孕生下魔怪提豐。赫拉又生赫菲斯托斯,見其跛足身弱,一氣之下,將他拋下奧林波斯山。在荷馬史詩《伊利昂紀》中,赫拉為得到金蘋果,曾以“權位”相許,意欲獲得“最美者”之稱。而作為仲裁者的帕里斯王子卻為愛神阿芙羅狄特所許之絕色女子誘惑。為此,赫拉與特洛伊人結下仇恨。在特洛伊戰爭中,赫拉多次違背宙斯之意,暗中竭力幫助希臘人。據說,此恨一直殃及埃涅阿斯。

相傳,赫拉有一養母,名叫“西得羅”,後被佩利阿斯所殺。為報此仇,赫拉化作一老媼,暗助伊阿宋尋取金羊毛;美狄婭則施展法術,誘使佩利阿斯眾女無意中害死生父,並將其屍體拋進煮沸的鍋內。據說,赫拉在普拉泰亞曾希圖另尋他歡。宙斯聽從阿拉爾科墨紐斯(或基泰戎)之計,命雕一女像,以紗遮面,豎立於馬車上,並聲揚此乃宙斯所選的新娘——基泰戎之女普拉泰婭。赫拉聞之,怒沖沖趕至普拉泰亞,猛力推倒車上女子,才知為一木偶。歡笑聲中,赫拉與宙斯和好如初;赫拉與古羅馬神話中的尤諾混同。尤諾為尤皮特之妻,原與尤皮特負有同樣職能,後演化為女性的保護神。薩摩斯島曾有赫拉的造像。赫拉似曾為獸形之神,荷馬曾賦予她“牛眼”之稱。她享祭的供品多為牝牛。在阿爾戈斯,赫拉的形象亦為牝牛。希臘大陸各地區,特別是阿爾戈斯、邁錫尼等地,崇拜赫拉之風極盛,薩摩斯、克里特等島嶼亦然。赫拉之形象可見於古希臘雕塑和造型藝術。

阿波羅

希臘文:Απολλων;拉丁文:Apollo

古希臘神話中最著名的神祇之一,主神宙斯與勒托所生之子。他被視為司掌文藝之神、人類的保護神、太陽神、預言之神、雄辯之神、遷徙和航海者的保護神、醫神以及消災彌難之神。出生於阿斯特利亞的一座浮島提洛島之上。

相傳,宙斯鍾情于勒托,赫拉十分嫉恨,不讓她踏上穩定的陸地。自從阿波羅降生於該島,它即被稱為“提洛島”(希臘文“Δηλοδ”意為“展示”,即“展示奇蹟”);而勒托曾在其下分娩的棕櫚樹,連同分娩之地,均被視為神聖。阿波羅迅即長大,幼年時便曾殺死妖蛇皮通(故稱“得爾菲尼奧斯”)。它曾使德爾斐地區一片荒蕪。在德爾斐地區,蓋婭和忒彌斯預言之地,阿波羅建立了自己的預言之所,並創立皮托競技,為德爾斐居民所稱頌。他以箭射死試圖侮辱自己母親的巨靈提提奧斯、禁錮宙斯的雷電的基克洛普斯,並參與奧林波斯眾神同巨靈以及提坦諸神之戰。在特洛伊戰爭中,阿波羅曾助特洛伊人,其箭將瘟疫帶至阿凱亞人營壘,竟有9天之久;他並助赫克托爾殺帕特羅克洛斯,助帕里斯殺阿基琉斯。他與其姐阿爾忒彌斯共同射殺尼奧柏的子女。在音樂競賽中,他戰勝酒什狄奧尼索斯的隨從馬爾敘阿斯,因怒其狂妄,生剝其皮。阿波羅曾同企圖奪取德爾斐三角祭壇的赫拉克勒斯相搏。

阿波羅並賦予醫療職能,他被視為醫者和消災祛病者;據說,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他曾制止瘟疫蔓延。後來,阿波羅又與太陽神相混同,——就其醫療職能和毀滅職能而論。阿波羅的別稱“福波斯(Phoebus)”意指“潔淨”“光明”“預言”。阿波羅這一形象,既包蘊有所謂光明、聰慧,又不乏黑暗、混亂之力。阿波羅與狄奧尼索斯關聯之緊密,即可資佐證。兩者原為互相對立之神:阿波羅主要為光明之神,後者為黑暗和混亂之神。公元前7世紀後,兩神形象在德爾斐相近同;在帕爾納索斯山地區,人們為兩神舉行狂歡節,阿波羅往往被奉為狄奧尼索斯,並被賦予狄奧尼索斯的別稱——常春藤和巴科克斯;為讚頌阿波羅,慶典參與者並以常春藤蔽體。

作為預言者之阿波羅,被視為小亞細亞和義大利眾多聖所的創建者,阿波羅既被視為先知和預言者,又被視為“命運主宰者”。據說,他曾將預言之異能賦予卡桑德拉,當他遭到後者厭棄,阿波羅則使其預言不為人們所信。阿波羅的子女中有:預言者布蘭科斯、西彼拉和摩普索斯(後者似為阿波羅之子)、女預言者曼托、伊德蒙(後者又是“阿爾戈”英雄遠征的參加者)。

阿波羅被視為牧者和畜群佑護者(“諾彌奧斯”),又被視為城邦創始者和修建者、部族的始祖和守護者。據說,阿波羅生性獨立不羈,宙斯一怒之下命他去往世間服役。上述種種職能,同此不無關聯。據說,赫拉、波塞冬和阿波羅(據《伊利昂紀》之說,後者為雅典娜)反對宙斯的圖謀敗露後,阿波羅和波塞冬以凡人的面貌為特洛伊王拉奧墨冬服役,並修建其城垣。由於拉奧墨冬未付既定的酬勞,兩者盛怒之下,將他們修好的城垣拆毀。阿波羅之子阿斯克勒庇奧斯因試圖使人死而復生被宙斯施放雷電所殛,殺死有功於宙斯的獨目巨靈基克洛普斯,後被罰去往帖薩利亞為其王阿德墨托斯放牧,他使其牲畜興旺,並同赫拉克勒斯使阿德墨托斯之妻阿爾克斯提斯倖免於死。

阿波羅被視為音樂之神,其豎琴為以牛群從赫爾墨斯處換得。他是歌者和樂者的保護神。

阿波羅與女神和非永生女子有關聯。卡桑德拉給其冷遇,遭受懲罰。阿瑞斯之女科羅尼斯和埃威諾斯之女瑪爾佩薩,對阿波羅曾充滿疑慮。阿波羅與基瑞涅生子阿里斯泰奧斯,與科羅尼斯生子阿斯克勒庇奧斯,與繆斯女神塔莉婭和烏拉尼婭生科律班忒斯以及歌者利諾斯和奧爾甫斯。許阿金托斯和基帕里索斯為阿波羅所鍾愛的美少年。

通觀阿波羅這—形象,古希臘神話的歷史演變清晰可見。古老之阿波羅,被賦予種種植物神的特質,與農事神和畜牧神相近。他被稱為“達弗尼斯”,意即“月桂樹的”、“愛月桂樹——植物神者”。阿波羅並與橡樹、棕櫚、橄槐樹、常春藤及其他植物不無關聯。阿波羅同烏鴉、天鵝、鼠、狼、牡羊等亦有關聯,甚至全然混同。阿波羅以烏鴉為其形象,指示建城之地,阿波羅以基克諾斯(“天鵝”)為其稱謂,曾使赫拉克勒斯敗逃,阿波羅以斯敏修斯(“鼠的”)為其稱謂,他又是滅除鼠害者。卡爾納之阿波羅,與豐饒精魔卡爾納不無關聯。利克奧斯(“狼”)之阿波羅,這一稱謂表明阿波羅是滅除狼害者。

母權制的特點,可見於阿波羅來自母名之稱謂“勒托伊得斯”(他通常冠以其生母勒托之名)。迨至較晚期,阿波羅被視為獵者和牧者。原始思維中所特有的那種生與死的關聯,同樣見諸阿波羅這一形象,他既是死亡和窒殺精魔者,又是祛病弭災者。

在奧林波斯神話或英雄神話階段,這一掌握生死之神,被賦予穩定的要素,父權制時期大神那種剛健、和諧的特質即由此而生。阿波羅給世人以襄助,授予他們以智慧和技藝,為他們修建城市,幫助他們抵禦外敵,與雅典娜同被視為的新一代神權以及人類文明的代表神。阿波羅那禽獸和植物特質,只是成為遺存性的表征。他已不是月桂樹,而是成為月桂樹的達芙涅之鐘愛者。他已不是棕櫚和水仙花,而是美少年基帕里索斯和許阿金托斯之鐘愛者。他已不是鼠和狼,而是鼠的主宰者和狼的窒殺者。如果說阿波羅曾敗於皮通,德爾斐似有阿波羅之墓,現在卻成為與冥世有關聯的皮通之窒殺者。阿波羅這一光明之神既殺死皮通,則應向生育皮通的大地謝罪,並以前往冥府的方式淨罪,據說,去往冥府者,其力有增無已。這顯然是所謂光明之神阿波羅神話中的冥世遺存。往昔,阿波羅被視為一精魔,與蓋婭(大地)相近,直接從其處獲取智慧,如今,則成為“宙斯的預言者”,在德爾斐宣示至高神之意志。據說,阿波羅曾止息民事紛爭,並賦予民眾以力量。據赫西奧德所述,阿波羅曾助希臘人與波斯人作戰,其威力有時同自然現象相提並論:太陽神阿波羅向頑敵施放光矢。

阿波羅的古老根源,同其前希臘的小細亞淵源不無關聯。據說,在特洛伊戰爭中,阿波羅曾佑助特洛伊人,在特洛伊地區和特洛伊城備受敬拜。始於希臘人遷徙小亞細亞時期(肇始於公元前7世紀),阿波羅穩居奧林波斯神殿寶座,與此同時,並將其他神祇的眾多特質納為已有,諸如:預言之異能(襲自蓋婭),音樂保護者的職能(襲自赫爾墨斯),激勵和縱情(襲自狄奧尼索斯),等等。

在荷馬史詩中,宙斯、雅典娜和阿波羅被描述為奧林波斯神話中某種統一體,儘管阿波羅一旦來到奧林波斯山則使諸神心驚膽戰,而阿波羅的威懾和雄武,又同他的典雅和俊美相契合。

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和忒修斯同有關阿波羅神話不無關聯。相傳,阿波羅曾與赫拉克勒斯因爭德爾斐一三腳祭壇而相搏,又說,他們又為他人役使,共建城垣,在殺戮之後又共同淨罪。在阿波羅佑助下,忒修斯殺死彌諾托,並整飭雅典法制,奧爾甫斯則平息自然之力。

對阿波羅的崇拜,廣布於希臘各地。阿波羅的神殿,可見於提洛島、狄底瑪、克拉羅克、伯羅奔尼撤等地區,其主要崇奉中心為德爾斐的神托所。德爾斐有阿波羅的種種節期和慶典;皮托競技會為紀念阿波羅降除皮通而立,其隆重和聲譽僅決於奧林匹亞競技會。—‘年之中,除冬季三月外,月月均有阿波羅慶典。提洛島的阿波羅神殿,被視為提洛同盟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其金庫和會址即設於此。阿波羅不僅在希臘的社會和政治生活中,而且在道德、藝術和宗教領域,均起有整頓者的作用。在古典時期,阿波羅首先被視為藝術和靈感之神,猶如帕拉斯·雅典娜、繆斯們等,阿波羅漸趨於和諧、完善。

阿波羅崇拜經由義大利境內諸希臘領地,傳入古羅馬,此間,阿波羅在宗教和神話中居於顯要地位。古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宣稱阿波羅為其庇護者,並創立四年一度的競技會。阿波羅的神殿座落在羅馬七丘之一帕拉丁烏姆附近,是羅馬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之一。

阿波羅的形象以及有關阿波羅的神話情節,屢見於古希臘的雕塑和瓶畫等,並可可見於中世紀的造型藝術之作。阿波羅這一形象成為男性美的象徵。

阿爾忒彌斯

希臘文:Αρτεμιδ;英文:Artemis

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大自然女神,奧林波斯12神之一,亦被視為野獸的保護神。阿爾忒彌斯為主神宙斯與勒托之女,阿波羅的孿生姐姐,生於阿斯特里島(提洛島)。在林莽和山野問,她手持弓箭,由眾犬伴隨,與眾女神一起以狩獵為戲,有時乘坐兩牡鹿所曳之車出行。阿爾忒彌斯勇猛剽悍.有時又十分殘暴。她恪守自古已有之種種規習,並要人們嚴格奉守。凡違迕者,常以弓箭射殺。卡呂冬王奧紐斯因未——如既往地向她奉獻新鮮果實,她盛怒不已,竟將兇惡的野獵驅進卡呂冬。她挑唆圍獵者首領墨勒阿格爾與族人不和,致使大英雄墨勒阿格爾慘死。遠征特洛伊的希臘聯軍首領阿伽門農射殺她的聖鹿,並炫耀其射技優於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一氣之下,令海風驟然停息,希臘聯軍的船隻因而無法啟航。她執意要以阿伽門農之女伊菲格涅婭作祭品,抵償聖鹿,並通過預言家予以轉告。阿伽門農被迫依從,她又在祭壇上以鹿易人,瞞過眾人,將伊菲格涅婭攜至陶里斯,使其成為自己神廟中的女祭,專司索取貢物。相傳,赫拉克勒斯曾殺死克律涅亞金角鹿,被迫在阿爾忒彌斯與阿波羅面前辯白自己無罪。阿爾忒彌斯在克里特被視為獸類主宰,並以司獰獵的寧芙女神布里托瑪爾提斯為化身。她最古老的形象,不僅為一女獵者,甚至為一牝熊。

阿爾忒彌斯曾被奉為植物的保護神,後又演變為豐產女神和生育的庇護者。其聖地多在象徵著豐產和植物之神的泉水與池塘附近。她的奔放如同小亞細亞的眾神之母基伯勒。在以弗所神殿中,她被奉為多乳之神。她剛降生,就為其母接過隨之降生的阿波羅。她還有使人猝死之術,或通過接生者埃勒提婭為產婦助產。

有關阿爾忒彌斯與奧里翁的故事,其說不一。據說奧里翁是因企圖和她比賽射技而喪命。。

作為處女神,阿爾忒彌斯庇護反抗和蔑視愛情的青年男女,人們在婚禮前,要奉獻祭品,以贖罪愆。阿德墨托斯因有違於此,遭到阿爾忒彌斯的懲罰:洞房內毒蛇麋集。獵人阿克泰翁無意中窺見阿爾忒彌斯沐浴,遭懲罰變為一鹿,並被他自己的獵犬撕碎。阿爾忒彌斯的侍女卡莉斯托因為宙斯所愛而失貞,亦被其變作牝熊。阿爾忒彌斯還殺掉企圖對她強行非禮的可怖的布法格人(“食牛者”)。作為阿瑪宗人的庇護神,以弗所的阿爾忒彌斯尤其袒護卑視愛情的希波呂忒。普羅克里斯從自己丈夫處逃走,成為林莽中一獵手,阿爾忒彌斯曾以獵犬和一百投百中之矛相贈。

在希臘英雄神話中,她曾與巨靈相搏,並得到赫拉克勒斯的襄助。特洛伊戰爭中,她與阿波羅贊助特洛伊入。她是奧林波斯神統攝權和法規的維護者,她使企圖破壞和於秩序的巨靈兄弟“阿洛阿代”喪命。提提奧斯大膽妄為,企圖羞辱她的母親,被她和阿波羅以神箭射死。尼奧柏向眾神炫耀自己子女眾多,結果,共12個子女皆被阿忒彌斯和阿波羅殺死。

阿爾忒彌斯在後世有時與古羅馬神話中的月神黛安娜相混同。

阿爾忒彌斯手持弓箭與眾神相伴的形象,在古希臘和歐洲中世紀的造型藝術中屢見不鮮,其形象還常為戲劇等文學作品所襲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